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1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982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270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497篇
内科学   998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科学   860篇
综合类   1073篇
预防医学   719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698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18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2年,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缓解疼痛,增强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ICC的异质性可能与ICC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病因学入手,按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肥胖、寄生虫、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危险因素,对IC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组织病理特征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ICC异质性的系统性理解,为后续ICC个体化、精细化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同期处理左心耳的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方法纳入2013~2018年,84例OPCABG LVEF降低(<50%)的高龄(年龄≥70岁)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男54例、女30例,年龄70~82岁。将患者分为左心耳闭合组(n=56)和左心耳未闭合组(n=28),左心耳闭合组术后前3个月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3个月后改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左心耳未闭合组术后长期予以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栓”。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心耳闭合组应用切割闭合器闭合左心耳44例,应用心耳夹闭合左心耳12例;左心耳闭合时间3~8 min,全组无桥血管及吻合口损伤现象。术后早期死亡2例(2.4%)。术后住院时间6~18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出院前复查心脏功能显示两组患者术后L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无脑卒中及重要脏器出血表现。82例出院患者随访1年时,两组均无脑梗死发生,但左心耳闭合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左心耳未闭合组(3.6%vs.18.5%,P=0.036)。结论LVEF降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在OPCABG中同期闭合左心耳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正确合理的手术技巧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26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就诊的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126例患者。依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组(79例)与开放组(47例)。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用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12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未见重要组织器官损伤,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4.87±3.47)ml、下床活动时间为(21.97±6.18)h、住院时间为(4.51±1.21)d,均低于开放组(21.11±5.48)ml、(26.81±7.32)h及(5.81±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1,3.987,5.149;P<0.05);术后6 h、24 h、1周、1个月、3个月,腔镜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2,7.561,11.236,10.231,2.654;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治疗同侧复发性腹股沟疝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6.
王杨  陆骅 《骨科》2021,12(1):87-91
锁定钢板作为内固定的一种选择,在骨干及邻近干骺端的骨折中较为常用。由于不同部位解剖特点不同,同时骨折形态多样,因此在治疗时使用锁定钢板后出现内固定失败及相关并发症的案例并不少见,包括骨不连、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感染等。已有部分研究表明锁定钢板的工作长度与螺钉配置对于内固定的刚度有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以往文章中对于不同类型外力作用下钢板工作长度和螺钉配置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内固定排布方式及力学特性,以提供较好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7.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1],脊柱融合[2]、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3]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  相似文献   
68.
串联质谱技术在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诊断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方法对象为2941例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和常规生化结果,进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结果诊断了14例脂肪酸氧化代谢病(0.5%),其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7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可对部分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串联质谱技术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一次试验可检测数十种物质的优点。本文通过对近4年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美国CDC每年提供4批酰基肉碱质控干血滤纸片,酰基肉碱检测方法为取直径为3mm的质控干血滤纸片放入96孔聚丙烯板,经含酰基肉碱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分析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及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169个实验室的均值)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本实验室每次质控结果所有酰基肉碱均在美国CDC检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且每一批结果的临床评价与美国CDC质控临床评价完全一致。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与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比较,无显著差异,丙酰基肉碱差异显著(Z=-2.638,P〈0.005),戊二酰基肉碱差异亦显著(Z=-2.482,P〈0.005)。结论:本实验室酰基肉碱质控结果,达到美国CDC的质控要求,丙酰基肉碱检测值偏高,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增高,而戊二酰基肉碱检测值偏低,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70.
李志超  黄方  郝思国 《安徽医学》2023,44(4):363-36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是随着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的出现,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出现,包括单克隆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这类疾病有望成为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种慢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