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量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尾静脉移植对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从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中分离出hAMSCs,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构建上调和下调TGF-β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并转染纯化的hAMSCs,构建出稳定的上调或下调TGF-β表达的hAMSCs。分离并剪去C57BL/6小鼠的部分坐骨神经,将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分离剪取并移植至小鼠的坐骨神经缺损处,构建出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或相应的hAMSCs重悬液进行移植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DigGait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时,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5.820±0.286)明显高于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33.413±0.920)和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30.755±0.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TGF-β的hAMSCs尾静脉移植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其可能成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水飞蓟素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水飞蓟素对脑匀浆液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量。结果:水飞蓟素在显降低缺血大鼠脑组织中NO、NOS含量的同时,明显缩小了梗死面积。结论:水飞蓟素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脑缺血损伤有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6例,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二部分骨折术后优良率为76.9%,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三部分骨折术后优良率为66.7%,肱骨头坏死率16.7%。结论 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骨折应尽量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选择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4.
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方法。资料与方法将头部DWI序列的参数修正后用于肝脏成像,并以此序列对机器校准纯水水模对32名正常人行b值为0~1000s/mm2的DWI,测量纯水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正常人肝脏信号强度的ADC值。结果纯水ADC值约为2.30×10-3mm2/s。对于正常人,随b值增大肝脏信号强度与ADC值降低,存在负相关性(信号强度与ADC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903,P=0.00;r=-0.795,P=0.00);b值为50~250s/mm2时得到的ADC值与变异程度均偏大;b值为300~1000s/mm2,ADC值变得稳定,变异性减小;但b值为1000s/mm2时,肝脏信号强度减低,解剖结构显示不清。结论本研究所用的肝脏DWI方法能准确反映水分子的扩散状态,用b值300~800s/mm2范围,能得到清晰的DWI图像与稳定的ADC值。  相似文献   
5.
高敏受者肾移植术前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敏受者肾移植术前行血浆置换 (PE)的效果。方法 :12例高敏受者在肾移植术前进行PE治疗 ,37例高敏受者未行PE治疗 ,观察两组肾移植病人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E组置换前PRA值71.0 %± 19.1% ,置换后 34.3%± 17.9%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发生超排 2例 ,急性排斥 2例 ;未行PE组发生超排 2例 ,急性排斥 8例 ,两组间超排和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E对预防超排和降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均无明显作用。PE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为PRA大于 80 %的受者 ,能快速降低PRA值 ,有助于HLA抗体特异性分析和HLA配型。  相似文献   
6.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分型和临床特征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包括:(1)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2)临床以间质型,尤其是以脑卒中起病常见,症状元特异性;(3)血清学检查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特异性较高;(4)脑脊液检查表现为压力增高(42.9%)、蛋白增高(81.2%)及细胞数增高(56.3%);(5)头颅CT、MRI表现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脑梗死不同,为多发、散在病灶。结论:神经梅毒早期误诊率高,临床表现与分型密切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术中护理要点。方法6例经右侧锁骨上外侧1/3处行长2.5cm的小切口进入,分离皮下致颈阔肌后纵形切开颈白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腺肌,暴露甲状腺,建立置镜通道,在内镜引导下用超声刀分别离断甲状腺下,上极血管,超声刀切割甲状腺,缝合创面,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管,皮内缝合手术切口,完成手术。结果刀口隐蔽完美,颈部无暴露的切口,手术术野清晰,出血减少,手术中副损伤减少。结论术前访视,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及观察对于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或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置入COOK球囊型子宫支架,对照组术后置入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的中度、重度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子宫球囊支架能够减轻术后出血症状,有效预防粘连复发,效果优于置入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9.
“三公经费”是我国事业单位经费中一项主要组成部分,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管理也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医院的“三公管理”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该文先就目前三公经费现状与不足三公经费问题成因分析进行简单概述,再对加强医院三公经费管理的对策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IVF-ET周期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本研究50例患者中10例(20.0%)无明显症状,16例(32.0%)表现阴道流血,13例(26.0%)出现下腹痛或腹胀,11例(22.0%)出现阴道流血伴下腹痛或腹胀。(2)治疗探查发现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4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峡部妊娠4例。(3)50例患者均通过阴道超声初步诊断,异位妊娠超声表现包括1例妊娠囊、5例卵黄囊、6例胚芽、16例心管搏动、22例附件区混合性包块。(4)39例腹腔镜手术中31例宫内妊娠存活,随访妊娠结局为2例早产,24例足月活产,5例继续妊娠;8例终止妊娠(7例流产、1例畸形引产)。7例开腹手术中3例宫内妊娠足月活产,4例流产。4例介入治疗后宫内妊娠1例早产、2例足月活产、1例流产。治疗后宫内妊娠总存活率为74.0%(37/50)。随访足月及早产婴儿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先天畸形。(5)比较不同输卵管部位(间质部组、壶腹部组、峡部组)异位妊娠治疗后的宫内妊娠结局,3组间宫内妊娠存活率、早产率、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除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外,将剩余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n=12)与宫内妊娠存活组(n=37),分析两组妊娠结局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超声表现、治疗时孕周与妊娠结局有统计学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盆腔病变史、输卵管手术史、移植胚胎类型、临床症状、宫外包块平均直径、异位妊娠部位及治疗方式并不显著影响妊娠结局(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孕早期尽早检查可以排除合并的异位妊娠对宫内妊娠的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