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续) 三、放射医学临床诊治领域的展望 1.神经血管、造血、皮肤和胃肠四系统的分级评估与综合评估: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3种类型.近年欧盟学者Gourmelon P(法)、Fliedner TM(德)、Hopewell JW(英)和GrifiqthNM(法)等多人,分别根据各系统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预后,提出神经血管(N1-4)、造血(H1-4)、皮肤(S1-4)和胃肠(G1~4)4系统的分级评估与综合评估--损伤等级(grading code),这些概念很有新意,有利于ARS的预后判断和治疗安排[5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9月 30日某市发生一起加速器意外照射事故。造成 2例双上肢、头、面部及躯干大面积放射损伤 ,于受照射后 4d入院治疗。现将临床治疗报道如下。一、事故经过2 0 0 0年 9月 30日 1 5 :30 ,“宝”与“堤”在加速器下工作。加速器为GJ1 2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 ,电压 1 2MV ,电流 0 5mA ,束流出口为 50cm× 5cm ,束流出口距地面 2 0 0cm。加速器未关闭 ,束流出口被 1块 8mm铝板遮盖 ,有 9%的射线可穿出。铝板倾斜 ,裂隙约 5cm。其中“堤”在出口正下方 30s,并曾抬头看过出口 ,当时患者曾发现电子束挡板上有蓝光。 2…  相似文献   
4.
氧自旋探针微量测定阿霉素耐药及维拉帕米逆转后细胞的氧变化刘岳彪我们诱导培养了一株P388/ADR耐药株,通过ESR-顺磁测定抗药株及VP反转抗药株的耗氧变化,以研究耐药细胞内的改变。一、材料和方法1.DBA小鼠,雌雄兼用,体重20±2g。P388为小...  相似文献   
5.
林莉 《抗癌之窗》2010,(6):39-40
胃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都会带来并发症,现将胃癌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21”山东济宁放射事故2例患者10月30日进行了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术。为有效控制感染,采用了全环境保护措施,对治疗的生活环境进行计划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完善消毒隔离措施,保证环境空气洁净度达标,保护患者安全度过WBC下降的极期。现将环境空气洁净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DNA/蛋白双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DNA/蛋白双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魏文,檀华,尉承泽,夏国庆,张双喜,吴加金流式细胞仪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多参数测定。它可以同时获得细胞大小、结构和荧光素标记的各种成分的数据。同时分析任何两种参数均可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但多参数测定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及其所并发的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它是由内源性介质和外源性介质所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 ,是各种损伤因素通过机体的防御系统而启动了全身炎症系列反应 ,从而造成炎症反应的失控 ,产生过量的炎症介质和细胞调节因子损伤正常组织的结果。本研究是以脓毒症小鼠为模型 ,探讨在致伤后不同时间点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促炎 /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试图阐明肠道在MODS时既是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地 ,又是参与启动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器官。一、材料与方法1 动物模型 :8~ 10周龄NIH小…  相似文献   
9.
单用国产紫杉醇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Jiang Z  Song S  Liu X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45-447
目的评价国产紫杉醇(特素)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1995年3月至1995年7月,采用紫杉醇治疗乳腺癌22例。紫杉醇175mg/m2(170.9~210.8mg/m2),21天为1个周期,共1~4次(中位数3次)。结果紫杉醇近期客观疗效: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63.6%(14/22),有效患者的病情已全部再度进展,缓解期2~7个月(中位3.5个月)。特素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96.2%)、脱发(100%)和肌肉疼痛(84.9%)。结论国产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表现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就诊。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直径约5 cm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和呼吸、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抽搐等不适,自觉肿物生长缓慢,饮食良好。查体:右甲状腺外侧可及4 cm×4 cm肿物,质韧,表面欠光滑,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未闻及血管杂音。超声示:右甲状腺深方食管前壁不规则增厚,可见一不均的低回声实性占位,并向左侧延伸,肿物约6·7 cm×2·9 cm×3·5 cm,界清,内部回声呈网状不均,并可见气体强回声,吞咽时不移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丰富的动脉血流。右颈前区可见数枚边界模糊的淋巴结,双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