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7篇
内科学   23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EPO) on angiotensin Ⅱ (Ang Ⅱ) induced 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PI3K/Akt-eNOS signaling pathway. Methods Cardiomyocytes were isolated from new-born Sprague-Dawley rats and stimulated by Ang Ⅱ in vitro. The cell surface area and mRNA expression of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 of cardiomyocyte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EPO,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inhibitor LY294002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nhibitor L-NAME. In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s, such as Akt, phosphorylated Akt, eNOS and phosphorylated eNOS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Nitric oxide (NO) level in the supernatant of cultured cardiomyocytes was assayed by NO assay kit. Results EPO (20 U/m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ng Ⅱ 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s shown by decreased cell surface area and ANF mRNA expression (all P <0.05). EPO also activated Akt and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eNOS and its phosphorylation (all P < 0.05), increased the NO production (P <0.01). These effects could be partially abolished by cotreatment with LY294002 or L-NAME (all P < 0.05). Conclusion EPO attenuates Ang Ⅱ induced cardiomyocytes hypertrophy via activating PI3K-Akt-eNOS pathway and promoting NO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2.
肖丽娅 《当代护士》2018,(2):153-154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多媒体健康教育,减少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1~6月729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对Morse评分≥45分的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包括口头、书面告知单、宣教单);将2016年7~12月918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者,在预防跌倒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多媒体宣教,包括病区环境、厕所防滑呼救设施、家属留陪、病床安全固定、起床活动的3个30 s、着装穿鞋要求等针对病情方面的宣教。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跌倒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宣教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减少住院不良事件,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出现的时间、程度的变化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动态变化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肥胖大鼠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 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肥胖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饮食喂养 2 0周 ,制成肥胖模型。于实验过程的第 10、2 0、2 4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CRP。CRP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脂喂养大鼠第10周已出现胰岛素抵抗 ,并逐渐加重。同时 ,肥胖组血清CRP水平也逐渐升高 ,第 2 0周明显高于第 10周 (P <0 .0 5 )。至 2 4周 ,肥胖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治疗组低于肥胖组 (P <0 .0 5 )。血清CRP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关系 (r =0 .3 5 9,P <0 .0 5 ;r =0 .482 ,P <0 .0 1)。结论 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 ,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 ,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烟雾暴露大鼠在体应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探讨CTGF在烟雾暴露致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烟雾暴露1个月组(B组)、烟雾暴露+大剂量CTGF ASON 1个月组(C组)、烟雾暴露+小剂量CTGF ASON 1个月组(D组)、烟雾暴露2个月组(E组)、烟雾暴露+大剂量CTGF ASON 2个月组(F组)、烟雾暴露+小剂量CTGF ASON 2个月组(G组),每组5只.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塑;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TGF在肺动脉中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动脉CTGF mRNA表达.采用SPSS 12.0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A组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为(28.6±1.2)%、B组为(42.5±2.3)%、C组为(33.7±1.8)%、D组为(42.1±2.4)%、E组为(49.6±2.1)%、F组为(34.3±1.9)%、G组为(38.4±2.0)%.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09,P<0.01),F、G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8.15、3.75,P均<0.05);(2)A组肺动脉平滑肌CTGF蛋白表达吸光度(A)值为0.098±0.015、B组为0.159±0.023、C组为0.118±0.017、D组为0.153±0.022、E组为0.406±0.036、F组为0.109±0.012、G组为0.146±0.024.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6,P<0.05),F、G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7.08、18.09,P均<0.01);(3)A组肺动脉CTGF mRNA表达为0.051±0.010、B组为0.823±0.096、C组为0.216±0.056、D组为0.810±0.085、E组为2.452±0.267、F组为0.207±0.062、G组为0.509±0.067.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3.50,P<0.01),F、G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32.22、93.70,P均<0.01).结论 应用CTGF ASON可显著降低烟雾暴露诱导的大鼠肺血管重塑,CTGF可能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分析(附11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等因素,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9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致病微生物、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比例最高(48例,40.3%),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6例,30.3%),无基础心脏病变有所增加(22例,18.5%)。②发热仍是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06例,89.1%)和首发症状(95例,79.8%),28例(23.5%)患者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③98例患者做血培养,阳性率为63.1%(62例),其中链球菌27例(43.5%),葡萄球菌26例(41.9%)。④2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赘生物的患者中11例(39.3%),手术发现赘生物,术后行病理检查均符合IE的病理诊断标准。结论基础病因中无基础心脏病变比例明显增加;葡萄球菌感染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引入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的方法,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状况,并了解HRV变化与肾功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CRI患者30例,正常人30名,采用olter-Star系统进行24h长程心电图监测和HRV分析,比较两组间HRV指标的总体差异及昼夜节律性,并将CRI患者按肾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分为三个亚组,观察HRV指标与肾功能指标间的关系及三个亚组间的HRV差异性。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CRI患者的所有14项HRV指标均极显著降低,且无昼夜节律变化,仅有部分HRV指标(SDNN、SDANN、RMSSD、TINN及Triangular Index等)与肾功能指标(BUN、Scr、Cc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其变化与肾功能的恶化相平行。结论 CRI患者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减退,HRV分析可作为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7.
花生四烯酸(AA)在体内含量丰富,其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目前已知,花生四烯酸在受体依赖的PLA2激活后由细胞膜释放,可经过三条途径进行代谢:一是环氧化酶途径,终产物有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和血栓素A2(thrombixaneA2,TXA2);二是脂氧化酶途径,形成HPETES(hydrope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HETES(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和leukotrienes等;第三就是细胞色素P450酶(CYP)途径,花生四烯酸经此途径的代谢也有三种方式,(1)丙烯氧化反应,生成5-,8-,9-,11-,12-,15-HETE,其中除12(R)-HETE外,其它也可以经脂氧化酶途径产生,(2)表氧化反应,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EETs(epoxyeicosatrienoic acid),包括5,6-,8,9-,11,12-和14,15-EET及其下级产物DHETs(di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3)ω-和ω-1-羟化反应,生成20-和19-HETE[1].  相似文献   
28.
细胞凋亡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死亡意味着生命终结 ,是生物个体生命进程的自然规律和最终结局。机体内的细胞也是要死亡的 ,近年的研究发现 ,细胞死亡有其规律可循。在多细胞生物体中 ,细胞死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细胞坏死或意外性死亡 (necrosis or accidental cell death) ,是指在外界致病因素强烈刺激下细胞急速的被动性死亡 ;另一种称为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 (apoptosis orprogrammed cell death) ,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 ,遵循一定的程序 ,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死亡方式。坏死和凋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胞死亡过程和生物学现象 ,在形态学、生物…  相似文献   
29.
QT离散度不能反映心肌复极的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上QT离散度 (QTd)是否可以反映区域性的心肌复极差异。方法 正常对照 (对照 )组和心肌梗死 (心梗 )组各有 12 0例 ,记录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人工测量各导联QT间期 ,计算QT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心梗组QTd明显增加 ,分别为 (5 6 3± 17 8)ms与 (10 0 9±5 4 3)ms,P <0 0 0 1;但两组之间存在很大交叉 ,无法确立参考值。最长QT和最短QT在两组的导联分布呈现一致趋势。心梗组全部 12导联QT间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平均QT间期分别为 (397 0± 4 6 8)ms与 (36 7 3± 2 2 8)ms ,P <0 0 0 1。不同梗死部位各亚组之间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 =0 6 36 ) ,未见到与梗死部位相关的区域性QT间期改变。结论 QTd增大常与QT间期延长同时出现 ,QTd增大从整体上反映了心肌复极异常 ,但是不能代表心肌复极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30.
17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糖测定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可能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糖测定值的因素,加深对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的认识。方法 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77例CML患者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在177例CML患者中,共发现32例(18.1%)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血糖测定值与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环境温度对假性低血糖现象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32例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中,24例未得到临床医师的充分认识。此外,5例(2.8%)CML急变合并高血糖患者,其原因可能是应激导致了血糖增高。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环境温度对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的产生有一定作用,对CML血糖值的分析应与临床症状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