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组织细胞对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及修复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内多种组织细胞对DNA氧化损伤效应的敏感性及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能力。方法:以H2O2作为氧化损伤剂,对离体的小鼠肝,肾,脾细胞进行染毒,用慧星试验观察各种细胞的DNA氧化损伤效应与修复动力学改变。结果:H2O2能诱导三种细胞DNA氧化损伤,其损伤的敏感性依次为:脾细胞>肾细胞>肝细胞,修复试验显示肝细胞修复能力最强,修复时间最短,脾细胞次之,而肾细胞在2h内几乎无修复。结论:体内组织细胞对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及修复能力差异很大,彗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外源化学物的DNA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水平对苯并[a]芘(BaP)致细胞遗传毒性及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的影响,为BaP的致癌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3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和polβ高表达型(polβoe)]作为模型,检测BaP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细胞遗传毒性和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结果 随着BaP浓度的增加,3种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均下降.5.00和20.00 μmol/L BaP染毒时,polβ-/-细胞产生的ROS荧光强度均大于polβ+/+和polβoe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和20.00μmol/L时,polβ-/-卢细胞SOD活力为(76.56±2.84)和(62.78±4.28) U/mg pro,低于对照组[(84.85±3.59) U/mg pro]和polβ+/+细胞[(85.21 ±3.20)和(76.90±3.38) U/mg pro],20.00 μmol/L BaP染毒组polβoe细胞SOD活力[(82.59±4.64) U/mg pro]低于对照组[(88.58±6.77) U/mg pro]但高于相同浓度染毒的polβ +/+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5.00和20.00 μmol/L BaP染毒组的polβ-/-细胞的微核形成率明显高于polβ +/+细胞,5.00和20.00 μmol/LBaP染毒组的polβ oe细胞的微核形成率明显低于pol β+/+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和20.00 μmol/L BaP染毒组polβ-/-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为26.16×10-6和37.51×10-6,polβ oe细胞为27.68×10-6和38.63×10-6,均明显高于polβ +/+细胞(19.76×10-6和24.78×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β在保护细胞免受BaP造成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正常表达对于维持细胞基因组遗传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更完善的环境卫生标志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群健康一直是环境卫生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几十年来全国的环境卫生学者及该领域的工作人员作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制定各项环境卫生标准,协助管理部门制定法规和管理条例,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通过健康教育使得公众懂得如何采取相应的行动降低来自环境污染的威胁。过去制定的卫生标准、法规和管理条例,体现了我们在致力于减少空气、水及土壤中环境污染物保护人群健康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这些“标准”,建立更新的环境卫生标志体系,使人们深入理解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即环境与机体相互作…  相似文献   
14.
钒在石油、煤中有较高的含量,据估计,每年随着这类能源材料的使用,有大量的钒被释放进入大气层,尤以大城市为重[1]。同时,钒及其化合物也是化工、冶金、焊接等领域重要的催化剂,有一定数量的接触人群,在工作中常以钒氧化物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并可明显升高工厂及其周边环境的钒负荷[2]。可见日益严重的钒污染正在对职业人员和普通人群同时造成健康威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香烟烟雾对2种肺细胞的DNA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香烟烟雾溶液染毒的人正常肺间质细胞和人肺腺癌细胞的DNA损伤及其修复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和人肺腺癌A549细胞,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磷酸缓冲液(PBS)作为吸收液,采集香烟主流烟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香烟烟雾-DMSO吸收液和香烟烟雾-PBS吸收液(分别简称DMSO烟液和PBS烟液)的1/2、1/4、1/8和1/16倍稀释液和原液对HLF细胞和A549细胞的毒性(分别以DMSO和PBS为阴性对照),以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进行彗星实验(分别以DMSO和PBS为阴性对照,以重铬酸钾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的DNA损伤及修复情况.结果DMSO烟液原液及其1/2稀释液染毒的细胞存活率低于80%,而PBS烟液染毒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80%.DMSO烟液的1/4、1/8、1/16倍稀释液以及PBS烟液的1/2、1/4、1/8和1/16倍稀释液和原液对HLF细胞和A549细胞的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NA损伤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SO烟液所致的DNA损伤高于PBS烟液(P<0.01).细胞在去除受试物后培养30 min时开始修复,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拖尾细胞数减少,DNA迁移长度缩短(P<0.05),且A549细胞修复得更快(P<0.05).结论DMSO烟液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均高于PBS烟液.香烟烟雾对HLF细胞和A549细胞的DNA损伤差异不明显,A549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较HLF细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壬基酚(NP)对性成熟期F1雄性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设50、100、200mg/kgNP3个剂量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对母鼠从妊娠第7天至断乳期灌胃染毒,产后55天处死雄性子代,取睾丸固定制片后,分别作病理组织学观察,作波形蛋白(vimentin)、广谱钙黏附蛋白(pan-cadherin)、信号转换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免疫组化分析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白细胞介素-6(IL-6)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各剂量染毒组发育异常的生精小管数增多,支持细胞数量减少;200mg/kg组波形蛋白、广谱钙黏附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各染毒组STAT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mg/kg和200mg/kg组ABPmRNA和IL-6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00mg/kgNP可抑制性成熟期F1雄性SD大鼠支持细胞的波形蛋白、广谱钙黏附蛋白、IL-6、ABP的表达,影响支持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hOGG1)低表达增加肺腺癌细胞对博来霉素(BLM)的敏感性的作用,为化疗增敏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试验和集落形成抑制试验测定不同浓度BLM处理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成集落的能力;体外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两种细胞微核率及DNA损伤与修复的差异。结果BLM作用下A549-R细胞的IC50及集落形成率显著低于A549细胞;BLM可诱导两种细胞的微核率增高,而在相同浓度下A549-R细胞微核率较A549细胞更高;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BLM作用下两种细胞均有不同程度DNA损伤,A549-R细胞的拖尾率和DNA迁移长度显著大于A549细胞;损伤后A549细胞修复发生较A549-R早,与A549细胞相比A549-R细胞更不易修复。结论hOGG1低表达使肺腺癌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从而使其对BLM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建立并初步评价能检测特定基因DNA损伤的随机末端连接物依赖的PCR(Randomized Terminal Linker-Dependent PCR,RDPCR)新技术。方法:培养TK6细胞并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186bp的p53基因外显子7,以凝胶回收纯化的扩增产物为模板,再进行新的PCR反应标记地高辛探针,标记探针被电泳和定量。用限制性内切酶AfaI完全消化基因组DNA建立损伤模型;经过p53基因外显子7的特异性引物P1重复直线延伸,与一带有3′随机粘性末端的双链公共连接物(Linker)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后,用基因特异性引物P2和连接物引物经PCR指数扩增;琼脂糖电泳,真空转印至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上,再与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杂交后显色。结果:p53基因外显子7的扩增条带清晰,特异。标记探针的电泳速度稍慢于未标记片段;定量为50 μg/μl。RDPCR结果表明,使用3′末端阻止的Linker可见在相应位置出现了清晰的目标带,而未阻止的由于Linker的自身连接显色信号微弱;灰度计量显示RDPCR的信号强度是传统的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Ligation-media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MPCR)的7倍,但其背景稍高。结论:RDPCR是在LMPCR、单链连接PCR(Single-strand Ligation PCR,SLPCR)和末端转移酶依赖的PCR (Terminal transferase-dependent PCR,TDPCR)技术上设计的新的体外扩增技术,可以有效检测特定基因的DNA损伤。它可能克服LMPCR、SLPCR和TDPCR各自的缺陷,如应用局限、连接效率低和定位不精确等,更为灵敏、简便、快速和适用。结合Maxam-Gilbert化学测序技术,RDPCR还能在核酸序列水平检测特定基因的DNA损伤,包括DNA加合物、链断裂和氧化损伤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以甲醇和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以下简称甲醇车尾气和汽油车尾气)对小鼠RAW264.7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甲醇车尾气和汽油车尾气对RAW264.7细胞染毒,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确定受试物的染毒剂量。RAW264.7细胞分甲醇车尾气组(分别用0.0078、0.0156、0.03125、0.0625、0.125L/ml的甲醇车尾气染毒)和汽油车尾气组(染毒剂量与甲醇车尾气组相同),并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对各个组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周期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及计算凋亡率。结果在MTT试验中,汽油车尾气组在0.125、0.5、1、2、4L/ml剂量组的光密度(OD)值低于对照组(P〈0.01),甲醇车尾气组在0.5、1、2、4L/ml剂量组的OD值低于对照组(P〈0.01)。汽油车尾气组在0.1250.0625、0.03125L/ml剂量组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汽油车尾气组0.03125、0.0625L/ml剂量组和甲醇车尾气组0.0625L/ml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甲醇车尾气组和汽油车尾气组在0.0156、0.03125、0.0625L/ml剂量组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等剂量下甲醇车尾气的细胞毒性明显大于汽油车尾气;汽油车尾气和甲醇车尾气对RAW264.7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相近;汽油车尾气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略大于甲醇车尾气。  相似文献   
20.
抗癌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机制。目前,碱基切除修复(BER)已被证实与DNA损伤型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鉴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的文献综述,本文重点介绍BER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BER中的关键基因与化疗敏感性及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