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8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赵旭  秦晶  丛悦 《吉林医学》2009,30(20):2546-2547
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真菌剂,通过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而致真菌死亡。它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抗真菌药物,是多种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1]。近年来由于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药物、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呈逐年上升趋势,两性霉素B是IFI常规标准治疗方法[2]。雾化吸入是通过超声波声能产生高频震荡将药液变成细微雾滴吸入体内,具有稀释痰液,  相似文献   
22.
sIMRT与IMRT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波  董丽华 《吉林医学》2009,30(21):2705-2706
随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临床肿瘤学等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放疗技术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好地满足临床的要求。从最开始的普通放疗技术到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一次飞跃,从此放疗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肿瘤局部复发及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联合放化疗对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版软件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比较,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肿瘤特异生存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13[95%CI(1.02,1.25)]及1.12[95%CI(1.0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04[95%CI(0.96,1.12)]、0.35[95% CI(0.11,1.11)]及1.01[95%CI(0.57,1.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改善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无进展生存及肿瘤特异生存,但对改善总生存及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24.
姜新  辛颖  许天敏  曲雅勤 《肿瘤》2011,31(2):117-12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简称Rg3)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的肺转移、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建立小鼠自发肺转移和实体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Rg3(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后,肺部肿瘤转移灶的数目,并检测实体瘤中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Boyden小室侵袭实验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Rg3对肿瘤细胞体处侵袭能力及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剂量的Rg3(0.3、1.0和3.0mg/kg)治疗后,小鼠肺部转移灶的数目均较少,肿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2.5和5.0μg/mLRg3治疗组中侵袭穿过人工基膜的B16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5.0μg/mLRg3可抑制肿瘤细胞中MMP-9的表达。结论:Rg3能够抑制小鼠黑素瘤细胞的肺转移,其抗肿瘤转移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中MMP-9的表达水平及细胞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5.
蕈样霉菌病靶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蕈样霉菌病在西方是最常见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受侵皮肤依表现分为斑片期、浸润性斑块期、肿瘤期.MF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分期,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本文就三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蓓萨罗丁(Bexarotene)、Vorinostat和Denileukin diftitox对MF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Fan ZM  Song D  Wang L  Fu T  Yang M  Liu G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3-95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术后给予CMF(环磷酰胺、氨甲蝶呤、5-氟脲嘧啶)方案或FEC(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期为52.3个月,其中18例患者随访期超过36个月,全组患者均存活,无局部或区域肿瘤复发,1例患者在术后9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及骨转移,现带瘤生存5年。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皮下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即期人工假体乳房重建手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肿瘤局部或区域复发、远处转移的危险性,不影响术后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和长期生存,该术式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肠道菌群多指生活在人体小肠、结肠和盲肠的细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基因数目超过人体100倍,是人体已知最 大的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宿主与微生物组间的探索维度。 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负荷,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干扰疾病和治疗进程,并与个体所处 的生长发育时期、抗生素种类和使用时长有关。菌群多样性和特性的细菌种类可能影响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的恢复。此 外,粪菌移植和益生菌补充用于抗生素干扰后肠道菌群的恢复尚无明确证据。“粪菌”和“肠道菌群”不能完全等价、小样本量和 难以控制的混杂因素是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代谢组学的“归类”作用或将帮助解答上述问题。综上,本文就人体肠道菌 群与抗生素应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83例,根据PR状态的不同将患者分成(PR+组和PR-组),分析这些患者的复发转移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83例E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R+组患者105例,PR-组患者78例,两组患者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3岁和49岁,未绝经患者PR+组为65.7%,PR-组为48.7%,绝经患者两组分别为34.3%和51.3%,Ki-67高表达(≥30%)患者两组分别为31.4%和57.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率两组分别为15.2%和35.9%,脉管癌栓发生率两组分别是21.9%和50.0%,组织学分级(Ⅲ级)分别为11.4%和32.1%,内脏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6.1%和51.2%,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4.9%,7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47.3%和31.8%。结论与PR+患者相比,PR-患者高表达Ki-67、HER-2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DFS较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参一胶囊联合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3例Ⅲ、Ⅳ期NSCLC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放疗+参一胶囊处理;对照组,28例,放疗+安慰剂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为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2.14%,x2=3.91,P<0.05),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11.2个月,x2=2.07,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 39.29%,x2 =4.40,P<0.05);治疗组中各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除咳嗽、发热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放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不同单药化疗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择出优选的单药化疗方案。方法:电子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采用Rev-Man4.2.2统计学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符合标准的2011年12月3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共7篇,顺铂与奈达铂在1~3年总生存率、白细胞减少和贫血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肾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顺铂与紫杉类药物在有效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消化道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顺铂、奈达铂、紫杉类药物疗效相当,顺铂不良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