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1篇
肿瘤学   3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三维大分割适形放疗Lyman NTCP模型的参数和探讨放射性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患者进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其中93例患者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16例为B级。患者每星期治疗3次,每次间隔48h,(4.8±0.5)Gy/次,平均剂量(53.5±5.5)Gy。用最大拟然比方法分别得到Child-A和Child-B患者Lyman模型中的NTCP参数。结果共有17例发生放射性肝病,发生在Child-A组8例,Child-B组9例。多因数分析表明,肝硬化分级程度是与放射性肝病相关的独立因素(P=0.000)。所有患者的NTCP参数为n=1.1,m=0.35,TD_(50) (1)=38.5Gy;Child-A级为n=1.1,m=0.28,TD_(50)(1)=40.5Gy;Child-B级为n=0.7,m=0.43,TD_(50)(1)=23Gy。结论肝硬化分级是预测放射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子。Child-B患者进行适形放疗易引起放射性肝病。  相似文献   
3.
与CT相比,MRI的突出优点在于对软组织有较强显示能力,因此可更好用于勾画前列腺尖部区域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特定部位的放疗靶区.融合后的MR图像在后装放疗的计划设计中,也能提高靶区勾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肌肉等效体模及Beagle犬颈段食管中测定ZRL—Ⅱ型食管腔内加热辐射器的温度分布,探讨其热场分布能否满足食管癌加热治疗的临床需要。方法 ①在肌肉等效体模中测定ZRL—Ⅱ型食管腔内射频加热辐射器的温度分布,②Beagle犬用氯胺酮麻醉、固定。将腔内加热辐射器插入食管腔内,加热45min后分层解剖犬的颈部,同时测量食管外壁、气管、食管周围软组织中的温度。结果 ①在肌肉等效体模中距离导管囊表面1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3.2℃~43.6℃之间;在距离导管囊表面2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2.6℃~43.3℃之间,在距离导管囊表面3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2.6℃~42.8℃之间。②测得Beagle犬颈段食管腔内和外壁的温度为43.5℃,气管内为38.0℃,主动脉旁38.0℃,距食管外壁1cm处的软组织温度为40-3℃,距食管外壁2cm处的软组织温度为39.0℃,而颈部皮下的温度是37.5℃。结论 ①ZRL-Ⅱ型射频食管腔内加热辐射器的热场分布满足临床食管腔内加热的需要,②体模测定与活体动物测定,热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首程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首程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2年9月,3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常规外照射至40~49天总量59~70Gy/30~35次后行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以90%等剂量覆盖靶区,每次3~4Gy,每周3次,共治疗3~5次。其中15例每次3Gy,16例每次4Gy。结果:随访时间11~40月,中位随访时间23月,一、二年局控率分别为100%、90.81%,一、二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44%,无严重放疗反应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作为推量技术应用于鼻咽癌首程放疗是可行的,并显示较好的局控和生存结果,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诊断和准确的临床分期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率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胸部病灶性质和病变范围时存在很大局限性,已不能满足临床对肺癌精确分期的需要。以18^F-FDG为示踪剂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在NSCLC中的应用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现综述PE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或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以及对NSCLC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检出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手术后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乳房重建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术后放疗对重建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及技术实施上的难点成为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特殊临床问题[1].笔者回顾28例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加即时乳房重建及放疗后的近期结果 ,分析即时乳房重建后放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射线诱导下Egr-1基因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Smad 7基因在C57BL/6J小鼠Lewis肺癌原发病灶内表达后,对原发灶及远处肺转移发生的影响。方法将Egr-1基因启动子的辐射敏感元件和Smad 7 cDNA包装到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内,制备成AD.Egr-Smad 7。接种Lewis肺癌细胞于小鼠右后肢外侧,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肿瘤直径达0.8~1.0cm时进行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NS)XCN、AD.Egr-Smad 7对照、单纯照射、NS+照射、AD.Egr-Smad 7+照射组(6只/组),分别进行如下研究:(1)隔日记录肿瘤长径及短径,观察肿瘤生长曲线、生长延迟时间及小鼠生存时间;(2)观察肿瘤照射2周时肺转移发生情况;(3)观察肿瘤生长至照射时4倍体积时肺转移发生情况。结果放射线诱导Egr-1基因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Smad7基因在C57BL小鼠Lewis肺癌原发病灶内表达后,有抑制原发肿瘤生长及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P〈0.05),对肿瘤远处肺转移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放射线诱导AD.Egr-Smad7无促进小鼠Lewis肺癌肿瘤局部病灶发展及远处脏器转移的危险性,并且有抑制原发肿瘤生长及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将AD.Egr-Smad7用于阻断TGF-β信号传导通路,靶向性基因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首位病因。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占首位,女性中占第二位;肺癌死亡率也占癌症中的第一位。肺癌可分为二大类: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后者主要分为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等。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大约占80%,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5年生存率为20%~409/5;而SCL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一般不宜手术,对复合化疗和放疗较敏感。肺癌疗效较差,平均5年生存率只有13%。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因为无法做出早期诊断,若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手术后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乳房重建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复发,但术后放疗对重建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及技术实施上的难点成为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特殊临床问题[1].笔者回顾28例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加即时乳房重建及放疗后的近期结果 ,分析即时乳房重建后放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