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80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18篇
外科学   443篇
综合类   764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目的探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源性的神经元样细胞肌内移植后能否维持其自身特性。方法取3周龄健康GFP转基因C57小鼠后肢长骨进行MPC培养及鉴定,选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MPC,采用神经元原代培养上清液进行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后收集细胞,并制备成5×105/μL细胞悬液备用。选取12周龄健康C57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移植细胞组、损伤+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移植细胞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损伤+移植细胞组及假手术+移植细胞组:将制备的5μL MPC悬液散点注入小鼠三头肌内;损伤+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取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肌内移植细胞存活情况,电镜观察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NeuN及神经胶质特异性标志物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肌内移植细胞生长良好且均匀分布于肌细胞间隙,并抑制了肌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的退变及肌肉纤维化的发生。损伤+移植细胞组定植存活的移植细胞阳性表达:NSE(58.35±1.37)%、NeuN(60.22±0.16)%及GFAP(13.32±1.65)%,损伤+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移植细胞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均无阳性细胞表达。结论 MPC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经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样细胞后移植于失神经支配肌内可定植存活,并能够维持神经元及神经胶质样细胞的特性,同时有效抑制了肌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的退变及肌肉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结直肠损伤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3):287-288,F0003
近年来结直肠损伤的救治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腹膜外结直肠损伤漏诊率高、转流造口手术率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结直肠损伤的2种分类方法:穿透伤和钝性伤,毁损伤和非毁损伤。在分析结直肠损伤漏诊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诊断策略和剖腹术中探查要点,全面阐述了结肠和腹膜内段直肠、腹膜外段直肠的手术策略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3.
正核能、放射性核素及各种放射装置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有效进行辐射防护的需要催生了放射卫生学。此课程涵盖了众多概念、标准、原则和具体防治措施,内容虽然具有较强的条理性和实用性,但枯燥、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本校大部分专业(包括核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都需要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如何进行教学改  相似文献   
44.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临床营养支持手段已较完善,一般营养不良患者大多能从中获益。但严重烧伤患者机体呈现持续的高分解状态,此时常规营养支持效果不甚满意。对重症烧伤患者而言,一方面机体消耗增加,急需补给;另一方面又存在营养物质利用障碍,单纯补充营养素既不能减轻分解代谢,也难以满足代  相似文献   
45.
开放腹腔(open abdomen,OA)手术的提出已有20余年历史,这一用于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术式自出现起就争论不断,主要反对观点包括:(1)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等患者即  相似文献   
46.
随着核技术在工业,医学领域等方面应用的迅速发展,人们遭受辐射损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辐射损伤防治药物是救治与防护辐射损伤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但目前的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作用效果有限。铈纳米材料因独特的价态结构,使其具有多种酶学模拟活性和可再生性,体现出优越的抗氧化性,强大的清除自由基功能,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辐射损伤,可作为理想的辐射防护剂,并应用于多种生物学领域。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可知,铈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高SOD模拟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抗辐射能力均源自于Ce3+/Ce4+相互间的转化、氧空位的形成。本文主要介绍铈纳米颗粒的抗辐射活性基础、辐射防护效应及放疗增敏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铈纳米颗粒在辐射方向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7.
48.
49.
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6月2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477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建立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由于创伤救治涉及技术范围宽泛,人才培训周期长,如何构建多学科团队是当前建设创伤中心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基于笔者所在单位建设创伤外科的经验,结合近年来在全国开展的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或创伤急救巡讲、会议交流、调研和国内外文献,本文系统阐述了创伤中心多学科团队建设的必要性、能力要求、医师组成、团队形式和技能维护等。  相似文献   
50.
张敏  余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3):3219-3220
目的总结归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机制及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期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检验结果,包括病情转危,病情转归,脑叶挫伤继发癫痫,气道痉挛、不畅,休克,尿道不畅,高热,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等,并查阅、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专科处理,护士细心观察及分析,及时采取对策,吸入性肺炎及时得到控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合临床,查阅大量相关性文献,总结出一系列可能机制及护理要点。结论只要掌握专科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重要性的认识及识别能力,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