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含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并靶向转染至肺癌A549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探讨hTERT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介导放射性碘治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AdEasy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同时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Ad-CMV.hNIS作为阳性对照,不含hNIS的重组腺病毒Ad-CMV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验证hTERT在转染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摄碘实验检测表达的hNIS蛋白功能,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评价131I对转染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Ad-CMV-hNIS及Ad-CMV,并经PCR验证正确.RT-PCR证实hNIS cDNA能从Ad-hTERT-hNIS转染的细胞中扩增出来.Ad-hTERT-hNIS和Ad-CMV-hNIS转染的肺癌A549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组Ad-CMV转染的细胞分别提高了23和31倍,且摄碘能力可以被NaClO4抑制.Ad-hTERT-hNIS和Ad-CMV-hNIS转染的肺癌A549细胞均可被131I杀死,2组细胞成活率分别为(31.2±1.45)%和(23.6±4.08)%,而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病毒组分别为(89.0 ±2.99)%和(91.2 ±4.63)%.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转染肿瘤细胞后,应用131I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基因靶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结果、血清PSA和ALP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水平和ALP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0.3%(26/37),最多见的转移部位为脊柱和骨盆。治疗前18例骨转移患者血清PSA值均>20 ng/ml,与骨转移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治疗后患者,血清PSA以4 ng/ml作为界值时骨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以0.4 ng/ml作为界值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772和0.923;治疗后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885和0.769。相关分析显示,ALP值与骨转移等级之间有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0.752,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PSA水平与骨转移等级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1;r=0.515,P<0.05)。结论核素骨显像仍然是目前诊断前列癌骨转移的主要方法;初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当PSA≥20 ng/ml时,应常规进行骨显像的检查,对治疗后的患者,一旦发现PSA≥0.4 ng/ml,应行骨显像检查;治疗前ALP对骨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PSA,其升高的程度与骨转移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尿介入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术前接受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动态采集20min后静脉注射速尿并继续采集20mi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半排时间(T1/2)。结果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加重,患肾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加剧,半排时间延长,同时对利尿试验的反应明显减弱直至无反应。19例轻、中度肾积水和7例重度肾积水患儿接受了肾盂成形术治疗,术后患肾功能明显好转。4例对利尿试验无反应的重度肾积水患儿实施了患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见肾实质成分萎缩。结论利尿肾动态显像对于肾积水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99Tcm-EC-MN在鼻咽癌体外及体内模型中生物学分布的研究,探讨99Tcm-EC-MN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99TcmO4标记EC-MN,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99Tcm-EC-MN分别加入正常条件和乏氧条件下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内,在不同时间段检测99Tcm-EC-MN在细胞内的分布差别.建立鼻咽癌裸鼠肿瘤模型,自荷瘤鼠尾静脉注入99Tcm-EC-MN 3.7 MBq(0.1 ml)后0.5、1、2、4、6和8 h分别进行平面显像,观察99Tcm-EC-MN的体内分布情况.在各时相分别处死荷瘤裸鼠,取各脏器组织标本、称重并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各标本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对分离出的瘤体,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条件和乏氧条件下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对99Tcm-EC-MN的吸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荷瘤裸鼠的肿瘤均呈阳性显像,静脉注射后0.5 h肿瘤灶即显影,4 h时显影最清晰.肿瘤/肌肉比值1、2、4 h分别达2.24倍、4.75倍、6.41倍.99Tcm-EC-MN在正常组织中清除快,主要经泌尿系统及肠道排出.免疫组化结果和放射性计数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9,P<0.01).结论 99Tcm-EC-MN作为一种乏氧显像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31I标记B细胞淋巴瘤Fab抗体(131I-Fab抗体)在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效果.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的B细胞淋巴瘤Fab抗体的免疫活性.以Iodogen法对Fab抗体和CD20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照)进行131I标记.标记物经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后2,4,8和24 h分别进行显像,并测定荷瘤裸鼠体内主要组织的放射性分布.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Fab抗体和131I-Fab抗体均能与Raji细胞膜抗原结合,结合率>87%.显像结果显示131I-Fab抗体在注入荷瘤裸鼠体内8 h即可使肿瘤清晰显影,24 h基本被清除.131I-CD20单抗注入后24 h肿瘤可见放射性浓聚.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在2,4和8 h 131I-Fab抗体组肿瘤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1.37±0.28),(1.84±0.13)和(2.21±0.15)%ID/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3±0.06),(0.62±0.08)和(1.46±0.24)%ID/g;F=52.22,278.42和29.00,P均<0.05],24 h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4±0.07)和(3.56±0.66)%ID/g;F=89.7,P<0.05].2,4,8,24 h 131I-Fab抗体组肿瘤/非肿瘤组织放射性(T/NT)比值分别为(0.22±0.03)~(5.44±0.31),(0.43±0.11)~(21.01±3.97),(1.09±0.07)~(20.28±2.77),(1.12±0.02)~(10.29±1.78);而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0.04±0.01)~(3.10±0.29),(0.11±0.05)~(7.99±1.81),(0.48±0.06)~(23.55±1.69),(2.32±0.34)~(33.23±6.83).结论 131I-Fab抗体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活体定位准确高效、显像早和清除快速等优点, 对临床放射免疫显像诊断B细胞淋巴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心脏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对20例心脏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标本,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发现,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期间以及术后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明显降低: T3及T4在转流至最低体温时达到最低, 术后5天水平仍明显低于术前; 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对甲状腺功能有严重影响, 使患者处于低T3综合征状态, 而低T3综合征对术后心功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rdRN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利用SPECT对297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99mTc-MAA rdRNV检查。检查:rdRNV诊断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度分别为97.1%、87.5%,特异性分别为95.0%、89.3%。结论:rdRNV简便、无创、短期内可重复进行,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PCOS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睾酮水平分为Ⅰ组(增高组)和Ⅱ组(正常组);同期选择月经周期规律、B超或尿黄体生成素监测有正常排卵的育龄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空腹胰岛素(FIN)浓度,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BG)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生殖激素、FIN及IRI、ISI的值。结果研究组的T、LH/FSH与I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增高组(Ⅰ组)的T值与IRI值成明显正相关关系(r=0.892,P〈0.01);IR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LH/FSH的阳性率,且与后两者联合检测PCOS的阳性率显著提高。结论 IRI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预后因素,指导临床个体规范化的治疗。方法: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以及COX回归模型分析57例Ⅳ期初治NSCLC患者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以及治疗前血浆中CEA和Cyfra21-1的水平等以及治疗相关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筛选Ⅳ期NSCL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KPS评分、治疗前血浆Cyfra21-1水平以及化疗与否、化疗周期数与Ⅳ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Cyfra21-1、KPS评分、化疗周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浆中Cyfra21-1的水平,KPS评分以及化疗周期数为Ⅳ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无化疗禁忌症的Ⅳ期NSCLC患者积极规范合理的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