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肉瘤样肾细胞癌在肾细胞癌中极少见,术前准确判定肾癌类型对于确定手术切除的程度很有帮助,对肾肉瘤样癌手术切除需扩大手术范围,且由于其倾向于转移,术前还需对转移性病灶进行评估。所以增强超声医师对肾肉瘤样癌的认识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多参数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96例104个乳腺实质肿块进行扫查,观察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64.4%的良性肿块可检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多为Ⅰ~Ⅱ级,良性肿块中血流频谱以低阻力搏动型及静脉型多见,91.1%的乳腺恶性肿块可检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多为Ⅱ~Ⅲ级,恶性肿块的血流频谱形态较多样化,即同时有多种血流频谱,且以高阻力搏动型和湍流型为多见。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参数综合分析有助于临床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及临床特征在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48例,包括非特异性附睾炎、附睾结核和附睾精液囊肿。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大小、形态、位置、回声强度及均一性,鞘膜腔是否有积液;病灶血流的程度以及患者年龄、病程和阴囊压痛程度。结果:附睾结核病灶平均面积比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大(P<0.05),并多可见钙化斑。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血流信号比附睾结核(P<0.05)及附睾精液囊肿(P<0.01)丰富;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程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短;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压痛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明显。附睾局灶性病变发生位置及有无鞘膜积液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超声和临床特征对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附睾疾病及评价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吸虫感染儿童肝脏在抗血吸虫治疗后的变化。对38例感染儿童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①18例(47.4%)患者的肝脏的回声转为均匀型,小网络结构消失;②肝脾大小明显缩小(P<0.01);③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缩小(P<0.01),时间平均速度(TAV)均有增快(P<0.01);④中肝静脉明显增宽(P<0.01),肝静脉频谱主要表现为三相型(76.3%),其次为波幅降低平坦型,低平波型消失。结果表明:血吸虫感染儿童经抗血吸虫药物治疗后、肝脾大小可恢复正常,内部回声和血流动力学可出现逆转,提示早期治疗感染儿童,对其肝脏病变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梯度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多普勒成像 (TissueDopplerimaging ,TDI)技术问世以来 ,广泛用于测量心肌的运动速度 ,评估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但由于多普勒技术检测探头方向上的速度 ,必然受到心脏整体运动及多普勒入射角的影响 ,使得定量评价左室功能的准确性受到限制。1 心肌速度梯度 (Myocardialvelocity gradient,MVG)的基本概念1 .1  MVG及测量方法由于心肌各层的运动速度并不一致 ,1 994年Fleming等〔1〕首次提出用MVG的概念 (国内有学者将其称为心肌速度阶差 ) ,MVG指心内膜与心外膜速度之差与室壁厚度 (L)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为 :MVG =(Vend-Vep…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与X线评估骨化率(OR)对比,评价常规超声评估标准骨龄(BA)的价值及其简易方法。方法 对215例患者(男88例,女127例)于1周内先后行左手及腕部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测量桡骨、尺骨,第1、3、5掌骨,第1、3、5近节指骨,第3、5中节指骨及第1、3、5远节指骨共13块骨骼的骨化中心及骨骺长径,计算各目标骨骨化中心与骨骺长径之比,获得其OR及BA,分析OR与BA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性患者各目标骨的OR与BA呈中-高度相关(r为0.77~0.94,r为0.77~0.93,P均<0.001),13块骨骼的OR总和与BA呈高度相关(r=0.96,r=0.96,P均<0.001),桡骨、尺骨OR总和与BA呈高度相关(r=0.95,r=0.95,P均<0.001)。结论 常规超声具有定量评估BA的潜在价值;仅测量桡骨及尺骨或可作为超声评估BA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硬化背景下经腹腔镜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经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伴有肝硬化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71例,定期对患者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发现7个术前影像学未检出的肝内病灶(6.9%)。共计101个肝肿瘤病灶,均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患者血清AFP水平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1.4%),无死亡情况。术后1个月后复查,超声造影及增强CT均显示肝病灶完全消融,未见残留。术后随访(11.5±10.1)个月,4个病灶发现局部复发,6个病灶出现远处转移,3个病灶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的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恢复期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应用二维超声评价球囊扩张联合不同浓度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超声可见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65只,5只为正常饮食的对照组,60只行腹主动脉球囊扩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AS斑块模型。高脂喂养分为1%胆固醇组28只与2%胆固醇组32只。喂养期间计数各组模型兔的死亡时间,每4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取AS斑块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分析斑块成分。比较两组间血脂、生存曲线及斑块组份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无斑块形成,2%胆固醇组和1%胆固醇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胆固醇组与2%胆固醇组兔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2),2%胆固醇组兔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病死率较1%胆固醇组高。对照组喂养至36周仍无斑块形成;1%胆固醇组喂养至8周时腹主动脉基本无明显可测量斑块,至12周时可测得腹主动脉斑块平均厚度为(0.51±0.12)mm,随后斑块厚度缓慢增加,至24周时增加明显,斑块平均厚度为(0.73±0.21)mm,至32周时斑块平均厚度达到最大为(0.85±0.29)mm,随后斑块平均厚度降低;2%胆固醇组喂养至8周时腹主动脉出现可测量斑块,平均厚度为(0.54±0.16)mm,12周时斑块厚度明显增加,为(0.70±0.14)mm,16周时平均厚度达到最大,为(0.76±0.10)mm。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发现两组斑块组份基本一致。结论:应用球囊扩张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超声可见AS斑块模型。给予2%胆固醇喂养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斑块模型,但模型兔存活时间短,病死率较高;给予1%胆固醇喂养建模时间长,但模型兔存活时间长,两者所建立的斑块从病理学角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是沿着血管内面呈单层排列的组织细胞,它不仅具有分隔血液与间质组织的屏障功能,它还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维持凝血与纤溶的平衡以及抑制炎性细胞的粘附与聚集。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改变,这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始发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现,针对改善内皮功能的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及其功能异常的机制,寻求一种理想的评价内皮功能的方法,这无论是对于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晚期心血管损害的超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由未知病因引起的全身血管炎.病理改变大致可分四期:Ⅰ期主要是小血管炎、微血管周围炎以及中大动脉周围炎,Ⅱ期小动脉炎减轻,中动脉炎突出,易发生动脉瘤及血栓,冠状动脉病变是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