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4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uang XD  Yi JL  Gao L  Xu GZ  Jin J  Yang WZ  Lu TX  Wu SX  Wu RR  Hu WH  Xie WC  Han F  Gao YH  Gao JM  Pan JJ  Chen CB  Lang JY  Li T  Dong Y  Fu YB  Fan L  Li BS  Li J  Wang XH  Chen BX  Gao XS  Zhang P  Wu XW  Hu BQ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3):197-201
目的观察h-R3与放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共7个治疗中心参加了这项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总剂量70—76 Gy.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h—R3治疗,剂量为100 mg/次,静脉滴注,每周给药1次。结果共137例患者入组,其中单放组67例,联合治疗组70例。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治疗后第5周和第17周时的肿瘤完全缓解(CR)率,在全分析集(ITT集)分别为65.63%、87.50%和90.63%,在符合方案集(PP集)分别为67.21%、90.16%和93.44%,均显著高于单放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7周时,在ITT集和PP集的有效率均为100.00%,均显著高于单放组(90.91%和92.31%)。治疗前后两组间Karn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体重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单放组。与h-R3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4.28%)、血压下降(2.86%)、恶心(1.43%)、头晕(2.86%)、皮疹(1.43%)。h-R3对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并且未增加放疗的副作用。结论h-R3联合放疗可显著提高晚期鼻咽鳞癌患者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晚期鼻咽癌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同步放化疗治疗肛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晶  王绿化 《癌症进展》2007,5(3):260-268,259
手术曾经是肛门癌的治愈手段,但是不能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多项Ⅲ期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可以取得与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保留了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成为肛门癌的标准治疗手段.目前更深入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正在进行,旨在探讨以铂为主的同步放化的疗疗效和新辅助化疗在肛门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莲 《癌症进展》2007,5(5):437-441
选择合适的早期乳腺癌病人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减少由腋窝淋巴结清扫导致的并发症。因为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低,故对前哨淋巴结阴性的病人可以不做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对前哨淋巴结阳性的病人,标准治疗是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放疗可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降低由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4.
放射增敏剂的临床试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的放射增敏剂在完成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后,能否进行临床试验以及是否被批准为药物在临床应用,都必须通过每一国家权威机构的审批。如我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等。经审批后,对一些被认为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放射增敏剂必须通过临床试验,对其毒性和疗效做出正确评价。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对象为患者,需设计严格的临床试验方案,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新药的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  相似文献   
45.
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在预测放射性肺炎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放疗前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及照射40~50Gy含量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关系.方法 42例入选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38例,女4例,中位年龄57岁(40~81岁);肺癌39例,食管癌2例,胸腺瘤1例.放疗前、照射40~50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统一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按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结果 13例发生了放射性肺炎,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TGF-β疗前含量分别为7.73、7.48ng/ml(P=0.9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4.91、3.88 ng/ml(P=0.250);IL-6疗前含量分别为5.08、7.06pg/ml(P=0.74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21.75、6.78 pg/ml(P=0.190);ACE含量疗前分别为394.17、518.22ng/ml(P=0.020),照射40~50Gy时分别为375.52、497.32 ng/ml(P=0.050).疗前ACE<365 ng/ml者6/10发生了放射性肺炎,ACE>365 ng/ml者6/30发生放射性肺炎(P=0.040)(2例未测).照射40~50Gy时,TGF-β及IL-6升高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含量有望作为检测放射性肺炎易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10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9  
目的分析20世纪最后10年内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的根治性放疗结果,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10年内首程根治性放疗患者共905例.分析放疗患者的预后、失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别用Logrank检验,失败模式的影响因素组间差别用x^2检验.结果全组5和10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1%和66.5%、81.7%和76.7%、58.4%和52.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卡氏评分、贫血、T和N分期及临床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贫血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T和N分期及临床分期是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共有254例治疗后出现失败,失败率为28.0%.首次失败为局部未控104例(40.9%)、远处转移124例(49.0%).骨转移是最常见部位,其次是肝和肺.结论目前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已取得较好成绩.治疗前改善患者一般状况、纠正贫血、早期发现患者、降低T4和(或)N3期患者的远处转移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放疗结合紫杉醇或(和)卡铂同步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副反应和疗效.方法41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17例,Ⅲb期24例)接受DT60~70Gy放疗,疗中给予45 mg/m^2紫杉醇(13例)或合用卡铂AUC=2(28例),1次/周给药,共4~6周,放化疗在同一天开始进行.结果37例患者完成了60~72Gy放疗,2例放疗总量54Gy,2例56Gy.38例完成了4~6周化疗,3例完成了2周化疗.≥3级骨髓抑制2例,3级放射性食管炎4例,≥2级放射性肺炎6例,3级黏膜炎1例.全组总有效率(CR+PR)78%.中位随访期17.2个月,中位生存期16.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4%和34%.放疗剂量>66Gy与≤66Gy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2、36.8个月(P=0.027).中位无局部复发生存期57.8个月,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85%.失败原因照射野内复发4例,照射野外1例,照射野内+野外1例,癌性胸水2例,远处转移12例.结论紫杉醇或(和)卡铂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副反应可接受,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放疗剂量高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一种反向投影算法(模型),由射野影像和患者的CT图像,计算体内的三维剂量分布,进行剂量验证.方法该模型计算体内剂量分布步骤如下:(a)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获取射野影像,将射野影像转换为射出剂量;(b)从射出剂量分布重建入射原射线注量分布;(c)由患者的三维信息(CT图像),计算得到体内的原射线剂量分布;(d)体内散射核叠加,求出体内散射线剂量分布,与原射线剂量相加,即得到体内的剂量分布.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算法.通过设置规则、不规则及调强射野,对均匀和不均匀、规则和不规则5种模体进行剂量验证实验,并将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实验在射野内、剂量梯度小的区域计算的剂量和测量的剂量的偏差<5%.在射野边界附近低密度肺组织内的计算剂量和测量的剂量的偏差>5%.结论所建立的反向投影模型用于剂量验证,其准确性可满足临床要求.但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准确计算电子失平衡区的剂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对纤维肉瘤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人纤维肉瘤细胞HTl080为实验对象,首先检测As2O3的单药毒性,确定IC10、IC50和IC90。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给药组、单纯照射组(包括1、2、4、6、8、10Gy剂量)、照射前加药组(于照射前24h加入设定浓度的As2O3,药物作用24h后进行照射)和照射后加药组(于照射后即刻加入设定浓度的As2O3,药物作用24h)。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采用克隆形成分析法观察单纯照射和照射联合As2O3对细胞的杀伤作用。计算细胞的存活分数,用多靶单击模型进行拟合并做图。结果 HT1080细胞的IC10、IC50和IC90剂量分别为0.57、3.67和12.0μmol/L。无毒剂量的As2O3照射前给药增敏比(SER)为0.86(Do值比)、0.98(SF2值比),照射后给药SER为0.99(Do值比)、1.09(SF2值比)。IC50剂量的As2O3照射前给药SER为0.90(Do值比)、0.87(SF2值比),照射后给药SER为1.14(Do值比)、1.08(SF2值比)。IC90剂量的As2O3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的SER均为1.14(Do值比)、3.20(SF2值比),As2O3对低剂量照射的放射增敏作用好于高剂量照射(SERSF2〉SERDo)。结论 As2O3对HT1080纤维肉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为临床放疗和As2O3联合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随着新的REAL/WHO恶性淋巴瘤病理分类的广泛应用和化疗的进展,放射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放射治疗仍然是大部分早期低度恶性/惰性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些疾病通过单纯放疗可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是早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原则。部分侵袭性淋巴瘤如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对化疗抗拒,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或根治性治疗手段,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通过放射治疗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