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胎猪或新出生猪胸腺移植物可以在T细胞剔除的去胸腺小鼠中长期存活,并支持小鼠T细胞的正常发育分化,可使受者外周重新建立受者T细胞池。在异种猪胸腺成熟的小鼠T细胞具有正常的细胞免疫力,且受小鼠自身MHC的限制性。因此,异种胸腺移植可能为AIDS晚期患者或其他由于胸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或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溶性 HLA-G1(sHLA-G1)对人 NK-92 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与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分子 2(ILT2)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2DL4(KIR2DL4)受体的关系。 方法 ①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获得 sHLA-G1 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进行鉴定。②取 NK-92 细胞,加入终浓度 20 μg/ml 的重组蛋白分别培养 10、30 min,再分别加入抗 HLA-G1/G5、抗ILT2 和抗 KIR2DL4 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 NK-92 细胞表面 sHLA-G1 和 ILT2、KIR2DL4 受体表达阳性率;以 NK-92 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③以人白血病 K562 细胞为靶细胞,以经不同方式处理的 NK-92 细胞为效应细胞,效靶比为5:1,共同培养 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NK-92 细胞对 K562 细胞的杀伤率。NK-92 细胞处理方式为单纯重组蛋白处理(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0、10、20 μg/ml 的重组蛋白培养 30 min)和表面受体封闭 + 重组蛋白处理(分别加入抗 ILT2、抗 KIR2DL4、抗 LT2 + 抗 KIR2DL4 抗体培养 30 min,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0、10、20 μg/ml 的重组蛋白培养 30 min)。 结果 ①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所获重组蛋白为带有组氨酸标签的特异蛋白。②NK-92 细胞与 20 μg/ml 重组蛋白共培养 30 min 后,sHLA-G1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而 ILT2、KIR2DL4 受体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③以终浓度 0、10、20 μg/ml 的重组蛋白处理的 NK-92 细胞对 K562 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 39.79% ± 2.00%、27.79% ± 0.75%、21.36% ± 0.67%(两两比较,均 P < 0.01);单独封闭 ILT2 受体,杀伤率分别为 23.09% ± 1.63%、21.13% ± 0.38%、18.42% ± 0.47%(两两比较,均 P < 0.01);单独封闭 KIR2DL4 受体,杀伤率分别为 30.74% ± 0.44%、26.03% ± 0.38%、21.15% ± 0.35%(两两比较,均 P < 0.01)。 结论 sHLA-G1 通过与 NK-92 细胞表面 ILT2 和 KIR2DL4 受体直接结合而抑制 NK-92 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线粒体呼吸链角度分析中药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1998-03/2000-07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雄性昆明小白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虫草组、维生素E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用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口服虫草提取液(1mL/只)和皮下注射维生素E溶液(4mg/kg),糖尿病组不用任何保护作用药物。利用比色法从线粒体水平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用铁氰化钾脉冲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链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偶联状况(H /2e)。结果:32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比值: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②丙二醛含量: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低于糖尿病组(P<0.001)。③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降低了24.76%,32.31%(P<0.001)。虫草组、维生素E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显著回升,高于糖尿病组(P<0.001)。结论:线粒体呼吸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在糖尿病的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与电子漏增加、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脱偶联有关;同时也证明了虫草提取液能有效的拮抗由糖尿病引起的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王弘珺  赵勇 《现代免疫学》2006,26(5):353-356
CD4+CD25+Treg是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类型之一,在自身免疫耐受及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并不十分明确。在器官移植时能够通过免疫抑制剂诱导特异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将提高受者免疫耐受的敏感性,有利于器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及移植免疫耐受的建立。相反,有些免疫抑制剂可能在避免移植排斥反应的同时,也阻断了有利于移植耐受建立的免疫反应。因此,免疫抑制剂对移植免疫耐受的潜在作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有利于免疫耐受形成的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将是一个发展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小鼠骨髓分化巨噬细胞的直接影响。方法:常规方法无菌制备BALB/c小鼠骨髓细胞,用含M-CSF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7d,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紫杉醇,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的表型分子、吞噬功能进行测定,采用迟发型过敏反应(DTH)方法检测巨噬细胞免疫原性。结果:紫杉醇明显降低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的数量;F4/80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0、CD14表达升高,而I-Ad表达降低;紫杉醇提高分化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但使其免疫原性降低。结论:紫杉醇能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提高,但其免疫原性下降,提示紫杉醇可能具有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Csh对处于免疫应答状态的小鼠脾脏调节性CD4^+CD25^+T细胞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卵白蛋白(OVA)免疫的DO11.10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及其中Foxp 3^+T细胞的变化。结果:OVA免疫后脾脏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数及Foxp 3^+T细胞占CD4^+CD25^+T细胞百分数均增加,显示CsA可明显减少正常及免疫应答状态下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及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数。结论:CsA在抑制免疫应答的同时也可能抑制了免疫耐受的诱导。  相似文献   
7.
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是一群髓系来源具有抑制功能的天然免疫细胞,在肿瘤进展中发挥负向免疫调控作用。MDSC具有强大的抑制功能及显著的异质性,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系统,发挥促肿瘤作用,同时可通过非免疫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等。近年来对其分化、增殖、抑制功能等的研究日趋成熟,由此衍生的靶向针对MDSC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将为肿瘤疫苗的增效及肿瘤的治疗等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线粒体呼吸链角度分析中药冬虫夏草提取液对糖尿病引起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于1998-03/2000—07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雄性昆明小白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虫草组、维生素E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用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口服虫草提取液(1mL/只)和皮下注射维生素E溶液(4mg/kg),糖尿病组不用任何保护作用药物。利用比色法从线粒体水平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用铁氰化钾脉冲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链Ⅱ+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偶联状况(H^+/2e)。 结果:32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谷胱甘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比值: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②丙二醛含量: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虫草组、维生素E组低于糖尿病组(P<0.001)。③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降低了24.76%,32.31%(P<0.001)。虫草组、维生素E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总比值、净比值显著回升,高于糖尿病组(P<0.001)。 结论:线粒体呼吸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在糖尿病的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与电子漏增加、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脱偶联有关;同时也证明了虫草提取液能有效的拮抗由糖尿病引起的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感染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将体重在250-280g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毒素组。提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测定其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同时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复合体Ⅱ+Ⅲ的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定量关系(H+/2e-)、ADP/O、呼吸控制率(RCR)。结果:内毒素血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电子漏显著增加;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以琥珀酸为底物的态4和态3呼吸速率增加,ADP/O、RCR及复合体Ⅱ+Ⅲ的H+/2e-显著降低。结论: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由于肝细胞线粒体内源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对线粒体呼吸功能所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国产6711型125I粒子的相对生物效应,并对其照射杀伤PANC-1细胞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 PANC-1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时,行125I粒子离体照射;在初始剂量率为2.59 cGy/h时,分别给予1、2、4、6、8和10 Gy照射。60Co照射作为对照组,吸收剂量率为2.21 Gy/min,给予相同剂量照射。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比率,并比较在4 Gy照射后培养12、24、48和72 h细胞死亡率随时间变化。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绘制生存曲线,得出生物学参数,并测定125I粒子与60Co的相对生物效应。结果 在相同剂量照射下,125I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与60Co照射相比,当≥4 Gy时,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在4 Gy照射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死亡率增高,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从生存曲线分析,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细胞存活分数比60Co低,125I粒子相对于60Co的生物效应为1.45。结论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与60Co高剂量率照射相比,细胞杀伤效应更强;测定的相对生物效应与其他研究者测量的结果相似;将为临床125I粒子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