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骨盆肿瘤血管造影特点及术前栓塞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骨肿瘤栓塞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恶性骨盆肿瘤,由于部位深、血供丰富,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过多,手术视野不清,往往难以全部切除,或失血过多导致术中休克、甚至死亡。而骨肿瘤的术前造影及供血动脉栓塞为骨科医师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院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24例恶性骨盆肿瘤的术前造影及栓塞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继发性骨盆软骨肉瘤1例裴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宁530021)患者男,51岁。2个月前发现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包块,呈进行性增大,无发热及疼痛,近一个月来大小便次数增多。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下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  相似文献   
3.
与职业因素有关的骨骼的X线表现广西医科大学劳动卫生职业病教研室(南宁市滨湖路,530021)谢佩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云丽琼接触某些职业因素可引起骨关节的X线改变,最常见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其X线表现各有特点,现就与职业因素有关的骨骼关...  相似文献   
4.
肝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影像学(US、CT、MRI及DSA)诊断肝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1例行US和CT检查(有1例行CT灌注成像,CTP),5例行MRI扫描,4例行DSA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1例肝腺瘤均为单发肿块,无肝硬化背景,直径2.0~10.0cm。影像学表现:US检查,10例呈稍低或不均匀稍强回声,边界清晰,6例见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血流;CT检查,10例为稍低或等密度,8/10例动脉期全瘤明显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1例平扫和延迟期呈等密度,动脉期中度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误诊为血管瘤。1/11例CT灌注成像(CTP)检查,肝动脉灌注量(HAP)=1.08ml/(min.ml),门静脉灌注量(PVP)=0.19ml/(min.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0.85,各参数值与肝癌均有明显不同;MRI检查,5例肝腺瘤均能显示完整包膜,T1WI上2例稍高于肝脏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为稍低信号,T2WI上5例均表现为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像(STIR)1例呈略低信号,4例信号与T2WI相似,行增强扫描的4例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强化减退,平衡期呈等信号。DSA检查,3/4例病灶见粗细不均的异常血管影,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表现。结论肝腺瘤的US和DSA表现均缺乏特异性,CT、MRI则具有一定的特点。CTP对肝腺瘤可能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彪 《医学文选》2006,25(1):162-164
介入性热化疗(interventional heated chemotherapy,IHC),是采用温热化疗药经动脉灌注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肝脏血流灌注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血流灌注状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10头小型猪制备脂肪肝模型,同时设立3头小型猪为正常对照组。在0周、4周末、8周末分别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和肝穿刺病理活检,计算各项灌注参数。结果实验组4周末出现脂肪性肝炎、8周末出现脂肪性纤维化,对照组正常无脂肪肝。0周、4周末、8周末实验组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HBF)均逐渐下降,分别为(28.00±11.42)、(19.30±9.12)、(17.52±16.29)ml·min^-1·100ml^-1,(79.58±21.78)、(41.87±28.41)、(22.84±13.44)ml·min^-1·100ml^-1,(107.58±25.70)、(61.17±31.87)、(40.37±17.19)ml·min^-1·100ml^-1,而肝动脉灌注指数上升(26.76±9.01),(38.24±21.85),(43.52±24.4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周、4周末、8周末HAP、PVP、THBF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31.30±15.01)、(27.19±11.60)、(21.33±8.57)ml·min^-1·100ml^-1,(91.68±25.67)、(69.02±21.21)、(81.90±14.60)ml·min^-1·100ml^-1,(122.98±33.97)、(96.21±24.00)、(108.23±13.48)ml·min^-1·100ml^-1,(26.21±9.01)、(28.91±9.56)、(24.88±8.21)%。同期对比,除0周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以测量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与正常时期相比,小型猪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MRI诊断(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及脊膜瘤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一附院1995~1997年间经MRI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24例及脊膜瘤7例共31例的MRI及临床表现;结果:MRI对髓外膜内肿瘤的定位准确率达100%。T1WI低信号,尤其是T2WI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强化明显而不均匀,肿瘤沿扩大的椎间孔突出到椎旁呈哑铃状是神经鞘膜瘤的特征,而脊膜瘤的MRI表现常为T1WI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且发病部位、好发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特点,但两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尚有一定的重叠率。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术前诊断,MRI具有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定性能力,如结合患者的姓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综合分析,将更能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仲奎 《广西医学》2005,27(7):953-955
1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基础知识1.1 fMRI的基本原理血红蛋白包括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两种血红蛋白对磁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对质子弛豫没有影响,去氧血红蛋白属顺磁性物质,其铁离子有4个不成对电子,可产生横向磁化弛豫时间(T2)缩短  相似文献   
9.
小肝癌的病理与螺旋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 CC)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患者达11万之多,预后甚差[1]。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像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直径>3cm的病灶,各种影像学技术的检出敏感性均很高,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小肝癌(SHCC),特别是微小肝癌(MHCC)的检出仍有一定困难,其检出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以往文献报道术中超声、CT动脉门脉造影(CTAP)和碘油CT的敏感性最高,但均为创伤性检查,临床应用有严格指征。1989年螺旋CT机问世,其连续快速扫描和容积数据采集成像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10.
化学感受器瘤的X线、CT、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化学感受器瘤,分析其X线,CT、MRI表现,结果: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敌国供丰富,颈动脉分叉张开,呈握球状改变;MRI表现为肿瘤T1、T2-WI均呈高信号,并显示瘤内血管流空现象。肺部化学感受器瘤X线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致密阴影腹后腔化学感受器瘤血管造影、CT均表现为血供丰富的肿块,瘤内可有缺血坏死的低密度区。结论:血管造影,CT、MRI颈部化学感受器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而对其他部位病变的定位、定量诊断准确度高,但定性诊断尚有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