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5例。A组:NVB25~30mg/m^2d1、8静脉滴注,DDP80mg/m^2d1静脉筋注;B组:NVB5—10mh/m^2静脉注射,继以30mg/m^2维持静脉滴注120h,DDP20mg/m^2d1~5。两组均以28天为一周期,连续2~4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PR CR)50.0%(12/24);B组有效率(PR CR)47.6%(10/2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及静脉炎。认为去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个最常见原因。治疗的不彻底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如能及早治疗或提高早期肝癌即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SHCC)的诊断率,其预后将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15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影像学确诊为胰腺癌,全组病例均采用泽菲联合恩度治疗:泽菲1000mg/m^2,静滴30分钟,每周1次,连用2周;恩度7.5mg/m^2,一般为15ra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每3周重复。结果:15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患者14例,无CR病例,PR1例,SD4例,PD9例,疾病控制率35.7%(5/14)。临床受益反应率40.0%(6/1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以及心电图异常。结论:泽菲联合恩度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物。它通过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与微管稳定的作用,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主要毒副作用除与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等外,早期影响其应用的最大问题是过敏性休克。2005年1月-2007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3例患者在首次使用紫杉醇静滴化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现就其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预后因素,指导临床个体规范化的治疗。方法: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以及COX回归模型分析57例Ⅳ期初治NSCLC患者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以及治疗前血浆中CEA和Cyfra21-1的水平等以及治疗相关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筛选Ⅳ期NSCL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KPS评分、治疗前血浆Cyfra21-1水平以及化疗与否、化疗周期数与Ⅳ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Cyfra21-1、KPS评分、化疗周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浆中Cyfra21-1的水平,KPS评分以及化疗周期数为Ⅳ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无化疗禁忌症的Ⅳ期NSCLC患者积极规范合理的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在同期放化疗期间实施全方位的护理,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使其能顺利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方法 对2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同期放化疗期间,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及人工肛门的护理.结果 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其中照射野皮肤反应25例;消化道反应25例;骨髓抑制20例;神经毒性反应7例;静脉炎反应2例.25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结论 同期放化疗期间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措施,将患者的不适降到最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46例肺癌患者用IVP方案治疗至少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60.87%(28/46),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为40%(12/30),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达100%(16/16)。皆无出现4级毒副反应。认为IVP方案可作为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28例。单药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联合治疗组给予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顺铂75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34例,进展(PD)16例,有效率(RR)为3.85%(2/52),疾病控制率(DCR)为69.23%(36/5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化疗进行。单药治疗组好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脂多糖(LPS) 刺激MCF-7细胞株,RT-PCR?Real-time PCR?FCS 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TLR4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RT-PCR 和 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并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其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4信号传导通路下游蛋白MyD88的表达;CB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炎性细胞因子;划痕实验检测癌细胞的生物学侵袭力?结果:实验表明,LPS刺激MCF-7细胞株能明显上调TLR4 mRNA和蛋白表达(P < 0.05)?MTT结果显示,LPS对癌细胞增殖没有影响?LPS激活TLR4后,MMP-2?MMP-9和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 (P < 0.05)?划痕实验表明,LPS能显著增强MCF-7细胞株的划痕愈合能力?此外,LPS能诱导TLR4信号通路下游MyD88蛋白表达的显著上调(P < 0.05),IL-6的分泌增多(P < 0.05)?结论:LPS能明显增强MCF-7细胞株TLR4的表达,增强癌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同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差异.方法 7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区域复发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_T 46~50 Gy分23~25次,后缩野至肿瘤区继续推量至D_T 64~66 Gy分32~33次.前者同期接受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350 mg/m~2第1~5天,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第1~5天,每4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后者接受卡培他滨165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 中位随访19个月.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22个月、68%、21%和58%、18个月、63%、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2;u=17.71,P=0.077;χ~2=0.97,P=0.326).两组患者均无3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其中卡培他滨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和周围神经系统一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奥沙利铂组,分别为39.5%:77.7%(z=-3.97,P=0.000)、47.4%:88.9%(z=-4.78,P=0.000)、68.4%:97.2%(z=-3.17,P=0.000)和5.3%:66.7%(z=-6.56,P=0.000).结论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依从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