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腹腔肿瘤患者术后大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3例腹腔肿瘤患者因术后大出血接受经动脉栓塞治疗.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造影栓塞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0例经过一次栓塞出血即得到控制.在栓塞后再次出现出血的3例患者,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动脉不同.2例经再次栓塞出血得到控制,1例由于微导管无法超选择到出血部位而行手术治疗.经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大出血总的临床成功率为92%(12/1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动脉栓塞治疗腹腔肿瘤患者术后大出血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3.
李晓光 《当代医学》2000,6(6):52-57
血管炎是一组发病 机制各异,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的总称。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原发性血管炎的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希望借此提高对它们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双相扫描三维定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T定量肺功能与常规肺功能(PFT)之间的关系,并评估CT定量分析肺功能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4例COPD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于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分别对患者行全肺扫描.采用全自动后处理软件,三维定量分析CT肺气肿参数和空气潴留评估参数.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T肺功能参数与PFT之间的关系.结果 CT肺气肿评估参数最低1%衰减值[Perc1,(-984.28±17.93)HU]、最低15%衰减值[Perc15,(-948.35±22.26) HU]与片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百分比(FEV1%,48.69±23,4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45.89±15.36)%呈正相关(r=0.45 ~0.67,P<O.01),与残气比[RV/TLC,(61.32±14.48)%]呈负相关(r=-0.33~-0.42,P<0.01).CT评估肺气肿指数(EI)和空气潴留评估参数:-860~-950 HU范围内呼气相、吸气相衰减区占全肺容积百分比的差值[RVC-860~-950,(17.66±22.36)%]、呼气相与吸气相CT平均肺密度比值(MLDex/in,0.93 ±0.06)、呼气相与吸气相CT全肺容积比(LVeex/im,0.71 ±0.14)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48~-0.69,P<0.01);CT评估肺气肿参数[EI,(18.43±13.60)%]和空气潴留评估参数(RVC-860 ~-950、MLDex/in、LVeex/in)与RV/TLC呈正相关(r=0.41 ~0.66,P<0.01).随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T肺气肿评估参数(EI 、Perc1、Perc15)和CT空气潴留评估参数(RVC-860~-950、MLDeex/in、LVeex/in)的变化与常规PFT参数间具有关联性(R2值0.27 ~O.66,P<0.01);进一步将CT肺气肿与空气潴留参数两两结合成CT肺功能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2=0.66~0.85,P<0.01),较单独分析时明显提高.结论 COPD患者CT肺气肿和空气潴留参数二者分别与PFT具有线性相关性,能够有效反映患者肺功能变化.CT肺气肿参数和空气潴留参数组成相关模型联合分析,与PFT相关性更好,更精确地反映了COPD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
内容评介: 十五年前本书第一版问世,那时儿童神经影像学诊断只限于超声成像和XCT成像检查;而如今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了。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的惊人进展,使得本书有必要更新内容。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了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均符合SS的临床诊断标准,其胸部X线表现有;1.间质性浸润和/或间质性纤维变—网状结节状影;2.复发性支气管和肺的感染;3.支气管梗阻性改变——肺气肿和/或肺不张等。本组中13例的胸片和体层片显示肺的间质性浸润和/或纤维化。复习了文献,对临床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主动脉缩窄是较常见的无紫绀组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的3%~13%。传统治疗为手术修补。1982年首次报道了经皮球囊导管主动咏缩窄成形术(Transcutaneous Angioplasty of Aortic Coarctation, TAAC),为许多国家医学界所瞩目。本文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优化CT扫描方案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华丹  刘炜  金征宇  赵玉沛  廖泉  张太平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08-1111
目的:分析优化CT扫描方案对于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90名低血糖症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胰腺增强扫描,CT扫描后7天内81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随机选择45名患者接受常规组CT扫描方案检查,另45名患者接受改良组扫描方案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CT诊断结果包括影像学诊断为真阳性的肿瘤大小及肿瘤-胰腺CT值差进行组间比较,并评价两种不同扫描方案的定位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组(男/女为16/29,平均年龄40.2岁)中4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4例经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后者中共16例术前经CT增强检查准确定位。常规组图像的医师间一致性kappa值为0.57),肿瘤直径(18.6±6.5)mm,动脉期肿瘤/胰腺CT值差(52.5±26.2)HU。常规CT术前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50%(20/40)、47.1%(16/34)、66.7%(4/6)、88.9%(16/18)、18.2%(4/22)。改良组(男/女为18/27,平均年龄47.3岁)中4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6例经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34例经术前CT增强检查正确诊断为胰岛素瘤。改良组图像的医师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7,肿瘤直径为(12.6±4.6)mm,两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动脉期肿瘤/胰腺实质CT值差异为(74.5±28.2)HU,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5.1%(39/41)、94.4%(34/36)、100%(5/5)、100%(34/34)、71.4%(5/7)。结论:改良后的多层螺旋扫描方案可以帮助更准确及敏感的进行胰岛素瘤定位诊断,对于胰岛素瘤的手术治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