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1岁。因反复咳嗽二年痰血三月,于97年7月21日收入院。患者于95年9月出现低热、咳嗽、咳少量白粘痰,胸片见“左下肺野斑点状阴影”,拟诊“肺结核”予HRE正规治疗一年。抗痨治疗十天后体温降至正常,间歇咳嗽。一年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至50—100ml/天。复查胸片病灶发展至左下肺和右上肺。遂加用PZA、SM.。四个月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K-ras基因在人胆管癌中的突变。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了43例胆管癌17例胆管良性病变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情况。结果 胆管癌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率为81.4%(35/43)。1例胆总管囊肿中检测到突变。结论 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在胆管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有可能用于临床进行胆管癌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 (selectiveportalveinembolization ,SPVE)可使拟保留肝叶代偿性增生肥大 ,从而扩大手术适应证 ,并能增强肝动脉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 ,TAE)的杀瘤效应[1 ] 。我们应用α 氰基丙烯酸正辛酯(DTH胶 )栓塞SD大鼠的门静脉分支 ,研究SPVE的疗效及安全性 ,旨在提供治疗肝癌新方法的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分组 :正常SD大鼠 48只 ,体重 2 0 0~ 2 50 g。按观察时间随机分为SPVE后 1、3、7、1 4、30d及正常…  相似文献   
4.
卡培他滨抑制高转移性人肝癌LCID20生长和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5-Fu)前体物质卡培他滨对高转移潜能肝癌LCID20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人肝癌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蛋白水平。18只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于肿瘤种植后第3天分别采用CAP和5-Fu治疗。停药后3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的长短径,检测裸鼠肝功能和血浆甲胎蛋白(AFP)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肺转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原位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在本地区肝细胞癌中存在的频度.方法66例首次住院手术肝癌标本(含癌及癌旁组织),其固定、包埋、切片均经无RNase处理.应用地高辛标记HCVcDNA重组基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HCV病毒核酸.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CV不同基因区抗原,HCV-CP10,HCV-NS3,HCV-NS5在HCC中的表达.结果66例HCC中HCVRNA阳性50例,阳性率为75.8%,阳性信号大部分存在于胞质中,偶有核阳性,或核浆混合型.HCVCP10阳性42例,阳性率63.6%.HCVCP10的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少数病例有明显的围核分布现象,未见明确的核阳性.HCVNS3阳性33例,阳性率50%.HCVNS3阳性信号以胞质型为主,少数为核、浆混合型.HCVNS5阳性48例,阳性率72.8%.HCVNS5阳性信号以胞质型为主,部分呈膜型,少数为核、浆混合型.HCVRNA及三种抗原在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组织者.阳性细胞在癌组织呈散在分布,少数呈灶性分布,偶尔呈弥漫分布.在癌周组织大部分呈灶性、弥漫性分布,也可呈散在分布.经x2检验原位杂交检测HCVRNA一般比免疫组化检测HCV不同基因区抗原阳性率高,敏感(HCVRNA与HCVCP10相比,x2=4.083,P<0.05;与HCVNS3相比,x2=13.479,P<0.005;与HCVNS5相比,x2=0.1,P>0.5).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又有联系(HCVRNA与HCVCP10之间,x2=21.038,P<0.005;与HCVNS3之间,x2=13.942,P<0.005;与HCVNS5之间,x2=29.838,P<0.005).结论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组化更能准确反映HCC中HCV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5岁,因大便带血,次数增多,每日十数次,大便变细伴右下腹间歇性胀痛4个月,到乡卫生院诊治,考虑为痔疮,二月后大便带血量增多,遂到上海中山医院(?)诊,肛指检查发现直肠有一肿块,拟诊为直肠癌入院。 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肝睥未触及;肛指检查,膀胱截石位距肛门4 cm~5 cm,5点至10点处,触及菜花样肿块,表面不平,指套有染血。 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试验( );B超:肝未见异常。 手术所见:腹腔内见少许淡黄色腹水,见左肝外叶前缘有两个约1 cm×1.5 cm左右结节,质硬,行左肝叶切除加  相似文献   
7.
患女性,62岁,住院号211761。因体检发现左下肺类园形阴影,于1999年3月4日入院。患一周前健康检查胸片发现左下肺类园形阴影。无呼吸道症状,门诊以“肺部肿瘤”收入病房。平素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无吸烟嗜好。绝经年龄50岁。查体:体温37℃,脉搏70/min,呼吸16/min,血压165/75mmHg,神清,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无瘀斑及出血点,浅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强力宁(甘草甜素的复方针剂)对肝硬化动物模型肝脏内核因子出NF-κB)结合活性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强力宁生物活性的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力宁组、后二组给予四氨化碳和乙醇造模处理以诱导慢性肝损伤,强力宁组予造模处理同时给强力宁治疗。各组大鼠在四氯化碳等处理后第9周处死,收集血清和肝脏标本,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进行组织学观察。部分肝组织提取细胞核蛋白进行凝胶迟滞实验以观察NF-κB活性。结果:四氯化碳等处理后9周模型对照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强力宁组。组织学观察,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程度较强力宁治疗组更为严重。模型对照组肝脏内NF-κ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而强力宁组大鼠肝脏内NF-κB结合活性与正常组相接近。结论:本研究显示,强力宁能够抑制四氯化碳联合乙醇诱导的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内NF-κB的结合活性的增加,这可能是强力宁具有保护肝毒索性肝损伤和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HCV相关HCC中伴随HBV感染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了解HCV相关HCC中伴随HBV感染的意义,初步探讨HCV和HBV在HCC的发生中的独立作用或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位杂交检测HCC中c-myc,H-ras,N-ras和nm23H1的mRNA表达,观察它们在伴随HBV感染组(n=44)与单纯HCV感染组(n=10)之间的差异.结果 H-ras和nm23H1在两组的表达强度有差别,H-ras在C+B组的表达强于C组(P=0.0254),而nm23H1的表达C组强于C+B组(P=0.0158).结论 HBV与HCV能协同影响H-ras的表达;单纯HCV相关HCC组之nm23H1 mRNA表达高于伴随HBV感染组,可能是HCV相关HCC低转移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酶联雌二醇亲和组化法(E_2—HRP法)检测57例胃癌的雌激素受体(ER),并在光镜下判断阳性细胞百分率和阳性强度。为了消除这种半定量分析中的人为误差,所有阳性病例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细胞化学定量分析,将观察ER阳性细胞的组织学分布与确定其含量结合起来,分别测得ER阳性细胞百分率和ER阳性强度,再算出ER水平指数,并将其结果与肉眼的半定量分析及葡聚糖包裹活性炭法(DCC法)的结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