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以奥沙利铂(OXA)和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LV/5-FU)组成的FOLFOX 4方案进行系统化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国人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开放性、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采取Simon二阶段法。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已有远处转移的HCC患者,给予FOLFOX 4方案进行全身化疗,即OXA 85 mg.m-2,静滴,d 1;LV 200 mg.m-2,静滴2 h,d 1,d 2;5-FU 400 mg.m-2,静推,继以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 h,d 1,d 2;每2周重复;直至疾病进展或最多不超过6个周期。每2个周期(6周时间)按照RECIST标准(1.0版)评价客观疗效,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存期(OS),并动态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一般毒性,按照NCI-CTC 2.0版标准观察和判定;神经系统毒性,参照OXA专用神经病变分级标准评判。结果:4家肿瘤中心参加,共入组25例患者,其中22例可以评估疗效,结果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  相似文献   
62.
周小寒 《自我保健》2011,(10):57-57
全国三大肿瘤专业杂志之一的《肿瘤》杂志,曾在2011年第六期上同时刊登了两篇有关茶多酚抗癌研究的专业论文,均肯定了茶多酚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发生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本人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在拜读了这两篇论文之后。也结合我的专业知识,说说茶多酚与癌问题。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精华与精髓,是高效的抗氧化剂。说喝茶有益健康,主要就是指人体通过喝茶,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比较胃癌术后放疗中三维适形和调强两种不同方法产生的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受量等方面的区别。比较两种计划的优缺点,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5个胃癌术后放疗病人,勾画完靶区后,分别运用三维适形和调强制作计划,比较靶区适形度,均匀性,正常肝组织(Liver-PTV)的(V30,Mean),双肾(V5,V15,V20,Mean),脊髓的受量。结果:三维适形计划与调强计划相比,适形度,均匀性较差;正常肝组织的V30和平均剂量调强计划略优于三维适形;双肾的V15平均剂量两者没有明显差异,V20。调强略优于适形计划,小于V5,的低剂量体积调强计划要小于三维适形;脊髓受量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总体来说,胃癌术后的调强计划靶区适形度,均匀性优于三维适形计划,正常组织受量与三维适形相当或者略优于三维适形。所以调强计划可以替代三维适形计划作为胃癌术后放疗的主要计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150 mg/d米卡芬净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3例急性白血病合并IFI患者,以米卡芬净150 mg/d连续治疗14 d,在治疗第(7±2)天及第(14±2)天评估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133例急性白血病合并IFI患者中,116例完成了14 d的米卡芬净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IFI患者(14±2)d 临床疗效总体改善率为94.8%,真菌学疗效总体清除率为75.0%,其中对念珠菌的清除率为82.9%,对曲霉菌的清除率为66.7%,其他真菌的清除率为55.6%,两者均明显好于(7±2) d(83.6%,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0、34.416,均P<0.05).临床疗效与年龄、性别、IFI诊断、白血病类型及是否合并用药无关(X2=26.541,P<0.05).133例患者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主要为皮疹3例、腹泻1例,除1例因皮疹严重而停药外,其余均可耐受.结论 150 mg/d米卡芬净治疗14 d对急性白血病合并IFI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cafung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Methods A total of 133 IFI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received micafungin 150 mg once daily for 14 days.The clinical and mycological efficacies were evaluated on (7±2) days and(14±2) days of treatment.Meanwhile,the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The normally distributed data was compared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nonnormal distributed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Wilcoxon rank-sum test.Results Among 133 IFI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116 finished the 14-day micafungin treatment.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was 94.8% and the total mycological efficacy was 75.0% at (14±2) days of treatment.The fungus eliminate rates were 82.9%,66.7% and 55.6% against Monilia,Aspergillus and others,respectively.The clinical and mycological efficacies of (14±2)-day treatment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ose of (7±2)-day treatment(X2=6.060,34.416.both P<0.05).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not related with age,sex,IFI diagnose,types of leukemia and combinative drugs (X2=26.541,P<0.05).The incidence of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micafungin was 3%among 133 patients,which included skin rash in 3 eases, diarrhea in 1 case. Only one case was discontinued because of severe skin rash and micafungin was well tolerant in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micafungin 150 mg daily for 14 days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IFI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相似文献   
65.
皮下持续滴注吗啡治疗晚期癌痛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WHO统计,大约有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重度癌痛常使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下降[1].近几年来吗啡控释片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广大医师和癌症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吗啡控释片可引起恶心、呕吐及  相似文献   
66.
吴晴  杨明训 《癌症》1996,15(5):400-400
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吴晴1杨明训2周小寒1党宏3张莉雅4王剑云皮肌炎是有皮炎、肌炎及小血管炎的结缔组织病,以进行性、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和典型的皮肤损害为特征;多发性肌炎是相同的肌病,但无皮疹发生。自1950年以来,许多文献报告该病与各种恶性肿...  相似文献   
67.
胸苷磷酸化酶是一种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近年来,在促进肿瘤生长、预测肿瘤患者生存期及化疗效果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胸苷磷酸化酶通过增加肿瘤基质中的微血管密度,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患者的肿瘤切除标本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反相关.希罗达的广泛使用证实胸苷磷酸化酶能增加5-氟脲嘧啶类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证实尸解工作的重要性。 方法 死亡后24 h 内按尸解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26 例晚期肿瘤中有4 例纠正了临床主要诊断,3 例发现了第2 原发癌,多例解释了临床上无法解释或不能证实的各种情况。 结论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尸解工作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重度癌痛开放试验临床总结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对40例重度癌痛患者进行芬太尼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初始剂量为25μg/h或吗啡与芬太尼剂量折算表计算,贴膜每3日更换1次。其间根据疼痛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直到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结果:疼痛缓解率为100%,其中完全缓解42.5%,明显缓解57.5%。芬太尼个体剂量为25-50μg/h者占77.5%,少数患者需要更高剂量。该药毒性反应轻,偶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皮肤瘙痒等。结论:芬太尼治疗重度癌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0.
Zhang W  Zhao ZY  Wu Q  Cheng J  Xu N  Wu CP  Li J  Xu LG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88-790
目的评价改良的FOLFIRI(mFOLFIRI)方案用于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失败的8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FOLFIRI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天;甲酰四氢叶酸(LV)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5一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5-Fu2.4g/m^2,静脉滴注46h(泵);每14天重复。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中,部分缓解(PR)10例(12.5%),稳定(SD)51例(63.7%),疾病进展(PD)19例(23.8%)。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96d。83例患者可评价安全性。最常见的Ⅲ、Ⅳ度毒性是中性粒细胞减少(24.1%)、恶心、呕吐(8.4%)和延迟性腹泻(2.4%)。结论mFOLFIRI方案应用于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