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4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李晔雄 《癌症进展》2004,2(3):159-165
最近几十年,放射治疗在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60~70年代,扩大野照射可以有效地治愈大部分早期和中期HL.最近10年,化疗加受累野照射已成为Ⅰ~Ⅱ期HL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Ⅲ~Ⅳ期化疗后的患者,受累野照射应用于大肿块或残存病灶.本文描述受累野的定义、设计和常见受侵部位的射野边界.  相似文献   
72.
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的生存率由30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综合治疗功不可没。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ational wilms’tumor study group,NWTS)自1969年起进行了5个肾母细胞瘤的随机分组临床研究,为其诊断、分期和治疗提出不少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41例原发肠道淋巴瘤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肠道淋巴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部位为回盲部23例,升结肠10例,回肠4例,空肠1例,直肠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25例,Ⅱ期13例,Ⅲ期3例。2例肠镜活检,39例接受手术治疗。32例手术完整切除,7例大体残留。1例手术大体残留未做任何辅助治疗,8例大体残留或活检术后接受放疗或(和)化疗(不全切术 放化疗),13例单纯根治术(单纯手术),19例根治术后接受放疗或(和)化疗(全切术 放化疗)。结果全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9%、44.5%。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3.5%、38.7%,放疗和化疗均能显著提高无瘤生存率(P=0.012,P=0.019)。单纯手术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17.6%,明显低于全切术 放疗或化疗组的52.7%和不全切术 放疗或化疗组的57.1%(P=0.002)。结论建议对原发肠道淋巴瘤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4.
放射性脊髓炎的潜伏期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放射性脊髓炎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在模拟定位机使用后已经少见。但是了解其预后仍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分析了 65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脊髓炎的潜伏期与预后 ,以期对临床放射性脊髓炎有更多的了解。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入选标准 :①食管癌根治剂量放疗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②脊髓在放射野内。③脊髓损伤必须有运动障碍 ,仅有Lhermitte征以及感觉异常者除外。④脊髓损伤的症状与照射的脊髓水平段相符合。⑤从临床症状、实验室各种检查结果、病程发展以及手术探查或尸检能排除肿瘤转移引起的脊髓症状。2 …  相似文献   
75.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晶  李晔雄 《癌症进展》2007,5(2):131-142
局部进展期胃癌由于局部区域复发率高,影响治疗的疗效.胃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性放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接受D2手术的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仍可能提高生存率.无论术前放疗还是术前化疗都可以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延长生存期,是目前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鼻咽粘液表皮样癌——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鼻咽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本文对我院治疗过的鼻咽粘液表皮样癌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2月~2006年2月收治的8例鼻咽粘液表皮样癌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最短为2.0个月,最长为36.5个月,平均为10.4个月.确诊前5例误诊.鼻咽肿瘤以位于鼻咽侧壁、顶后壁为主,局部多侵犯鼻腔、颅底、咽旁、头长肌.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仅1例.3例采用单一治疗(1例放疗、2例手术),5例综合治疗(2例术前放疗、3例术后放疗).结果 ①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6例达CR其中(5例采取综合治疗),1例达PR(单纯切除 放疗),1例SD(单独放疗);②远期疗效:随访4.2~90.9个月,中位随访期26.9个月,8例患者均存活,其中6例无瘤存活,2例原位带瘤生存.自随访以来,无一例有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鼻咽粘液表皮样癌进展慢,疾病误诊率高,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少见,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  相似文献   
77.
己酮可可碱对嘧啶拮抗物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晔雄  Philippe  A.COUCKE 《癌症》2001,20(12):1359-1362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在体外对嘧啶拮抗物(E)-(2′)-脱氧-氟亚甲基胞苷[(E)-2′-deoxy-2′-(fluoromethylene)cytidine,FMdC]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检测PTX和FMdC或5-FU对人结肠癌细胞系WiDr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MdC和PTX的细胞周期效应。结果:0.25-2.0mmol/LPTX增加FMdC和5-FU3的细胞毒性。2mmol/LPTX能使FMdC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80nmol/L降到24nmol/L;对5-F的IC50从10μmol/l降到1.1μmol/l。Isoborogram分析表明,PTX和MFdC或5-FU的细胞毒性作用为相乘作用。在WiDr细胞,20-40nmol/LFMdC引起S期阻滞,并与浓度相关,20nmol/LFMdC时,S期阻滞仅在48h能观察到;30nmol/L和40nmol/LFMdC时,12h开始出现S期阻滞,24h达高峰,48h仍可见明显阻滞。0.5-2.0mmol/LPTX和30nmol/LFMdC共同处理细胞24h,PTX能去除FMdC引起的S期阻滞。0.5mmol/LPTX和30nmol/LFMdC共同处理细胞24h,PTX去除FMdC引起的S期阻滞。0.5mmol/L和1.0mmol/LPTX将S期比例从64.6%分别减少到54.4%和39.3%,结论:PTX能增强体外FMdC和5-FU的细胞毒性,通过PTX去除S期阻滞,为提高嘧啶抗物的细胞毒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 PTX)对(E)-(2')-脱氧-氟亚甲基胞苷[(E)-2’-deoxy-2’-(fluoromethylene) cytidine,FMdC]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人类宫颈癌细胞系C33-A和C4-I, FMdC和PTX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应用MTT和克隆形成分析。两种药物的细胞毒性相互作用应用Isoborogram分析。常规照射剂量2 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nsitive enhancement ratio, SER)定义为2 Gy时对照组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SF)和药物处理组SF之比(SER2Gy)。结果:PTX增加FMdC 对C33-A和C4-I 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单药FMdC对C4-I和C33-A的50%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分别为139.5 nmol/L和46.7 nmol/L。在C4-I细胞,0.25 mmol/L、0.5 mmol/L和1.0 mmol/L PTX降低FMdC的IC50至58.0 nmol/L、40.6 nmol/L和20.9 nmol/L。在C33-A细胞,0.25 mmol/L、0.5 mmol/L和1.0 mmol/L PTX降低FMdC的IC50至32.1 nmol/L、23.3 nmol/L和9.1 nmol/L。Isoborogram分析表明, FMdC和PTX的细胞毒性效应为相乘作用。应用克隆形成分析,照射前用30 nmol/L FMdC处理指数生长期C33-A和C4-I细胞48 h或照射后立即单用0.25~1.0 mmol/L PTX, 均能观察到各自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59岁。主因“右眼睑下垂、部分鼻寒2年余,回吸性血涕1年,头痛、复视2个月余,饮水呛咳1个月”于2005年4月13日入院。外院MRI示:鼻咽部肿物。活检病理示:低分化鳞癌。入院查体:颅神经检查发现右侧Ⅲ、V1、Ⅵ颅神经损伤。鼻咽MRI示:鼻咽顶后壁、顶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可见不规则肿物影,侵及口咽后壁、茎突前间隙、头长肌、蝶骨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
肿瘤放射增敏剂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恶性肿瘤放疗时试用放射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进而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效果,是当前临床放射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已有若干放射增敏剂在完成临床前试验研究后过度到临床试用。虽然有的药物在临床试验后因毒性过大或未能得到预期效果而被放弃,但是各国学者仍在不懈努力中。增敏剂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