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发生和存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低剂量辐射与低浓度化学因子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有助于阐明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机制,低刺量辐射与低浓度化学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学交叉适应性反应已有报道。但是,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丝裂毒素C(MMC)损伤的适应性反应未见报道。因此,笔者利用小鼠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和脾淋巴细胞转化,观察低剂量γ射线能否诱导抗MMC损伤的免疫学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三个价型六种盐对C_8-卵磷脂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调控的规律,测定出各种加盐溶液的两相共存曲线,获得了各系统相变临界温度T_c随盐类型和盐离子强度变化的关系。用我们先前导出的关于盐对该微团溶液相变影响关系的方程式为T_c=T~0_c-A_1[I]~1.2+A_2[I]对本实验结果的拟合表明,这六种加盐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亦遵从同样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揭示各种价型无机盐对两性离子化表面活性物质微团溶液液相分离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叶马尾藻多糖(SHP)拮抗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CDK4的表达。结果:[60Co]γ射线(5Gy)导致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而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HP(10-40mg/kg)可以减轻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表现为SHP加照射组小鼠G0/G1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S期和G2/M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照射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HP加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结论:SHP拮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机制与其调节骨髓细胞周期和增加CDK4蛋白质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槲皮素 -聚维酮固体分散体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于槲皮素特征吸收峰374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结果 :槲皮素浓度在5 0~25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99 12 %,RSD=0 70 %(n=6)。结论 :本方法稳定、快速、准确、简便 ,可为制备槲皮素 -聚维酮固体分散体提供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的分析方法、考察其有关特性。方法应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蛇床子素(Osthole,OSL)的固体分散体,测定了OSL原料药、固体分散物以及机械混合物的体外溶出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分析对固体分散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及结论OSL固体分散物的溶出度与OSL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明显提高;OSL以超细态分散于载体中,OSL分子和载体分子之间未发生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γ射线对小鼠脾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琼枝麒麟菜多糖(EGP)的抗辐射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EGP实验组,灌胃10d后行一次性γ射线辐射,每只2Gy,20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周期百分率及脾细胞对刀豆蛋白及脂多糖的增殖反应。结果小鼠经2Gyγ射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0/G1期脾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1),而S期和(M G2)期脾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EGP实验组能使受照小鼠脾细胞S、G2 M期的比例升高(P<0.01);脾细胞对刀豆蛋白及脂多糖的增殖反应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EGP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牛奶中脂肪酸的含量。探讨牛奶脂肪酸的营养价值。方法以3种市售国产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牛奶脂肪酸的分离测定。结果3种国产牛奶含有13~16种脂肪酸,酸牛奶总脂肪酸的含量最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比例不均衡。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约占7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低,仅为3%~7%。除低脂牛奶外。全脂牛奶和酸牛奶的ω-6/ω-3脂肪酸比率基本接近推荐值。结论与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相比。酸牛奶更适宜高血脂患者或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饮用。3种国产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1:1。有必要优化牛奶脂肪酸的组分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IL-15对MDS患者CD34+细胞诱导增殖分化和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IL—15对体外培养的MDS CD34^+细胞诱导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抑制作用,应用MACS免疫磁珠分离系统分离高富集度MDS CD34^+细胞,建立以造血生长因子为基础的体外培养体系,用不同浓度的IL-15作用于MDS CD3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培养后的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凋亡指数及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DS CD34^+细胞经IL—15作用后,MDS CD34^+细胞出现明显增殖和分化,细胞周期变异,增殖指数和细胞计数增加,形态学向成熟转化,实验组各表面抗原水平CD71、CD33和CD19均较对照组为高,细胞凋亡率则较对照组下降。结论IL—15对MDS CD34^+细胞有一定的诱导增殖分化和抗凋亡作用,在MDS治疗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子庆  蔡康荣 《陕西肿瘤医学》2007,15(10):1383-1384
目的:本文探讨维甲酸抑制大鼠肝癌细胞增殖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设三个实验组,分别收集30个大鼠外周血样本,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EPICS-X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CD4+细胞数明显减少,CD8+细胞数明显增多,CD4+/CD8+比值下降(P〈0.01)。维甲酸组与健康组比较,CD4+、CD8+和CD56+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甲酸抑制大鼠肝癌细胞增殖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珍珠粉中的氨基酸含量。方法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荧光检测,梯度洗脱。结果该法在28 min之内分离出15种氨基酸。结论该法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适于分离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