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常用骨肉瘤化疗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临床用药方式提供指导.方法 将骨肉瘤细胞混悬液与不同浓度吡柔比星、顺铂、卡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分别作用24、48、72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每一孔的吸光度值OD,制作生长曲线,并求出药物的IC50.用IC50浓度的药物分别作用于骨肉瘤细胞24、48和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了解细胞的周期分布及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印迹技术观察细胞的PCNA、Bcl-2、Bax、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的骨肉瘤细胞,比较细胞死亡数量于时间关系.MTT实验:不同时间组及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呈现不同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细胞周期分析:在细胞各期可见明显凋亡峰,细胞周期各期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蛋白免疫印迹:PCNA在不同药物组骨肉瘤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不同,不同药物组Bax表达与对照组明显增加,Bcl-2表达减少.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吡柔比星对MG-63细胞的抑制率和时间关系密切,和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样剂量吡柔比星5d的效果比3d好.卡铂具有与顺铂类似的效应,但卡铂如果替代顺铂在化疗中的作用,卡铂的量必须是顺铂的25倍以上.甲氨蝶呤作用于骨肉瘤细胞MG-63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作用逐渐增强,尤其是用量和效果有明显关系.异环磷酰胺在体外对骨肉瘤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侵袭性骨母细胞瘤(aggressive osteoblastoma,AO)的影像学表现,总结AO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AO的X线、CT和MRI,分析影像学表现包括:发病部位、骨质破坏情况、病变内的密度、病变区的MR信号特点及周围侵袭性特点。 结果7例AO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为13~56岁,中位年龄32岁。本组7例AO的发病部位是椎体5例,肱骨及肩胛骨各1例。7例AO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6例AO病变内有钙化或骨化,5例AO有厚薄不均匀的肿块影,3例AO病变累及邻骨,2例AO具有较少软组织水肿,1例AO可见骨膜反应。MR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等或高信号,钙化及骨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检查呈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区可见液液面(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结论AO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范围大,皮质不完整,病灶内钙化或骨化。AO应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骨肉瘤及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奥拉西坦在放射性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防治放射性脑病中的价值,为制定更为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治疗的不能手术或手术后的颅内或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164例。全部患者均应用放射线能量为6mV直线加速器,颅内肿瘤采用全脑(30Gy)加局部,总剂量60Gy;头颈部肿瘤采用面颈联合加淋巴引流区,总剂量70Gy。随机分为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77例)和奥拉西坦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组(87倒)。结果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组的放射性脑病发生率为53.2%(41/77),奥拉西坦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组发生率为29.8%(26/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能是通过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及血管而达到防治放射性脑损伤的效果的,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3+CD4+、CD16+CD56+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发挥良好抗癌功效,减轻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腰骶椎多发性骨内腱鞘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18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不向下肢放射,活动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体检:脊柱外观无异常,腰骶部局叩击痛、轻度压痛;感觉平面未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6.
杨永锋  万欣  张萌 《河北医药》2007,29(10):1078-1079
目的 评价主动呼吸控制方法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个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对15例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时通过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分别在平静呼吸吸气末和呼气末螺旋CT快速扫描采集图像,将两组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个体化放疗靶区,并测量病变在平静呼吸时的位移距离.结果 全组15均成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出个体化放射治疗靶区.肺部病变随呼吸运动产生的移动距离(设定X轴为身体左右方向,Y轴为身体前后方向,Z轴为头脚方向),X轴方向为(0.35±0.23) cm(范围0.00~0.80 cm),Y轴方向为(0.16±0.15) cm(范围0.00~0.5 cm) ,Z轴方向为(0.90±0.42) cm (范围0.30~1.80 cm).结论 应用主动呼吸控制系统能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实现个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李楠  刘明  刘晓梅  李彩英 《河北医药》2010,32(14):1854-1856
目的通过放射免疫学(RIA)的方法来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与实体瘤骨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中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57例患者中,男28例,女2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61岁。根据CSCO最新发布的2007版《实体瘤(肺癌,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出的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伴发骨转移的肿瘤患者28例;B组为无骨转移的肿瘤患者29例。c组为正常对照31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岁(均排除肿瘤及甲状旁腺疾病)。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中PTHrP水平。结果A、B、C组P,PTHrP水平分别为(48±5)pg/100μl,(40±4)pg/100μl,(37±6)pg/100μl。A组的PTHrP值均高于B组与C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乳腺癌骨转移瘤患者体内PTHrP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及健康者,提示PTHrP与肿瘤骨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探讨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不同分期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转移侵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Ⅲa期和Ⅲb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7%和66.67%,均高于对照组(x2=6.542、6.831,P<0.05),治疗后6、12周的血清者肿瘤标志物则低于对照组,而转移侵袭相关指标变化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周与12周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例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合并天疱疮患者的护理。方法停用可疑药物,给予适量激素治疗,严密观察病情,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加强患者皮肤创面换药,渗出减少后给予皮肤创无机活性诱导敷料换药,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出院。结论对药疹合并天疱疮患者及时治疗及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情的控制及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分析HGF对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促增殖浓度;应用基底膜重建实验和电镜观察HGF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PCR技术检测HGF对MMP-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当HGF浓度≥10ng/ml时促进SW620增殖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 HGF明显促进SW620 移行且呈质量浓度依赖关系;加入 HGF 后,SW620细胞内的微丝明显增多,MMP-2表达水平升高。结论HGF可以在体外促进人结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和移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