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改变调强计划中各射野的角度,探究调强计划对射野角度的敏感性,为调强计划设计角度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择首治鼻咽癌患者三例做调强放疗计划。每例计划均由有多年经验的物理师来做。之后分别在做好的计划基础上,只对射野的角度作调整其他参数的设置保持不变,射野角度做10°大小的改变。经逆向优化、剂量计算后用等剂量曲线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治疗计划,并分别记录每次改变角度后靶区剂量和靶区周围重要器官的受量,评价参数包括:PTV靶区的D5%、D95%、平均剂量(mean dose)、适形度(TVR)、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和靶区周围重要器官的受量等。结果:在这些评价参数中仅鼻咽癌病例3的PTV靶区的D95%(P=0.01)和鼻咽癌病例2脊髓最大受量(P=0.01)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评价参数均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不同射野角度组合的调强计划中,评价数据大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变射野角度,调强计划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总的来说变化不明显,即调强计划对射野角度小范围(10°以内)改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在儿童多发伤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在救治以多发骨折为特征的儿童严重多发伤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6年6月,对27例严重多发伤儿童均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快速止血、控制污染、骨折临时外固定-ICU复苏-二期确定性修复术)救治。结果20例成功救活,经6个月~1.5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2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5例出现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还在进一步治疗中,6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地判断伤情,快速有效地止血、控制污染,合理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稳定、制动减少继发性损伤,是提高儿童严重多发伤生存率的关键,损伤控制技术是一种抢救儿童严重多发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采用Annexin—V—FITC—PI标记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8Gy的软X线照射对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转染c—ski基因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ski对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软X线照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大约在36h时达到峰值。转染c—ski基因使4Gy照射24h后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转染c—ski基因48h后,Bax的表达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c—ski可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促进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