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4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36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002篇
内科学   64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3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65篇
综合类   27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5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925篇
  11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3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872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75例脊柱结核采用99Tcm—MDP(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核素全身骨显像,了解脊柱病灶的显影情况和全身其他骨关节是否并存病灶的情况。[结果]175例患者全部显像为阳性,其中伴有多节段椎体结核者146例,其中2个椎体者78例,3个椎体者26例,4个椎体以上者42例。伴有四肢骨关节结核者22例,伴骶髂关节结核者29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有重要价值,可以发现全身骨与关节多个结核病灶,对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
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阐述当前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院校医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探索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方法:分离、获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将扩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上,在成软骨诱导因子作用下在体外诱导培养3周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本转植入自体兔腹腔内,进行体内培养6~12周后,再进行检测,评估工程化软骨的形成.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PGA支架上后,经过体外诱导培养和体内培养后,获得标本(7/10)出现软骨组织外观,进行组织学切片可见软骨陷窝,进行Ⅱ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化、Ⅱ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均为阳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软骨诱导剂作用下,经体外和体内培养后,可生成组织工程化类软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冷藏离体肺表面活性物质和顺应性的影响.方法:32只家兔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冷藏(4℃)保存24h、72h、120h3个组.对照组:测定室温条件下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顺应性.冷藏组:肺离体后立即置于含有地塞米松台式液中冷藏,在相应时间取出肺,室温条件下复温后,置入生理盐水中,测定肺表面活性物质,并测定注气(生理盐水)和抽气(生理盐水)过程中,肺容积在10ml、20ml、30ml时的肺顺应性.结果:冷藏24h组注水、抽水;72h组肺容积在10ml、20ml抽气、冷藏120h组在肺容积为10ml、20ml抽气的肺顺应性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伴有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结论:地塞米松冷藏离体肺顺应性增大,其影响程度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伴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  相似文献   
56.
336例创伤数据对中国人创伤评分权重系数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国内对TRISS评分权重系数的修订,对336例创伤患者分别用国外权重和国内权重评定伤情后进行比较。方法336例采用TRISS法计算生存概率Ps,所需权重分别采用新近报道的国内权重和国外MTOS权重。Ps≥0.5预测生存,Ps<0.5预测死亡,将预测生死与实际生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国人权重在敏感性和区别度方面高于国外权重,误判率低于国外权重。结论中国人权重对中国人的创伤程度评估有价值,为进一步精确修订权重,建议建立大型中国人创伤数据库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置对照组、H2O2组、1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5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10μmol右美托咪定+H2O2组。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H9C2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各组H9C2细胞Nrf2、HO-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9C2细胞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H9C2细胞存活率、SOD水平、Nrf2、HO-1 mRNA及蛋白相对...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基于Lasso回归和列线图构建并验证川崎病患儿对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2020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7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重要的临床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及DCA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结果 共纳入474例患儿资料,其中339例作为训练集,135例作为验证集。Lasso回归分析显示,心脏表现、心外并发症、首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时间、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小板压积、白蛋白、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是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耐药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预测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分别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人群中进行验证。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01,0.867),当最佳阈值取0.045时,相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490(95%CI:0.434,0.546)和0.935(95%CI:0.849,1.000);验证...  相似文献   
59.
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笔者在解剖1具成人男尸时发现其变异程度大,较罕见,特此报道,为国人统计腋动脉分支变异积累资料,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图1)。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健康人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B(fibrino-genB,FGB)β基因-1420G/A、-993C/T和-854G/A的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以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86例冠心病患者和149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分析。比浊法测定血浆Fg浓度。结果等位基因频率-1420A在冠心病组为0.33,在对照组为0.26,冠心病组明显比对照组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993T和-854A在两组之间无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1420G/A与冠心病相关(OR=1.922,P=0.003)。冠心病组血浆Fg水平(3.87±1.75)g/L较健康人组(3.10±0.77)g/L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Bβ-1420G/A可能与冠心病发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