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资料。结果根据图像评价方法,本组优321例,占62.5%;良138例,26.8%;差55例,占10.7%,认定为检查失败。127例ECG前瞻式门控扫描检查失败21例,占16.5%;387例回顾式门控扫描检查失败34例,占8.8%。检查时心率波动≤5/m in 313例,7例失败,占2.2%;6~10/m in 175例,23例检查失败,占13.1%;10~20/m in 26例,25例检查失败,占96.2%。检查过程中37例屏气不好,32例检查失败,占86.5%;3例扫描过程中未能控制呛咳、呃逆,检查失败;5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者,1例因扫描范围不足而检查失败;3例过于肥胖,1例扫描参数过低而导致检查失败。结论充分认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争取患者最佳配合状态,方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张志强  顾雪梅 《武警医学》2010,21(5):429-430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vta,COA)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一般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大类,其各类尚有亚型^[1]。西方国家发生率较高。本组为4例婴儿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探讨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2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接受了选择性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使用微球栓塞剂共栓塞52支甲状腺动脉。选择的适应证为拟行外科手术术前药物准备失败者和手术出血风险大或拟行131I治疗的巨大甲状腺者。结果21例病人栓塞后1月内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中位值自8.8nmol/L(4.3~43.0nmol/L)降至4.0nmol/L(1.1~9.2nmol/L),甲状腺素中位值自206.4nmol/L(77.4~748.2nmol/L)降至144.5nmol/L(25.8~279.9nmol/L),(P<0.01)。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超过半年的12例在停用或间断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症状。2例抗甲状腺抗体阳性者短期复发后再次栓塞。未见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1例并发严重造影剂过敏反应。结论作为手术和131I治疗的替代疗法或外科术前准备方法,甲状腺动脉栓塞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综合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有效手段。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R在床旁应用中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 673例床旁受检者信息。结果:临床医师对床旁X线检查适应证认识不足,床旁CR工作量大,造成的辐射问题不容忽视。结论:重视X线防护工作的宣传和实施,合理利用床旁CR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使用增剪侧孔的PTCD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增剪侧孔的PTCD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36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2例,肝转移癌4例。经皮穿刺一侧肝内胆管,增剪侧孔的PTCD外引流管通过闭塞段,猪尾型头端置于接近闭塞部的肝总管或胆总管,侧孔位于梗阻近段,实现全肝(Bismuth-CorletteⅠ、Ⅱ型梗阻)或一侧肝脏(Ⅲ、Ⅳ型梗阻)无肠液返流的内外引流。Ⅳ型梗阻病变累及肝段胆管时,引流管侧孔置于穿刺道所在肝管,头端通过闭塞段置于另一闭塞的肝段肝管,增强引流效果。结果 31例成功施行跨越闭塞段后置管,完成内外引流27例和多闭塞段的单引流管外引流4例,技术成功率86%。5例因导丝未能通过闭塞段,用常规方法行一侧肝叶或肝段胆管外引流。术后1周左右总胆红素平均值由术前(189±53)μmol/L降至(135±34)μmol/L,平均下降幅度(33±13)%;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应用增剪侧孔的引流管治疗高位胆道梗阻灵活、方便,近期疗效肯定,可选择做为临床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40d,因左面颊部肿物、流溢粘液40d入院。出生后即发现左面颊部有一肿物,开口于皮肤外,不断有粘液分泌。啼哭时可见与皮肤粘连,粘液分泌增多。父母无近亲结婚。专科情况:面部不对称,左面颊较右侧宽大,鼻尖偏向右侧。左面颊可见1.5cm×1.5cm皮肤肿物,质软活动,尖端呈乳头状,色淡红,并有一针眼状开口,有无色透明粘液溢出。嘴蠕动时小肿物与皮肤粘连固定。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男,28岁.主因胸闷、发现胸部包块28 d入院.轻度咳嗽,无剧烈胸痛及外伤史.查体:体温及心、肺听诊正常.X线胸片及胸部透视,显示左下肺野6.8 cm×7.6 cm×9.7 cm 团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并可见传导性搏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肝脏恶性肿瘤TACE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脏肿瘤患者于术前肌内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6mg/kg体质量,并于注射前、注射后10、30、50min分别监测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TACE术中使用Ramsay改良分级法评价患者镇静状况,术后评价患者对手术过程及术中不良反应的遗忘情况。结果患者术前平均BP偏高,用药后各时间段HR和BP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均<0.01);镇静评价1级7例,2级23例。术后对手术过程及痛苦感受遗忘评价,完全遗忘22例(22/30,73.33%),不完全遗忘8例(8/30,26.67%)。结论 TACE术前使用咪达唑仑,可以迅速起到镇静、催眠和顺行性遗忘作用,适合在动态生命体征监测下使用,为介入治疗前理想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军卫一号HIS系统与GE PACS系统集成项目的情况,着重叙述了本集成项目涵盖的数据层集成、应用层集成等四个层次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5岁,因反复胸闷半年,活动后加重入院,无胸痛、紫绀、恶心、呕吐等.入院时查体胸骨左缘2~4肋间有4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不亢进.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