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对于疾病的不断认识及微创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利用影像引导的介入治疗手段可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及其并发症进行治疗。利用经皮经肝胆囊及胆管穿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可快速缓解胆道压力,引流胆汁,改善症状。利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可对包裹性坏死灶(WON)进行引流。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可以处理出血性并发症。影像引导下放置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也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患者,采用5-FU、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和IL-2的化疗方案进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2例患者还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共2~8个疗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显效2例、有效7例;影像学疗效评价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 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MTLE)患者影像学异常及发作间期放电(IEDs)优势侧对近期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我院癫(癎)中心门诊就诊的难治性MTLE患者50例,根据MRI海马像检查将其分为左侧MRI(+)组、右侧MRI(+)组、MRI(-)组及双侧MRI(+)组.综合多次IEDs结果进行评定,若一侧独立IEDs≥75%,则判为IEDs优势侧.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对患者进行记忆评定.结果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来自农村、病程、发作情况、药物治疗各因素在4组间的分布相匹配.各组记忆商(MQ)及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比CMS正常均数差(P<0.05).右侧MR[(+)组无意义图形再认得分(9.42±7.46)相对于左侧MRI(+)组(16.26±4.43)和MRI(-)组(18.26±5.49)低(F=4.281,P<0.05).MRI(-)者中左侧IEDs、右侧IEDs、双侧IEDs 3组间MQ及各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侧MRI(+)MTLE患者在空间图形记忆方面的损害更加显著,无意义图形再认对于非语言记忆的评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市2014年至2016年的放射科住院医师一阶段技能OSCE考试沟通能力的考核情况,对标准化病人模式与情景设计视频模式进行沟通技能的考核进行比较。方法对情景设计视频模式和标准化病人模式沟通能力考核的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平均分进行了分析,对考生平均分进行了比较,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结果题目的难度2015年、2016年高于2014年;区分度2015年最好,2014年最差。3年的考试平均分为2015年(8.37±0.73)最低,2016年(8.99±1.11)最高。整体上博士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得分最高(2014年8.97,2015年8.66,2016年9.05)。调查问卷显示沟通能力培训的知晓率逐年上升。但是针对沟通能力的培训普及率不到50%,约1/3的考生不了解沟通能力的具体要求,有超过半数的住院医师不了解接受沟通能力培训的渠道,87.3%~95.7%的考生认为情景设计视频模式优于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模式。结论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需注重沟通能力培训,并推广情景设计模式的沟通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比较增强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SSFSE序列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探寻对肠梗阻诊断更加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方法:回顾68例有肠梗阻症状的患者的增强CT扫描与MRI的SSFSE序列图像,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68例患者中有56例最终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其中小肠梗阻为35例,结肠梗阻为21例。导致梗阻的原因中,纤维粘连占25例,原发或转移肿瘤占26例,炎性肠病占5例。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3.3%;采用SSFSE序列的MRI诊断,其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100%;两种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2.637,P=1.000)。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的SSFSE序列对肠梗阻诊断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MRI相对于CT而言具有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Yuan J  Peng B  You H  Zh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76-2778
目的 分析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1-2011年收治住院的6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以及文献报道的13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北京协和医院6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包括痫性发作,意识障碍,皮质盲等.脑电图出现慢波增多或正常.脑脊液检查蛋白稍高或正常.神经影像学表现为两组,一组(4例)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病变,以白质受累为主.另一组(2例)为对称性深部灰质核团病变.文献中13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包括急性意识障碍,幻觉,痫性发作,皮质盲等.神经影像学表现与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的病例相似,此外有2例患者仅表现为脑叶皮质受累,无白质受累表现.结论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影像学可以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损害,脑深部灰质核团损害,或者仅累及皮质,无白质损害.其发生存在多种可能的机制,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于疾病的不断认识及微创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利用影像引导的介入治疗手段可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及其并发症进行治疗。利用经皮经肝胆囊及胆管穿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及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可快速缓解胆道压力,引流胆汁,改善症状。利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可对包裹性坏死灶(WON)进行引流。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可以处理出血性并发症。影像引导下放置营养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也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重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建立的高分辨磁共振数据库,将基底动脉存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人群和基底动脉正常且未发生供血区缺血性卒中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3D CUBE T1WI成像方法,测量并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斑块和管壁特征,包括管周面积、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直径。结果研究共纳入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46例和对照组55例。缩窄性重塑是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形式,占55.1%。1例患者的基底动脉可见缩窄性重塑斑块和扩张性重塑斑块共存。与扩张性重塑斑块相比,缩窄性重塑斑块的狭窄率更大(P<0.01),重塑指数、管周面积、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和基底动脉直径更小(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的基底动脉管周面积和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P=0.137),而管壁面积(P<0.01)和最大管壁厚度(P<0.01)更大,管腔面积更小(P<0.01)。结论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以缩窄性重塑为主的局灶性重塑,但不存在累及血管走行全程的普遍性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灰质体积的不同,探讨VBM方法在AD、M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10例AD患者(AD组)、9例MCI患者(MCI组)、1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检查系列包括头常规轴面T2WI、T1WI、轴面FLAIR、矢状面T1WI,全脑3D-SPGR。应用VBM方法处理数据,把脑组织分割成灰质、白质和脑脊液,最后应用两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灰质体积改变。结果:AD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灰质体积比较:AD组大脑皮层灰质体积弥漫减少,激活区域几乎分布整个大脑半球,以两侧内侧颞叶(海马、梨状皮层、内嗅皮层)为著。右侧海马减少的体素总数为2358个,左侧海马减少的体素总数为2967个,前后扣带回体素明显减少;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灰质减少的区域依然较多,但与AD和对照组相比,激活区域明显减少。其中最明显的是内侧颞叶内嗅皮层、海马旁回区域,右侧体素减少总数为1368,左侧1135;MCI组和AD组的比较:MCI组较AD组灰质减少的区域更多,内侧颞叶和海马区域基本没有激活区域,较明显的激活区域位于双侧额顶颞叶、扣带回。双侧尾状核头部和左侧丘脑亦有较明显激活,而豆状核没有明显激活。结论:内侧颞叶和海马体积减小是评价AD和MCI最敏感的区域,VBM可以有效评价灰质体积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