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反映了细胞微结构的改变,因而其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2.
随着"精神肿瘤学"的建立和发展,神经功能显像技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在肿瘤相关性精神疾病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如利用18F-FDG PET脑代谢显像研究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发病机制等.目前,PET脑受体显像成为精神疾病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文章阐述PET在精神肿瘤学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153Sm-EDTMP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认癌症骨转移的380例患者,静脉给药153Sm-EDTMP0.8~1.0mCi/kg体重,然后从临床表现和骨扫描影像等方面,评价和分析其疗效.结果骨转移灶疼痛缓解总有效率67.5%.骨痛缓解时间2~24周,平均(5.8±3.4)周.生活质量(KPS评分)平均升高10%.治疗后骨转移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1),其代谢活性即ROI比值(T/NT)显著减低(P<0.001).治疗后WBC和PLT可有一过性下降.结论作为骨转移癌镇痛治疗剂,153Sm-EDTMP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甚至消退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甲状腺的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X线、CT、放射性核素显像和MRI ,本文主要就各种影像学价值作一讲述和比较。1 超声波检查甲状腺超声波主要利用B超对软组织器官的检查有独到之处。因甲状腺位置表浅 ,解剖结构与周围明显不同 ,特别适宜作超声波检查。正常的甲状腺声像图表现为中等回声 ,内有细小密集的光点 ,边界清晰 ,轮廓完整 ,包膜归整 ,左右各一叶 ,中间由峡部连接 ,可计算甲状腺的实际大小。2 X线CT检查正常甲状腺组织在两叶表现为环状软骨及下颈部气管外侧较为对称的高密度影 ,状似三角型 ,尖端向外 ,在甲状腺中下部 ,可识别出…  相似文献   
35.
某些核医学治疗项目或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殖领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对92例胃癌、36例胃良性病变(10例胃溃疡和26例胃炎)和92例正常人血浆VEGF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性与VEGF含量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GF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血浆VEGF含量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组呈非正态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和胃良性病变组都显著增高,但胃良性病变组增高幅度不及胃癌组;血浆VEGF含量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胃窦、胃体、幽门)、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分级无相关性,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以217.79 pg/mL为临界值,血浆VEGF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40.2%,特异性为93.7%,诊断准确率为69.9%.结论 血浆VEGF含量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性相关,检测血浆VEGF含量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7.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对99例术后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构建组织芯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测其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肠癌细胞表达VEGFR3与Duke's分期有关,Duke's C,D期结肠癌细胞表达VEGFR3较Duke's A,B期显著升高(P<0.01),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癌与癌旁组织表达差异显著(P<0.01).分化良好者与分化不良者表达差异显著(P<0.01).结论:结肠癌随病情加重,肿瘤细胞表达VEGFR3与诱发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系统分析紫杉醇耐药MMTV-PyMT乳腺癌小鼠组织蛋白差异谱,筛选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组织蛋白标志物。方法:取8只雌性MMTV-PyMT转基因小鼠,10周龄时给予紫杉醇(10 mg/kg)治疗,每周给药2次,给药4周后处死。测量肿瘤体积,分别取肿瘤体积较小和较大的4只小鼠作为紫杉醇药物敏感组和非敏感组(耐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两组肿瘤中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两组肿瘤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MALDI-TOF-MS系统对两组组织中的蛋白或多肽表达谱进行检测,运用ClinProTool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12个差异分子峰,建立诊断预测模型。结果:相对于紫杉醇敏感乳腺癌组织,紫杉醇耐药组乳腺癌组织细胞增殖数目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耐药组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肿瘤细胞无明显损伤。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组织,共筛选出12个差异明显的分子峰值,其中耐药组有9个上调,有3个下调,筛选出5个差异最大的分子峰建立紫杉醇耐药预测模型。结论:应用MALDI-TOF-MS系统可检测乳腺癌紫杉醇敏感组与耐药组肿瘤组织蛋白差异,筛选的差异组织蛋白可能成为诊断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水平集方法,能对Micro-CT鼠脑图像进行有效分割的自动化方法。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并结合阈值分割和形态学方法自动设置水平集三维初始表面轮廓;其次使用梯度矢量流增强水平集在窄细等复杂结构处的演化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判断演化表面轮廓附近平均带宽能量是否达到最大化来设定停止条件;最终自动化获得准确分割的结果。采用基于区域法的评价方法,计算两个对应区域的重叠比例来验证该方法的改善效果。结果利用以上方法分别对3例大鼠图像和3例小鼠图像进行测试,以重叠比例来衡量准确率分别在88.3%和87.4%,与已有的经典方法相比,平均准确度分别提高了33%和6.7%。平均处理时间分别为8min和4min。结论本方法被证明能有效应用于Micro-CT图像中鼠脑组织的分割和提取,在准确性和便捷性上都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40.
将3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之~(201)铊心肌显象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比。~(201)铊显象之敏感性为81.8%,特异性58.3%。6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前后作~(201)铊显象,5例术后改善,1例造影阴性~(201)铊阳性者在心肌活检后诊断为心肌炎。~(201)铊显象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部位、程度、支数有关。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低,狭窄严重者阳性率高,受累支数多者阳性率反低,4例造影异常而~(201)铊正常者均系3支病变。1例3支病变者旁路术前~(201)铊阴性,术后反呈阳性,提示缺损还为局部心肌供血比例不平衡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