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9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1篇
综合类   1505篇
预防医学   656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219篇
  4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初诊多囊卵巢综合症征(PCOS)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初诊PCOS患者81例作为PCOS组,同期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30名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受试者基本临床及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血清中betatrophin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etatrophin水平与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分析结果确定可能影响betatrophin的因素,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etatrophin的独立因素。结果 PCOS组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95.52±58.59) pg/mL高于对照组(148.57±110.9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组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呈正相关(P<0.01),与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TG是血清betatrophin的独立影响因素;NC组无上述相关性。结论 PCOS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水平高于健康人群,TG是其独立影响因素,betartophin可能与PCOS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采用知觉学习训练方法对斜视矫正术后无立体视功能或者立体视功能不能恢复至正常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训练,探讨知觉学习训练在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术后眼位正位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23例,均为术后3个月以上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功能未达到正常者。采用心理物理学中的知觉学习方法进行立体视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视差辨别正确率、立体视锐度的变化。训练前后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3例患者中有2例不能完成训练任务,21例患者顺利完成训练,平均训练(6.9±3.8)d,经知觉学习训练后立体视功能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28,P < 0.001)。视差辨别正确率检测显示,受试者在视差分别为320″、440″、580″时,训练后应答正确率高于训练前应答正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2,P=0.01;t=-2.360,P=0.02;t=-2.177,P=0.03)。结论:知觉学习训练可有效重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回顾分析近视患者经准分子手术激光治疗后的临床客观检查结果(裸眼视力、散光及减少度数)改变;分析其对术后满意度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方法:对256例(511眼)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分析其术后疗效及不同满意度之间关系。结果:术后满意度与近视度数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与另两项客观检查结果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也会对术后满意度有所影响。结论:LASIK术后满意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石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101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划分为治疗组(术中应用胆道镜组5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组55例),对比研究两组手术过程及结果的相关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除T管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拔除T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残留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纤维胆道镜应用探查和取石,能有效增加结石取净率,降低胆管结石残留率,避免探查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提高胆总管疾病诊治水平,减少胆管肿瘤的漏诊漏治;能使胆道术中术式选择更合理、简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行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肝素帽封管,试验组43例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和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中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封管可减少导管堵塞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胃液、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氨端(N-terminal 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含量的检测在胃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胃癌患者、25例癌前病变患者胃液和血清中PⅢNP和LN含量,以4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患者胃液中PⅢNP含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40.49μg/L±39.07μg/L vs8.49μg/L±5.45μg/L,7.38μg/L±6.13μg/L,均P<0.01),LN的水平也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131.61ng/mL±55.71ng/mL vs90.92ng/mL±58.36ng/mL,80.65ng/mL±59.43ng/mL,P<0.05;P<0.01);胃癌组血清中PⅢNP含量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55.38μg/L±25.13μg/L vs41.56μg/L±18.27μg/L,39.89μg/L±13.07μg/L,均P<0.05),LN的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8.62ng/mL±42.70ng/mL vs126.25ng/mL±36.18ng/mL,P<0.01).胃液PⅢNP和LN单独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00%、66.00%,二者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86.00%.进一步分析显示,伴有淋巴结或器官转移的患者胃液和血清中PⅢNP和LN水平高于不伴有转移的患者;PⅢNP和LN水平与病理分级相关,低分化腺癌患者胃液、血清中PⅢNP和LN含量高于高分化腺癌患者.结论:胃液及血清PⅢNP和LN含量的检测在胃癌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前瞻性研究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行内镜下治疗者纳入前瞻性分析,行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采用改良的"三明治夹心法",聚桂醇-组织胶-生理盐水,行血管来源支精准断流治疗,观察治疗的显效率、有效率、改善率以及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静脉曲张显效率67.8%(122/180),有效率30.0%(54/180),无效率2.2%(4/180),改善率97.8%(176/180)。术后2周内,再出血率3.3%(6/180)。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7.2%(13/18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7.8%(68/180)。结论内镜下精准食管胃静脉曲张断流术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控制血压及血尿酸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的文献,查找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文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应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中文文献,共有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29例,其中联合用药组有477例,厄贝沙坦组244例,氨氯地平组308例。经6个月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收缩压及尿酸水平均低于单独用药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尿酸控制效果是高于单独用药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采用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的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短疗程方案组(73例,采用6个月莫西沙星、利福布汀、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标准方案组(28例,强化期3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巩固期6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比较两组患者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转归情况、影像学病灶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短疗程方案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69.0%(29/42),高于标准方案组[41.2%(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P=0.047)。短疗程方案组治疗成功率为78.1%(57/73),高于标准方案组[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短疗程方案组病灶吸收情况[5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4例(7.0%),显吸24例(42.1%),吸收29例(50.9%),不变0例(0.0%),恶化0例(0.0%)] 明显好于标准方案组[17例治疗成功患者中,病灶全吸0例(0.0%),显吸3例(17.6%),吸收13例(76.5%),不变1例(5.9%),恶化0例(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短疗程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8/73),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5)。结论 在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短疗程方案组患者相较于标准方案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且短疗程方案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狼疮肾炎(LN)长期泼尼松治疗后骨矿含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女性,健康对照A组20例,患者组25例(肾功能正常),于泼尼松治疗前(B),治疗后2个月,4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相关部位骨密度,同时测定空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PTH-M),骨钙素(BGP)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1)LN治疗前组除腰2外各部分骨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泼尼松治疗后2个月骨密度无明显变化,治疗4个月时桡骨骨密度较治疗前下降(P<0.01)。(2)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变化,血PTH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血BG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 (1)狼疮肾炎长期泼尼松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逐渐下降,桡骨骨密度较早发生改变。(2)泼尼松治疗后血BGP下降,PTH上升,血BGP和PTH是反映继发性骨量减少的 敏感性生化指标,较骨形态学改变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