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本文对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LMW-NTS体外培养净化后进行了自体骨髓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预处理以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为主。移植后来接受抗白血病治疗,随访观察15至45个月,11例无病生存≥+15月,8例≥+24月,5例≥+30月,最长1例为+43月。5例在+6-+22月复发。1例在+6月猝死。统计3.5年无病生存率为62.7%士15.0%。  相似文献   
12.
X-刀治疗脑转移瘤14例临床观察王秀,郑明民,刘伟国,马稚如,陈亚莉本组男女各7例。年龄34~73岁。颅内单发转移5例,多发转移9例。共29个转移灶,X-刀治疗23个病灶。肿瘤最大径10~61mm,平均29mm。用1个靶点治疗者6例,2个靶点者6例,...  相似文献   
13.
同步放化疗和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模式。不断发展的现代放疗手段的目标是通过改进GTV、C’Ⅳ勾画(基于PET的计划设计),减少分次间(影像引导放疗手段,如Varian的Trilogy、Elekta的Synergy、Siemens的Artiste、Tomotherapy)和分次内(4DCT成像和呼吸门控)的器官运动,实现最佳的剂量分布(调强放疗和质子治疗),在最大可能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前提下,使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尽管食管癌靶区剂量递增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但通过现代放疗技术可降低放疗相关毒性反应,从而为提高食管癌放疗的临床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PET/CT在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中的作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断层放疗(Tomotherapy),图像引导放疗(IGRT)、四维CT和呼吸门控技术和质子放疗对近年来食管癌放疗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指出,尽管PET/CT在放疗计划制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目前仍缺乏足够的支撑数据,在放疗计划制定过程中应用PET或PET/CT应持谨慎态度。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尽可能提高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的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基于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常规加速器的调强放疗(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以及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分布方面的差异,为HT技术进一步深入运用于临床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分别采用HT加速器和常规加速器对每例NSCLC患者行IMRT计划设计,然后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结果:在靶区方面,HT 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常规加速器IMRT(P=0.035、P=0.000)。在OARs方面,对于正常肺组织、V50、V30、V10、V5、平均剂量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P=0.001、P=0.000、P=0.004、P=0.010)。就V5、V10、Dmean而言,HT计划高于常规加速器计划,就V20、V30、V50而言,HT计划低于后者。食管V35、Dmea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6、P=0.015),而食管V55、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NSCLC,基于HT的调强放疗能够提高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正常肺组织低剂量区受照体积增大,在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CoCl2模拟肿瘤低氧微环境,分别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体外低氧条件下Eca109细胞中HIF-1α、E-钙黏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RNAi沉默HIF-1α对E-钙黏蛋白及MMP-2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RNAi对Eca109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建立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IF-1α对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移植瘤中HIF-1α、E-钙黏蛋白及MMP-2的表达,分析HIF-1α在离体和在体对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的影响。结果:低氧诱导Eca109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升高,E-钙黏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和MM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但对HIF-1αmRNA无明显影响。用RNAi能有效沉默HIF-1α,并可逆转低氧导致的E-钙黏蛋白及MMP-2的降低及升高,使Eca109细胞迁移速度减慢,侵袭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在体内使移植瘤生长减缓,淋巴结转移率降低(P<0.05)。结论:HIF-1α在体内外通过影响E-钙黏蛋白和MMP-2表达,来影响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氧对食管癌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oCl2化学低氧法模拟肿瘤低氧微环境,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不同低氧时相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粘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雷帕霉素联合低氧处理Eca109细胞后,HIF-1α、E-钙粘蛋白及MMP-2的变化。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雷帕霉素联合低氧对Eca10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Eca109细胞在低氧状态下,HIF-1αmRNA无明显变化(P>0.05),仅蛋白表达增多;E-钙粘蛋白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表达减少;MMP-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蛋白表达增多。雷帕霉素在低氧状态下可显著抑制HIF-1α及MMP-2表达,促进E-钙粘蛋白高表达。经雷帕霉素处理后,Eca109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迁移速度减慢,侵袭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低氧使Eca109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增多,后者可能通过下调E-钙粘蛋白、上调MMP-2表达促进食管癌在低氧状态下的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7.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仍是高分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标准治疗手段,但因手术创伤大,生活方式改变,使患者接受困难.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辅助放疗/化疗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广受关注.术前放疗能够降低T3期患者的病死率,在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方面都有获益;术后放疗推荐为有高危因素患者的辅助治疗;采取TUR-BT尽可能全切肿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三联治疗能够取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似的疗效.放疗是能够迅速减轻膀胱肿瘤引起出血等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对Philips AcQSim CT模拟机,采用头部螺旋扫描模式和CT质控体模,分别以螺距(pitch)=0.5、0.8、1.0、1.3、2.0,扫描层厚2mm(标称值)进行扫描和重建,测试和评价螺旋CT模拟机的层敏感度曲线(SSP)及半高宽(FWHM).对于标称层厚2mm,不同pitch时测试得到的FWHM(有效层厚)均大于标称层厚.测试的SSP形状近似呈高斯分布形状.pitch的变化对SSP、有效层厚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应用中优化CT扫描方案,从而为实现"三精"放射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自动和自动+手动配准分别得出的宫颈癌放疗位置误差,评估自动+手动配准的必要性,并给出螺旋断层放疗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值(MPTV)。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组单纯放疗宫颈癌患者29例,采集每周至少两次治疗前兆伏级CT(MV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得出自动配准位置误差值(AR),并对AR值再行手动配准,得出自动+手动配准位置误差总移动值(TS),比较AR和TS值的差异,并计算MPTV。结果 共获取443幅MVCT图像,在xyz轴和角度旋转方向上AR值分别为(-0.9±2.3)、(0.0±3.1)、(1.0±2.6)mm和0.2°±0.8°,TS值分别为(-0.8±1.8)、(-0.4±3.4)、(1.4±2.5)mm和0.1°±0.5°。除x轴以外,AR和TS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3.2,P<0.05);xyz轴各方向MPTV相应为4.6、5.7和3.3 mm。结论 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中,自动配准基础上的手动配准是必要的。建议行螺旋断层宫颈癌单纯放疗患者外扩PTV左右、头脚、前后方向分别为5、6、4 mm。  相似文献   
20.
CT影像引导已成为放疗中患者定位、靶区定位和外照射线束校准的一种新规范。阐述了影像引导中的CT成像方式,介绍了成像所致剂量、有效剂量以及两者间的相互转换,指出合理控制成像剂量,制定出尽可能有效、高效的影像引导方案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