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87篇
  免费   6161篇
  国内免费   3137篇
耳鼻咽喉   734篇
儿科学   496篇
妇产科学   1398篇
基础医学   7187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8895篇
内科学   10750篇
皮肤病学   5127篇
神经病学   1095篇
特种医学   24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964篇
综合类   15614篇
预防医学   4612篇
眼科学   707篇
药学   7794篇
  96篇
中国医学   6270篇
肿瘤学   6189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1853篇
  2022年   1473篇
  2021年   1887篇
  2020年   1649篇
  2019年   1807篇
  2018年   1924篇
  2017年   1326篇
  2016年   1512篇
  2015年   1616篇
  2014年   2200篇
  2013年   2719篇
  2012年   3337篇
  2011年   3879篇
  2010年   3771篇
  2009年   3704篇
  2008年   3620篇
  2007年   3817篇
  2006年   4204篇
  2005年   4019篇
  2004年   3490篇
  2003年   3233篇
  2002年   2991篇
  2001年   3045篇
  2000年   2659篇
  1999年   2558篇
  1998年   2127篇
  1997年   1864篇
  1996年   1592篇
  1995年   1217篇
  1994年   1159篇
  1993年   765篇
  1992年   714篇
  1991年   692篇
  1990年   577篇
  1989年   546篇
  1988年   591篇
  1987年   502篇
  1986年   579篇
  1985年   473篇
  1984年   610篇
  1983年   670篇
  1982年   632篇
  1981年   509篇
  1980年   360篇
  1979年   370篇
  1978年   172篇
  1977年   116篇
  1976年   109篇
  1974年   9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没有本病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临床上多数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M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发病学研究进展,并比较国内外资料分析中国人MM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药物研究综合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就我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医药领域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讨论如何坚持改革创新、强调制度化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与技术平台建设,增加对重点、关键研究阶段的科研投入,提高药物研究所综合实力的管理工作,实现药物研究所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美国风湿病学学院第66届年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风湿病学学院于 2 0 0 2年 10月 2 5日至 10月 2 9日举行其第 6 6届年会 ,内容丰富。现将部分内容刊登于下。1 天然免疫系统在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性人类为维持生存具有屏障组织 (皮肤、黏膜 )、天然 (自然 )免疫系统以及抗原特异 (获得性 )免疫系统。美国Atkin son医师作了有关天然免疫系统对人类疾病的保护性和损伤性作用的讲座。天然免疫系统的保护性作用在于它可以识别所有不同类的异物 (包括病原体 ) ,而且可以迅速有效地消灭它们 (至少部分 )。又由于有免疫记忆的存在 ,可以防止同一 (或同类 )病原体的再次感染。然而 ,天然…  相似文献   
84.
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disseminated eosinophilic collagen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疾病,属于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国内少见报道。我科最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acute myeloidleukemia stem cell,AMLLSCs)的存在已被公认,AML LSCs是正常的造血干/祖细胞被转化而形成的,但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主要综述AML LSCs形成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调控和参与AML LSCs形成时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类型分为甲状旁腺腺瘤组208例,甲状旁腺增生组52例及甲状旁腺腺癌组20例。结果 腺癌组中男性高于另外2组(P〈0.05)。增生及腺癌组中骨畸形、骨软化比例较低,增生组骨吸收、病理性骨折比例低于腺瘤组;胃肠道症状、多饮多尿及泌尿系统病变在腺癌组中高于另外2组(P均〈0.05)。血总钙(TCa)、血游离钙离子(ICa)及24h尿Ca在腺癌组显著高于腺瘤组及增生组(P均〈0.01),在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在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腺癌组病灶重量高于增生组,腺瘤组病灶直径小于增生组(P均〈0.05)。结论 在本组病例中,腺癌组男性比例较高,泌尿系统病变更为多见,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显著增高,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增生组骨骼系统病变相对较轻,其病变甲状旁腺重量低于腺癌与腺瘤组。  相似文献   
87.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参数变化及对生育的影响,我们自2002年至2004年对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40例正常生育者的精液主要参数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0例(其中细菌性前列腺炎11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29例),病程6~25个月,平均9.6个月。年龄21~45岁,平均31岁。35例已婚者中28例已生育,5例已婚未育者中4例采取避孕措施,1例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生育。患者均有前列腺炎主观症状,前列腺液(EPS)白细胞计数均>10个/HP。正常已生育男性志愿者40例,年龄27~48岁,平均34岁,精液及EPS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88.
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肾肿瘤显像的关系。方法29例疑肾肿瘤患者行^11C-乙酸盐PET早期及延迟显像,其中22例1周内行^18F—FDG 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或CT、随访结果。患者静脉注射^11C-乙酸盐后即刻采集肾脏部位早期图像,以反映肾皮质血流灌注;10min后采集延迟图像,以反映^11C-乙酸盐在肾皮质内的代谢。观察^11C-乙酸盐在人体内的分布,并比较^11C-乙酸盐与^18F—FDG肾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分级的关系。结果^11C-乙酸盐在人体内以胰腺摄取最高,并可能经胰液分泌人肠道。肾皮质对^11C-乙酸盐摄取随时间而变化,延迟相大部分原发肾皮质肿瘤(13例中分级Ⅰ~Ⅱ为12例)对^11C-乙酸盐摄取高于正常肾皮质,阳性率为76.9%(10/13例);而^18F—FDG显像仅为30.8%(4/13例)。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C-乙酸盐显像阳性仅2例;其中5例行^18F—FDG显像,均阳性。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C-乙酸盐早期及延迟显像均清晰显示,2例输尿管炎症对^11C-乙酸盐无摄取。结论^11C-乙酸盐PET显像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皮质肿瘤显像阳性率较高,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89.
腹腔镜下性腺切除术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分化和发育异常,临床非常少见,其中一部分患者因含有Y染色体需要切除性腺。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探在,再行陛腺切除。我们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开展了腹腔镜下性腺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医院网站的设计、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组织的角度介绍目前医院网站的主要功能和服务,网站建设和推广的常用技术,通过对比中外医院网站,提出医院网站设计和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