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38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1131篇
预防医学   463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401篇
中国医学   848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培元化瘀方对家兔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于2018年3—9月完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CSDH家兔21只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7只。模型组家兔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5 ml/次,2次/d;低剂量组家兔给予培元化瘀方3.1 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 ml后灌胃,2次/d;高剂量组家兔给予培元化瘀方6.2 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 ml后灌胃,2次/d。三组家兔均连续灌胃7 d。采用Purty评分评估三组家兔灌胃前及灌胃后第1、3、5、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三组家兔最后1次灌胃次日残余血肿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三组家兔血肿外膜及血肿同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IPP法检测三组家兔血肿外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量。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Purty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Purty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Purty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灌胃后第7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灌胃前(P0.05);灌胃后第7天高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2)高剂量组有1只家兔血肿完全吸收而未成功吸取出硬膜下残余液体。高剂量组家兔残余血肿量少于低剂量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家兔残余血肿量少于模型组(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外膜纤维组织趋于成熟、炎性反应较轻;模型组家兔血肿同侧脑组织内存活神经元数量少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同侧脑组织内存活神经元数量接近;模型组家兔血肿外膜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外膜VEGF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化瘀方可有效减轻CSDH家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血肿吸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肿及血肿外膜炎性反应、VEGF的表达、受压脑组织神经元坏死及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采用结直肠癌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的47例患者纳入NOSE组。比较3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差异。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且NOSE组SOD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MDA水平低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NOSE组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结直肠癌NOS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评价冠心病(CAD)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13例连续冠脉造影(CAG)受检者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肱动脉EDD,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脉狭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肱动脉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EDD显著低于心肌缺血组(P〈0.01)。结论CAD患者的EDD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2003~2005年,我院共进行3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就如何避免LC术中肝外胆道损伤,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 (甲亢伴周麻 )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实用内科学》标准 ,除外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棉籽油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的周期性麻痹。年龄 1 9~ 45岁 ,平均 3 1± 9.5岁 ,其中男 2 3例 ,女 3例 ;对照组 3 0例 ,为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年龄和性别组成具有可比性。2 方 法 清晨空腹抽血 ,应用国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2 0 0型 )测定 ,血清 Mg2 +正常参考值 :0 .8~ 1 .2 mmol/ L。3 结 果 甲亢伴周麻组与正常对照组测定结果 ,经统计学 t检验处理 ,两组血清 Mg2 + 差…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药内服加中药保留灌肠并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作用,药物能更直接地作用于盆腔脏器,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