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0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宏亮  闵巍  郑磊  詹铭  郝莉鹏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194-1197
目的 建立测定尿液中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方法 尿液经酶解后,Oasis PRiME HLB(200 mg,6 ml)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 μm),0.01 mol/L乙酸铵的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 阿莫西林和头孢曲松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 ng/ml,其余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5~1 000 n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阿莫西林和头孢曲松的定量限为10 ng/ml,其余的方法定量下限为5 ng/ml,检出限为0.5~2.9 n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9.8%~97.9%,相对标准偏差为2.1%~11.9%。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性,适用于尿中痕量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涤痰化瘀汤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作用、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3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服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加服补肾涤痰化瘀汤。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压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降低血脂、血浆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补肾涤痰化瘀汤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最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背景 目前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76%,已成为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措施,全科医生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甲状腺疾病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期推进甲状腺疾病分级诊疗。方法 于2017-12-20至2018-01-10,依据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城乡划分,即城镇地区、城郊结合地区、郊区,使用计算机在各区随机整群抽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甲状腺结节术前及术后管理、DTC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管理及全科医生甲状腺疾病管理能力自我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3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4%。在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方法的了解情况评估中,对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及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TSH,甲状腺球蛋白的了解程度,不同职称和学历全科医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血清降钙素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及术后管理的了解情况评估中,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随访时间、细针穿刺抽吸活检适应证和术后TSH抑制治疗、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随访时间、131I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科医生对DTC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情况评估中,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术后首选L-T4口服制剂、L-T4服用方法、L-T4剂量调整、TSH水平监测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全科医生对L-T4剂量调整、心脏监测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方法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9.1±6.9)分、对甲状腺结节术前与术后管理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4.0±7.2)分和对DTC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情况得分为(13.7±8.4)分,不同学历、职称全科医生对这3部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得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职称、学历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疾病管理能力自我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及DTC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欠缺,尤其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转诊随访及术后治疗管理、DTC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和管理的了解,且自我评估对甲状腺疾病的管理能力缺乏信心,需要加强学习和临床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为主的温阳益气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两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优于对照组的78%(P<0.05)。两组治疗后SV、CO、CI、LVEF、LVEDD、BN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梅毒的筛查率,确保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ELISA联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2 686例监测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联合检测的血清学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甄别其生物学假阳性;再从2 397份两种方法均为阴性的样本中,随机抽取1 000份进行TPPA检测,甄别其生物学假阴性。结果 ELISA法相对于TPPA法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98.4%,两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法联合应用后的敏感性接近100%,特异性为98.3%。结论 ELISA与TRUST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性接近100%,表明其可用于梅毒筛查;另一方面,两者联合运用的特异性为98.3%,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表明其阳性样本(两法均为阳性的样本除外)还需应用TPPA方法进行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Aeromonas has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as an emerging human pathogen. Aeromonas-associated diarrhea is a phenomenon occurring worldwid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genetic diversity,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pathogenicity of Aeromonas strains isolated from food products in Shanghai.MethodsAeromonas isolates (n = 79) collected from f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concatenated gyrB-cpn60 sequencing.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these isolates was determined using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Pathogenicity was assessed using β-hemolytic, extracellular protease, virulence gene detection, C. elegans liquid toxicity (LT), and cytotoxicity assays.ResultsEight different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79 isolates. The most prevalent Aeromonas species were A. veronii [62 (78.5%)], A. caviae [6 (7.6%)], A. dhakensis [3 (3.8%)], and A. salmonicida [3 (3.8%)]. The Aeromonas isolates were divided into 73 sequence types (STs), of which 65 were novel. The isolates were hemolytic (45.6%) and protease-positive (81.0%). The most prevalent virulence genes were act (73.4%), fla (69.6%), aexT (36.7%), and ascV (30.4%). The results of C. elegans LT and cytotoxicity assays revealed that A. dhakensis and A. hydrophila were more virulent than A. veronii, A. caviae, and A. bivalvium.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tetE, blaTEM, tetA, qnrS, aac(6)-Ib, mcr-1, and mcr-3] were detected in the isolates. The multidrug-resistance rate of the Aeromonas isolates was 11.4%, and 93.7% of the Aeromonas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cefazolin.ConclusionThe taxonomy,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pathogenicity of different Aeromonas species varied. The Aeromonas isolates A. dhakensis and A. hydrophila were highly pathogenic, indicating that food-derived Aeromonas isolates are potential risks for public health and food safety. The monitoring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will result in bett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control diarrhea illness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幼托儿童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幼托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托6家医院,按照1∶5~1∶20不等的抽样间距,采集儿童腹泻初诊病例粪便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开展细菌和病毒检测分析。结果 381例粪便标本中,细菌和病毒阳性检出率60.89%,民办幼儿园病例阳性检出率高于公办幼儿园(χ2=6.53,P<0.05)。单纯细菌阳性检出率10.24%,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单纯病毒阳性检出率33.33%,主要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17.59%,主要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单纯细菌感染夏季高,单纯病毒感染冬春季高(χ2=34.00,P<0.05)。单纯病毒和细菌感染病例中,出现呕吐症状的构成比分别为42.06%和17.95%,病毒组高于细菌组(χ2=7.48,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中细菌和病毒季节高峰明显,民办幼托机构儿童感染较重,应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人群开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背景 我国居民精神障碍死亡相关流行病学分析较少,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健康信息化较为完善,能够为深层次分析居民更小分类的疾病特征和死亡原因提供数据支撑,且分析上海市女性精神障碍死亡情况及趋势有助于了解当地女性精神障碍疾病负担。 目的 分析2005—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居民精神障碍死亡情况及其趋势。 方法 整理2005—2021年浦东新区全人口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当地女性居民精神障碍死亡情况,并采用Joinpo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 2005—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精神障碍死亡1 165例,占同期总死亡人数的0.32%,粗死亡率为4.8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5/10万。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精神障碍粗死亡率2005—2012年呈下降趋势(APC=-13.05%,P=0.002),2012—2021年呈上升趋势(APC=7.66%,P=0.012);标化死亡率2005—2012年呈下降趋势(APC=-16.79%,P<0.001),2005—2021年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4.93%,P=0.009);减寿率2005—2012年呈下降趋势(APC=-13.79%,P<0.001),2012—2021年呈上升趋势(APC=6.93%,P=0.011)。2005—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精神障碍死亡年龄为50.8~105.8岁,死亡年龄分布以≥80岁为主(79.48%),且≥80岁女性精神障碍死亡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0.98%,P=0.027);70~79岁女性精神障碍死亡比例为16.57%,其死亡比例(AAPC=-5.13%,P=0.026)、粗死亡率(AAPC=-7.20%,P=0.003)和减寿率(AAPC=-6.89%,P=0.005)整体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2005—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精神障碍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高龄(≥80岁)女性精神障碍死亡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高龄女性居民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值得当地重点关注,促进高龄女性精神健康有益于提高当地女性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法监测手卫生效果指标。方法 6家医疗机构在岗工作的医务人员812名,经过六步洗手法,采用ATP仪器检测。100名医务人员在工作1小时以上未洗手情况下,随机分为洗手组和非洗手组,分别采用ATP仪器检测。结果 812个"手卫生"样本,采用ATP仪器测定结果 RLU范围为11 466,中位数是20,算术均数为59。P95=238,P90=146。分布不呈正态分布。男性高于女性,手的大小有差别。采用238 RLU作为手卫生参考值,其敏感度0.86;特异度0.92;准确度0.89。结论以238RLU作为ATP生物荧光法监测手卫生效果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