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2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9-1192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获得延长,但是HCC骨转移发生率则显著升高,HCC骨转移的筛查与诊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与难点问题。明确HCC骨转移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临床肿瘤筛查及诊疗手段的提高,血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骨转移的主要致病机制,骨微环境使得HCC骨转移持续发生。明确HCC骨转移的预后因素有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但目前尚未就HC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达成共识。本文就HCC骨转移分子病理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剂量组学在预测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应用潜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根治性放疗的31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剂量文件、定位及随访CT图像,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学随访资料对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提取全肺的剂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应用1000次自助抽样法(bootstrap)的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嵌套逻辑回归(LASSO‐LR)及1000次bootstrap的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向后法筛选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的剂量组学特征,随机按照7∶3划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应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 共提取120个剂量组学特征,经LASSO‐LR降维筛选得到12个特征进入“特征池”,再经过AIC向后法筛选,最终筛选出6个剂量组学特征进行模型构建,训练集AUC为0.77(95%CI为0.65~0.87),独立验证集AUC为0.72(95%CI为0.64~0.81)。结论 利用剂量组学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潜力,但仍需继续纳入多中心数据及前瞻性数据进一步挖掘剂量组学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来替尼治疗ALK融合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的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38.2%)患者接受阿来替尼单药一线治疗。男性7例(53.8%),女性6例(46.2%),中位年龄51(35~72)岁。应用Kaplan-Meier分析其生存情况。  结果  阿来替尼治疗ALK基因融合重排肺癌脑转移瘤,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24.5个月。药物不良反应较轻。  结论  在颅内可测量病灶得到局部治疗的基础上,阿来替尼作为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同步放化疗是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国际推荐根治性放疗剂量为50.0~50.4Gy,但中国食管癌与西方国家在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大有不同,行根治性放疗剂量仍倾向于60Gy。增加放疗剂量能否带来生存获益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认为高剂量放疗可提高局控率、改善生存,但也有研究认为提高剂量未能带来生存获益,且可增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因此,本文就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剂量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并通过放化疗后疗效评估对放疗剂量做出适当调整,以期达个体化放疗。  相似文献   
6.
樊紫瑜  房煊  张晟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0):3806-3813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组织学类型多样。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是第二大常见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亚型(占5%~15%),近三十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升高。E-钙黏蛋白表达缺失是乳腺ILC最主要的分子特征,可导致细胞间缺乏黏附性、肿瘤呈特殊弥漫性浸润生长,这给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带来了一定挑战。尽管多数乳腺ILC患者激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但也存在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此外,近年研究证实乳腺ILC患者预后并非如既往研究报道的那样良好,仅基于肿瘤分期及分子分型的治疗原则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乳腺ILC,可能有必要将其作为独立的临床实体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ILC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分子特征、诊断、治疗、预后、未来治疗方向等,以供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并优化乳腺ILC的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标本中淋巴结精细分拣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7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按照手术切除标本中淋巴结分拣方式分为精细淋巴结分拣组和区域淋巴结分拣组,分析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淋巴结送检数目明显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在T分期、N分期以及TNM分期相同的情况下,精细淋巴结分拣组送检淋巴结数目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也显著多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P < 0.001)。此外,两组患者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细淋巴结分拣组r=0.181,P=0.023;区域淋巴结分拣组r= 0.227,P < 0.001),且精细淋巴结分拣组患者的送检淋巴结数目与转移淋巴结数目之间相关性弱于区域淋巴结分拣组患者。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精细淋巴结分拣可以提高送检淋巴结数目,提供精确的术后淋巴结分期,减少分期迁移,可以在临床上规范性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实性肺结节CT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T750 HD CT分别在不同管电压及不同管电流下对胸部肺结节人体仿真模型进行扫描,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测量并计算图像中结节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分析辐射剂量、噪声与管电压管电流变化的规律,将所有扫描数据通过影像组学分析软件对实性结节的全部特征进行提取,使用R语言统计学软件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主成分中对图像质量贡献较大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确定的重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不同管电压下特征参数的差异,再进一步通过事后检验对不同管电压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找出组间差异。结果辐射剂量在研究的范围内随管电压、管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肺结节的SNR和CNR总体变化趋势虽然与管电压及管电流的变化呈线性关系,但在低剂量下没有明确的变化趋势阈值存在,无法准确评价低辐射下图像质量。影像组学提取的所有特征参数中均质性、体素值总和及Haralick相关性是3个主要成分,其方差累计的贡献率为89.2%,且特征值均>1。特征参数均质性曲线显示出其变化趋势与管电压及管电流变化成相关性,且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均质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管电压140及120 kVp时,两组间的均质性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而在其他管电压间均质性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管电压在100 kVp、管电流≥60 mA时或管电压在80 kVp、管电流≥90 mA时,均质性无明显变化,可以得到满意的图像质量。结论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定量化地评价和控制低辐射剂量下实性肺结节CT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肖笛  赵天锁  俞鸣 《天津医药》2019,47(3):225-229
目的 观察乏氧和低糖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中上皮特异性ETS转录因子3(ESE3)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9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和16例邻近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组织和邻近正常胰腺组织中ESE3的表达水平,探究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间的关系;进一步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ESE3的mRNA 表达水平与147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构建胰腺癌细胞PANC-1过表达ESE3稳定转染细胞系并验证;Transwell法探究过表达ESE3的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乏氧和低糖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E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ESE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ESE3的低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DFS)缩短密切相关(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ESE3表达高低与肿瘤转移相关(P<0.05);在乏氧和低糖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增强,ESE3的表达降低,HIF-1α与GRP78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在乏氧和低糖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中ESE3的表达降低,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