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3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97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270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622篇
内科学   1310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科学   1262篇
综合类   1647篇
预防医学   583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478篇
  20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28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8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我国,大约有300万的人患有癌症,而在癌症患者中有50%的病人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症状,30%的病人正承受着忍受的重度疼痛。[1]癌痛症状的持续存在已经从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严重影响到了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如何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  相似文献   
992.
PPARδ与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δ是新近发现与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转录因子,属PPAR家族。PPARδ存在多种配体。动物试验表明,激活PPARδ可以改善血脂谱及胰岛素敏感性。PPARδ通过调节脂代谢所需酶的表达来调控机体的脂代谢,并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PPARδ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也提示其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相关。PPARδ可能是调控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93.
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1型DM由于胰岛β细胞缺乏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进行胰岛β细胞或者干细胞移植,从而增加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达到治疗DM的目的.DM的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足的治疗,使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血管内支架为糖尿病足及其他周围血管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体表心电信号叠加技术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特别是室壁瘤伴非持续性室速(VT)患者中,可记录到晚电位(LP)。我们采用Fi-delity LP-3000晚电位仪对冠心病152例[AMI 26例、陈旧性MI 24例、伴室早(VPB)93例、VT 3例、心衰和病窦各3例]和心肌炎121例进行LP检查。此外还检查了19例晕厥待查患者。阳性标准为:(1)QRS宽度>120ms;(2)QRS终末<40μV,低振幅时限>38ms;(3)滤波QRS终末40ms的平均振幅(RMS)<20μV。 26例AMI中膈面梗塞9例,2例LP阳  相似文献   
995.
<正> 经静脉右室人工起搏,如电极导管位置确在右室而非冠状静脉窦,体表心电图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这和起源于一侧心室的过早搏动或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出现对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的规律类似。我们最近遇到2例经静脉埋置ⅤⅥ型起搏器行右室起搏的冠心病患者,起搏信号激发的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RBBB),X线胸片证实导管未穿透室壁亦非插入窦状静脉窦。右室起搏呈现RBBB图形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996.
各种病变引起的气道阻塞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窒息死亡.气道支架是解决各种气道阻塞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非隆突部位的阻塞常使用直形镍钛记忆合金气道支架,其疗效已得到公认,但对于气道隆突部位的病变,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学者尝试通过同时放置多个直形支架(2或3个)进行治疗,但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容易产生支架移位、感染、肉芽组织增生而影响疗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隆突病变的Y形气道支架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就Y形气道支架的种类、特点、临床适应证、置入技术、疗效及并发症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75岁以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连续323例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75岁患者79例为高龄组,<75岁患者2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支架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随访期内,两组心绞痛复发、硝酸酯类药物停用、再入院、心功能改善、再次血运重建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高龄组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5.7%vs.28.7%,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是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年轻患者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强化调脂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依据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胆固醇正常组(n=17)和胆固醇升高组(n=35),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强化调脂(40mg/d)治疗6月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肱指数(ABI)的改变。结果强化调脂治疗6月后,胆固醇正常组和胆固醇升高组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2.1±0.3)vs(1.6±0.3),(3.4±0.8)vs(2.3±0.5)mmol/L,P<0.01],胆固醇正常组及胆固醇升高组各动脉段的PWV均显著降低,P均<0.05。胆固醇升高组各动脉段的PWV也显著降低,P均<0.05。各动脉段之间PWV的降低程度相似。胆固醇升高组的PWV降低比胆固醇正常组更明显。调脂治疗后胆固醇正常组ABI显著升高[(1.1±0.2)vs(1.2±0.1),P<0.05],胆固醇升高组ABI也显著升高[(1.0±0.2)vs(1.2±0.2),P<0.01],其改善程度显著大于胆固醇正常组[(0.2±0.2)vs(0.1±0.1),P=0.02]。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积极的强化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大动脉弹性,逆转大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999.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临床急重症之一,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现对其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女性,6 7岁。因2d内晕厥数次伴四肢抽搐入院。入院后查血钾2 9mmol/L ;血镁0 5 8mmol/L ;随机血糖9 6mmol/L(补葡萄糖液时)。患者否认糖尿病史,故未对高血糖进行治疗。仅静脉补充氯化钾纠正低血钾。入院后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发作时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电击有效,但利多卡因、可达龙等抗心律失常药效果不佳。入院2d后虽然血钾恢复正常,但是仍反复发作Tdp。试用2 5 %硫酸镁注射液4 0ml +生理盐水2 5 0ml静滴,90ml/h滴速,Tdp终止发作。但补液速度减慢时,Tdp再次发作。住院过程中我们反复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确诊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