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目的 比较膝关节角度三点测量法与四点测量法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无膝关节运动障碍者25例,在膝关节处于伸直、小角度屈曲及大角度屈曲3种位置进行三点法和四点法角度测量,拍摄X线片作为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95%一致性区间,LOA)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关节轴心随角度变化而位移.信度(95%LOA):测量者间四点法(-5.0,2.7),三点法(-6.5,4.4);测量者内四点法A(-3.6,4.0)、B(-4.1,4.8),三点法A(-5.0,6.4)、B(-6.1,5.8).效度(95%LOA):3种关节位置测量四点法分别为(3.5,2.6)、(-3.3,3.6)和(-1.9,5.7);三点法分别为(6.8,1.1)、(-4.0,7.1)和(0,8.5).结论 关节角度测量轴心随角度变化而移位,四点法的信度和效度优于传统三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using a four-point method (FP) in measuring joint angles.Method Methods Twenty-five subjects without knee dysfunction were studied.Every knee joint was tested in extension,below 90° of flexion and above 90° of flex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e-point method (TP) and the new four-point method.X-rays were taken as a gold standard measurement.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analyzed using Bland-Altman plots,which can yield 95% limits of agreement (LOA).Results (1) The joint axis centers moved with changes in joint angle.(2) The 95% LOA of inter-tester reliability was (-5.0,2.7) with the FP and (-6.5,4.4) with the TP.The 95% LOAs of intra-tester reliability were (-3.6,4.0) for tester A and (-4.1,4.8) for tester B with the FP,while (-5.0,6.4) for tester A and (-6.1,5.8) for tester B with the TP.(3) The 95% LOAs in the three positions were (3.5,2.6) in extension,(-3.3,3.6) in mild flexion and (-1.9,5.7) in greater flexion with the FP,and ( 6.8,1.1),(-4.0,7.1) and (0,8.5) with the TP.Conclusions The FP gives bett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an the TP in joint angl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磁共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MRI检查。使用Marconi超导型1.5T磁共振机型,脊柱线圈。患者仰卧位,扫描方位全部为轴位。采用常规SE(spine cho,SE)T1WI(TR 700ms,TE 12ms)序列、快速自旋回波FSE(fast spin echo,FSE)序列T2WI(TR 3000ms,TE90ms)、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序列(TR 4000ms,TE 90ms,TI 150ms)。层厚3mm,层间距0.8mm,采集矩阵256x256,NEX=2。结果 ASI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IV级6例。侵及髂骨侧34例,侵及骶骨侧7例。I-Ⅱ级MRI主要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Ⅲ-Ⅳ级主要表现为:T2WI软骨信号不均匀增高或减低,骨性关节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骨质硬化的征象是线样的无信号带不规则增宽。骨髓水肿范围更大。结论 MRI检查方法敏感,无放射性,可以显示X线、CT观察不到的软骨异常、骨髓水肿等早期变化,应作为AS早期诊断的优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研究病灶共503个,QUADAS评价良好。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范围为58%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研究病灶共503个,QUADAS评价良好。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范围为58%99%,特异度范围为52%99%,特异度范围为52%97%。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按照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出的汇总加权敏感度和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88%(81%97%。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按照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出的汇总加权敏感度和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88%(81%92%)、85%(78%92%)、85%(78%90%);SROC曲线的AUC为0.92(0.8990%);SROC曲线的AUC为0.92(0.890.94)。敏感度分析显示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ADC值测量有助于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但是良恶性ADC值范围有重叠,其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X线导向下逆行腘动脉穿刺在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采用经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受阻,改用X线导向下逆行腘动脉穿刺技术成功建立通路后,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9例患者腘动脉穿刺技术均获成功,闭塞段股动脉均获开通,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脑白质异常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对1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后)和14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DTI检查.运用SPM2分析软件,采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全脑弥散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及变化.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右侧胼胝体膝部、内囊膝部、右侧下纵束所属部分区域F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经过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FA值明显恢复(P<0.001).结论:治疗有效的首发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微观病理改变是可逆的;DTI可以动态观察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微观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利用^99锝^m标记的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99Tc^m-Syt I-C2A)作为放射性核素显像剂检测体内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法用基因工程制备突触结合蛋白I-C2A片段,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法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制成^99Tc^m-Syt I-C2A。5只新西兰白兔经胆固醇饲料喂养3个月及腹主动脉内皮损伤形成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另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99Tc^m-Syt I—C2A后进行活体显像,并取出腹主动脉进行体外血管显像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显像剂后2h,实验组腹主动脉部位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显影清晰,靶器官/本底(T/B)放射性比值为3.25±0.51。体外显像,腹主动脉亦可见高放射性摄取,与胸主动脉的放射性比值为8.39±1.74。实验组腹主动脉单位质量放射性摄取是正常对照组的12.6倍,是胸主动脉的10.2倍。结论^99Tc^m-Syt I-C2A能够与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特异结合,并进行体外成像,有望成为无创性检测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认识烟雾病的磁共振表现,探讨磁共振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已确诊的5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表现。结果MRI上可以显示多发梗死灶、缺血灶及出血灶。MRA上可以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周围雾状的异常侧支血管。结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具有元创、方便、快捷等优点,是烟雾病诊断的首选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运用多体素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法(1H-MRS)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梗死灶和缺血灶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和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诊断的20例BD患者行磁共振头颅常规平扫和多体素二维1H-MRS检查。分别测量2.02、3·03、3.22×10-6处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峰下面积,计算BD梗死灶、缺血灶及对侧或邻近正常区的NAA/Cr、Cho/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灶NA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缺血灶均出现Lac峰,而一部分梗死灶出现Lac峰。BD患者梗死灶的NAA/Cr、Cho/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缺血灶的NAA/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Cho/Cr比值与正常脑实质不存在显著差异(P>0·01);BD患者梗死灶的NAA/Cr、Cho/Cr比值与缺血灶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体素二维1H-MRS能够显示BD患者梗死灶和缺血灶代谢产物的代谢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了解梗死灶和缺血灶的进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9.
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数字减影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2例拟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CTA)及非减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not-subtraction angiography NS-CTA)行三维血管成像,比较两种成像方法的成像时间及图像质量.10例同时接受DSA检查,其中3例为支架置入术后随访,比较DS-CTA与DSA血管成像的一致性.结果 DS-CTA与NS-CTA比较,前者成像时间明显缩短,但两者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CTA能较完整、清晰地显示血管.10例同时接受DSA,结果与DS-CTA一致,3例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病例均显示管腔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16层螺旋CT DS-CTA是一种快速、直观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血管三维重组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0.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外周动脉瘤(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7例)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之后于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12例成功进行外周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中11例动脉瘤腔完全封闭隔绝,1例动脉瘤治疗后有内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造影示置入覆膜支架远端动脉均血流通畅。随访观察3~36个月,无动脉瘤复发及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3个月后发生覆膜支架腔内闭塞。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