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Cs)活化成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诱导培养DCs过程中加入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TCM),RNA测序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不同处理下的DCs中TSP-1的表达水平和成熟度,通过ELISA法检测DCs所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RNA测序分析发现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基因的表达在TCM处理组DCs中较其在阴性对照组DCs中升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加入TCM或转染过表达质粒,DCs表达TSP-1增加,同时流式细胞分析和ELISA结果证明,其成熟度降低,分泌的细胞因子由Th1型(IL-12p70和TNF-α)向Th2型(IL-10)方向漂移;而利用siRNA进行敲低后,DCs表达TSP-1减少,成熟度升高,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向Th1型方向漂移。结论脑胶质瘤细胞通过上调DCs中TSP-1的表达,抑制DCs的成熟,使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向免疫抑制型因子的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识别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相关lncRNA(Long non-coding RNA,长链非编码RNA)。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TCGA-GBM RNA-seq、miRNA-seq、clinical数据。将样本按照年龄大于70岁和小于70岁进行分组。利用edgeR软件进行lncRNA、miRNA、mRNA的差异表达分析。利用miRanda软件分别预测miRNA的mRNA靶基因以及miRNA的lncRNA靶基因。针对筛选出的差异lncRNA和差异mRNA,进行表达相关性分析。根据lncRNA-mRNA相关性分析以及miRNA靶基因分析结果,构建ceRNA网络。结果:根据本文的筛选条件共筛选得到48个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结论:筛选得到7个lncRNA及48个ceRNA网络可作为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小白蛋白(PV)的分布特征及表达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CCI术后1、3、5、7、14 d组,6只/组.所有动物隔日进行热、机械痛觉过敏痛觉阈值测定,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取出术侧L5 DRG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经PV单克隆抗体和MAP-2多克隆抗体检测PV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和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1)与Control组和Sham组比较,CCI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 d出现明显的机械、热痛觉过敏(P<0.05),术后7 d 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和热缩爪潜伏期(PWL)均降至最低(P<0.01),术后14 d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2)在正常大鼠L5DRG中仅有少量PV阳性神经元,多以大型、中型神经元为主,少数为小型神经元.PV阳性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环绕在PV阴性神经元的胞体周围.(3)手术侧PV阳性神经元数目在CCI 1、3 d未见明显改变.在术后5、7 d明显减少(P<0.05),术后14 d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 CCI模型大鼠DRG中PV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改变,这种改变与疼痛行为学变化在时相上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推测外周感觉神经元中PV表达下降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 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 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WPI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WPI-hHGF。基因测序进行HGF的鉴定。用磷酸钙沉淀法,将pWPI-hHGF、pAX2、pMD2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获得携带目的基因hHGF和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WPI-hHGF。将pWPI-hHGF及阳性对照质粒pWPI-GFP分别用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UC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转染数,从而估计该基因的转染效率。蛋白印迹法检测HGF和GFP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hHGF含量。结果:DNA 测序显示hHGF基因成功地插入到pWPI载体中。包装细胞293T转导pWPI-HGF质粒后,转染阳性率达100%。阳性对照质粒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达80%以上。蛋白印迹法检测靶细胞中hHGF表达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表达量极低,两者差异显著(P<0.01)。检测收集转染hHGF后的人间质干细胞上清液中hHGF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在真核细胞内表达hHGF的重组质粒pWPI-hHGF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能获得hHGF基因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大量、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抗原及抗原转运相关蛋白(TAP)1、TAP2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 收集41例经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不同病理级别肿瘤标本中HLA Ⅰ类抗原及抗原加工递呈(APM)分子的表达水平,探讨HLA Ⅰ类抗原和APM分子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HLA Ⅰ类抗原丢失在各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分别为11% (1/9)、25% (3/12)、30%(3/10)及40% (4/10).TAP1和TAP2蛋白水平均与胶质瘤分级明显相关(P<0.05),表达水平随胶质瘤分级增加表达下降.此外,TAP1表达水平与TAP2明显相关(P<0.05).结论 胶质瘤组织中HLA Ⅰ抗原和部分APM分子蛋白水平,随胶质瘤级别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导致部分T细胞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AP1)过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 U251细胞,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25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TAP1的细胞株并设立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分别收集U251细胞组、空载体对照组和TAP1基因转染细胞组细胞的蛋白和RNA,行real-time PCR 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过表达的TAP1对U251细胞HLA-I表达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251细胞HLA-I表面呈现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AP1高表达U251细胞株,TAP1 mRNA和蛋白分别升高(8.73±1.07)倍和(11.71±0.83)倍。高表达的TAP1促进U251细胞HLA-A、HLA-B、HLA-C(重链)和β2微球蛋白(轻链) mRNA表达上调,分别升高(3.51±0.36)倍、(4.78±0.85)倍、(2.94±0.28)倍和(3.23±0.24)倍, HLA-I蛋白表达升高(3.14±0.53)倍,同时U251细胞HLA-I的表面呈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过表达TAP1能促进U251细胞HLA-I表达及其在细胞表面呈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对Fas系统介导的星形细胞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和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65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及25例对照组术前血清中sFas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成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病理切片的Fas水平,运用TUNEL技术检测凋亡指数。结果星形细胞瘤患者中Fas的表达率为66.2%;sFas水平为(18.5±7.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2±2.3)ng/L(P<0.01);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与Fas水平呈负相关;星形细胞瘤中sFas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sFas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896)。结论sFas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sFas可以抑制Fas系统介导的星形细胞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拔除后再次留置尿管发生率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率分析,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术后排尿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09例留置尿管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栓系综合征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再次留置尿管发生率为32.43%,颅脑疾病组为9.79%;脊髓栓系综合征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率为45.95%,颅脑疾病组为2.1%。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率高,再次留置尿管发生率高,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在术后进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的在职急诊护士作为培训前组,培训后的作为培训后组,考核两组护士在职业安全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在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组的护士在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明显高于培训前组;培训后组在垃圾分类、操作前后洗手、单手复帽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细胞毒性药物时戴手套方面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培训后在锐器损伤的人均发生次数上明显减少,而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方面却明显增高,在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上无明显改变;但在上报率方面,3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能增强急诊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