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Gunther 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使用中的问题。方法: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经皮股静脉穿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立即行下腔静脉(IVC)造影及术后1,3,6,12个月分别摄腹部平片或做滤器处彩超,观察滤器位置、形态及有无并发症。结果:16例均经股静脉成功置入滤器于肾静脉下方1·16±1·21cm的IVC内,3例滤器释放瞬间有一向前弹性冲力,但滤器前跳均<0·5cm。1例经左股静脉置入滤器倾斜度>15°,无扩展不良。复查时均未发现滤器移位及PE发生。结论:GuntherTulip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可取出体外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我院于 1985年 2月~ 1999年 6月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 2 1例 ,其中 5例患儿行肾动脉球囊成形术 (PTRA)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1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16个月至 14岁 ,平均10 .5岁。发病时年龄 1岁至 13岁 6个月。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小儿临床肾脏病学》[1 ] 的诊断方法。1.2 方 法2 1例中静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VDSA) 15例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  相似文献   
33.
斜坡骨髓信号的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斜坡骨髓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为颅底影像学提供帮助。方法:连续抽取头颅正中矢状面MRI525例,按每10岁为一年龄组段分8组,斜坡骨髓信号按三型四分法分型:Ⅰ型为均匀低信号,Ⅱa型为低信号为主,伴有斑点或片状高信号,Ⅱb为高信号为主,伴斑点或片状低信号,Ⅲ型为均匀高信号。结果:斜坡信号Ⅰ型见于30岁以前,以1-10岁组段最高;Ⅲ型出现于11岁以后,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Ⅱ型以30岁以前占有比率最大,30岁以前,斜坡骨髓MRI信号可显示为3部分;蝶骨体,蝶枕软骨结合部和枕骨基底部。结论:了解斜坡骨髓转化的年龄相关性分布特点,有助于对正常和异常斜坡信号的影像学评价。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减影后血管成像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以平扫图像为蒙片进行减影,最后进行三维血管成像处理,评价图像质量及病变的影像表现,其中8例进行了DSA检查。结果:血管重建后总体可评价率为91·5%,共发现病变血管28支,其中轻度狭窄10支,中度狭窄6支,重度狭窄8支,闭塞4支。8例DSA检查结果与DS-CTA一致。结论:16排螺旋CT减影后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在诊断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5.
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1例,其中动脉溶栓组21例,接受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并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巴曲酶降纤治疗。观察两组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动脉溶栓组21例患者中完全再通13例,部分再通5例,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死亡1例,术后90d优者(BI≥90)12例,良者(50≤BI<90)6例,差者(BI<50)1例,术后6个月生活状态优者15例,良者3例,差者1例。两组14d、90d的NIH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溶栓能够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 h内进行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术后即刻和24 h分别行头颅CT检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6个月时的生活状态和功能转归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中,21例完全再通,8例部分再通,3例发生有症状颅内出血,1例死亡.术后90 d时,22例功能转归良好(BI≥90分),11例较好(50分≤BI<90分),4例较差(BI<50分);术后6个月时,24例功能转归良好,9例较好,4例较差.术后14 d时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水平(12.68±7.43对15.38±4.32,P<0.01).结论:尿激酶动脉溶栓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肿瘤组织分化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火系.方法 胃癌患者66例,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双期增强检查,术后采用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和免疫组化检测P-gp在胃癌中表达.比较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gp在胃癌中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的强化方式与其组织分化及P-gp在胃癌中表达有关,73.1% (19/26)均匀强化的胃癌病理为高/中分化腺癌,75.0% (30/40)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病理为低分化腺癌(P<0.05).CT双期增强的强化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无关;P-gp在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在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P<0.05).P-gp表达与门脉期强化率有关(P<0.05),与动脉期强化率、胃壁浸润厚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胃癌不同的强化方式和舣期强化率反映了胃癌的不同组织分化和P-gp阳性表达,提爪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gp表达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 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10例临床推荐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10例增加曲面重建(CPR).结果:MSCTP能很好显示肝静脉和门静脉系统的全貌及其与病变之间的空间解剖关系,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位置、轮廓、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 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结论:MSCTP是肝静脉和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相似文献   
40.
超长规格全下肢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下肢矫形外科手术前 ,通常需要摄取全下肢X线照片 ,以便测量下肢力学轴线[1]。目前国内常规X线暗盒最长规格只有 43 .2cm ,多数无法一次包括全下肢 ,只能采取多次曝光的方法进行多次摄片 ,然后再拼接起来进行测量和观察 ,这不仅影响测量的精确度 ,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投照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