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39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78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获得完整胞浆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Fenech和Morley(1985)建立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CB微核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方法是在培养淋巴细胞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前,加入抑制胞质分裂而不影响核分裂的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yt—B),分析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双核CB细胞中的微核,这样克服了常规培养法在细胞动力学上存在的问题,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的提纯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方法从猝死健康人心脏中,提取人心肌肌钙蛋白Ⅰ作为抗原,用其免疫新西兰雌性大耳白家兔,制备出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抗体,采用夹心方法,建立cTn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结果从人心肌中提取出11.7mgcTnⅠ,心肌肌钙蛋白Ⅰ抗血清滴度达1∶100000,Ka=2.38×109Lm/ol。方法学指标:灵敏度为0.2ngm/l;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CV=3.8%和CV=8.2%;准确度,平均回收率99.7%;特异性,与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C、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和进口试剂盒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中cTnⅠ水平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分别为93.7%、95.0%。结论该方法适于临床常规检验及科研工作需要,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地衣多糖的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衣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有机体,是由真菌和藻类联合形成的共生复合体,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真菌,共生的藻类一般是绿藻和蓝藻,共20多属,如绿藻门的共球藻属(Trebouxia)、橘色藻属(Trentepohlia)和蓝藻门的念珠藻属(Nostoc),约占全部地衣藻类的90%。参与地衣的真菌是地衣的主导部分,地衣的子实体实际上是真菌的子实体,并不是任何真菌都可以和任何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长期生物演化中与一定的藻类共生而生存下来的地衣型真菌才能与相应的地衣型藻类共生而形成地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使得地衣有很多独特的药用价值,如抗炎、抗溃疡、祛风湿、强心、降压等。近30年来,地衣中多糖类成分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多糖类物质是目前地衣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种地衣中的多糖成分被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治疗中α核素在细胞水平上非均匀微观分布对细胞S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α粒子的发射;基于连续慢化近似模型,根据α粒子剩余射程-能量的关系,采用插值法计算α粒子入射动能和出射动能,得到其在靶区内的能量沉积。以213Po为例,计算了不同细胞大小及核素不同微观分布(均匀分布、中心分布、随核素距细胞中心的距离线性递增、线性递减、指数递增、指数递减)下细胞对细胞的S因子。结果213Po均匀分布下的S(C←C)与Hamacher给出的结果符合得很好;不同微分布下的S(C←C)有显著差别。分析表明,核素不同微观分布所造成的α粒子在靶区内运动的平均弦长的显著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α粒子平均碰撞阻止本领的变化,是造成细胞S因子有显著差别的主要原因。结论放射性核素非均匀微分布类型显著影响细胞S因子的大小,在估算细胞吸收剂量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一种简便易行的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提纯方法并进行鉴定。 方法 :采用匀浆、离心、70℃加热、冰浴、饱和硫酸铵盐析、透析、DEAE 纤维素层析等方法提纯cTnT ,并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 结果 :1 0 0g心肌组织中获得cTnT 2 1 .35 6mg ,纯度最高达 91 .7%。 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成功提取纯度较高 ,且具有免疫活性的人心肌cTnT ,为建立适用于临床的cTnT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化物作用后破骨细胞样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凋亡配体Fas、FasLFasLigand和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培养破骨样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的Fas、FasL和NF-κB表达。结果Fas、FasL在破骨样细胞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增高;NF-κB的表达量随培养基中氟化钠浓度增高而降低,两者均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氟化钠所致的破骨细胞凋亡过程中,Fas,Fas-L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加强;而核因子NF-κB的表达随氟化物浓度增高而减弱,两者都具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及其剂量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人们对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深化。过去由于西方国家的防护条件较好,射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慢放病的阈值,罕见慢放病的发生,不承认慢放病的存在,而只认为在较高剂量率水平下的长期分次照射或迁延照射可能对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损伤。但是在前苏联核工业发展的初期,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其第一个生产堆(A厂)和后处理厂(B厂)投产的初期,工作人员在极差的防护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以至于在A厂和B厂慢放病的患病率分别高达5.8%和22.5%。在我国,由于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射线设备落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4种临床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及胸部扫描的辐射场空间分布,以期为受检者与机房内空间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利用TLD监测胸部螺旋扫描时距离CT诊断床不同位置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结果 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040~64.818 mGy、0.154~10.155 mGy、0.028~0.154 mGy、0.443~17.141 mGy和0.093~14.346 mGy。胸部扫描时空间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最大值为0.049 mGy,且与CT球管距离越大数值越小。结论 4种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的吸收剂量一般不会超过阈剂量。单次CT胸部扫描时陪检者所受剂量较小。为减少辐射危害,在CT扫描中可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受检者组织吸收剂量,同时陪检者应适当增加与球管和诊断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IRM-2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IRM-2小鼠基因纯合性和遗传质量。方法用电泳法对IRM-2近交系小鼠进行了生化标记基因检测,并做了毛色基因和皮肤移植试验。结果分析测定了第23代小鼠13条染色体上25个基因位点和第38代的13个生化标记基因,所查基因位点全部纯合;同系异体问背部皮肤移植100d后,未见排斥现象,为同系组织遗传性;与BALB/c白化系小鼠交配进行的毛色基因测试,杂交第一代小鼠的毛色与IRM-2小鼠一致,均为浅桂皮色,基因型为AAbbCCDD。结论可以认为,IRM-2小鼠是遗传上高度纯合的近交系小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方法 :用Ames试验、CHO_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微核试验对Ⅱ号药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 结果 :Ames试验在1~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 条件下 ,4个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有2倍以上的增加 ;微核试验显示在25~125mg/kg剂量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MNC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CHO_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在不加S9 条件下 ,31~250μg/ml剂量范围内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 %,在加S9 条件下250μg/ml剂量组畸变率为8 %,属可疑阳性。 结论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均为阴性 ,在高剂量组加S9 条件下 ,染色体畸变率为可疑阳性 ,表明在高剂量条件下 ,Ⅱ号药对体细胞有可疑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