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4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35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1篇
综合类   1505篇
预防医学   656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218篇
  4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储备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后冠脉血流情况。方法选择6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冠脉系统狭窄,均接受PTCA和支架置入,经胸超声等长握力试验测定手术前后冠状窦血流储备。结果术后冠状窦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血流及积分均较术前增大,血流及积分储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胸超声测定冠状窦血流可用于初步评价冠脉术后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62.
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波  鹿玲  张庆玲  杨霁云  丁洁  张敬京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16-919,92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体(AT1RA)——氯沙坦对幼龄肾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机制。方法17只SD幼龄大鼠(1月龄,体重100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模型组(6只)和治疗组(6只)。对后两组大鼠行单侧肾切除,1周后加阿霉素(5mg/kg)注射,诱导肾硬化模型。术后治疗组予氯沙坦5mg/(kg·d)共12周。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球的蛋白表达。结果氯沙坦于实验的第9、12周显示出较好的降尿蛋白作用,治疗组尿蛋白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分别为2.41mg/24h,1.97mg/24h,2.96mg/24h,3.54mg/24h比17.28mg/24h,7.39mg/24h,14.20mg/24h,0.55mg/24h(P均<0.01)。实验结束时,氯沙坦形态学上显示有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系膜增生率和硬化指数分别为3.45%、3.36%比35.40%、40.28%和0.25%、0.13%比1.86%、2.61%(P均<0.05);其且下调了TGF-β1在肾小球内的蛋白表达,两组TGF-β1的光密度值(A值)之比为(0.143±0.023)比(0.221±0.036)(P<0.01)。结论在此单侧肾切除阿霉素肾病幼鼠肾硬化模型上,氯沙坦显示了降尿蛋白及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硬化的作用;并提示AT1RA对此肾组织学改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TGF-β1在肾内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63.
凌琪  王晏平  张虎  王莉  王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358-2360
目的:了解合肥市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分析造成污染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于2003~2005年对合肥市95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监测,共采集样品1 355份.结果:3个年度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1%、72%和7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78,P>0.01);各类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不同,饭店宾馆89%、咖啡厅88%、图书馆86%、美容院82%、普通旅店和饭馆81%、商场80%、医院候诊室70%、理发店50%、歌舞厅9%、乒乓球馆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28.60,P<0.01).结论:合肥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受时间、场所等多嘀忠蛩氐挠跋?  相似文献   
64.
Discovery VH不但可以进行单光子成像而且还具有部分的PET功能。本文综述了该仪器的系统性能,成像原理以及在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剖宫产手术时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89例,根据剖宫产时下推膀胱的时机不同,分为A组(47例)与B组(42例),A组为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组,B组为娩出胎儿后下推膀胱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盘植入率)、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切除、膀胱损伤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A、B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927. 76±356. 31) mL、(2 859. 55±477. 80) mL,输血量分别为(861. 72±91. 58) mL、(1 285. 73±162. 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 83±0. 87) h、(2. 71±0. 94) 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 37±1. 72) d、(6. 83±1. 56) d,产褥病率分别为10. 64%、28. 57%,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 89%、35. 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 26%、19. 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程迎  高晓平  陈和木  张旭 《安徽医学》2019,40(12):1319-1322
目的比较手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双侧对称性训练与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骨骼组与镜像组,每组18例。外骨骼组患者利用手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双手同步对称性训练,镜像组给予镜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外骨骼组患者的FMA评分高于镜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2周后,外骨骼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镜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骨骼组治疗显效率高于镜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22)。结论基于手部外骨骼机器人的双侧对称性训练能加速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恢复进程,对于手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镜像疗法。  相似文献   
67.
2013~2018年安徽省老年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13~2018年安徽省老年肺结核疫情特征,为制定老年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3~2018年安徽省老年肺结核患者疫情特征。结果 2013~2018年,安徽省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老年人高于全人群(χ~2=55. 061,P <0. 001);涂阳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老年人高于全人群(χ~2=21. 840,P <0. 001),老年复治涂阳占全省复治涂阳的42. 42%(3 379/7 965);老年肺结核男女性别比为3. 32∶1;安徽省所辖16个市以亳州、铜陵、池州老年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最高。结论安徽省老年肺结核疫情高于全人群,男性高于女性,亳州、铜陵、池州老年肺结核疫情重,需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8.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体成分测量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乐  张宝  管石侠  侯丽丽  程靖  蒋建华 《安徽医学》2019,40(11):1276-1279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体成分检测指标的差异,为安徽省成年人的健康指导及慢性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 944位体检者,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 556人和女性组2 388人;再对不同性别组按不同年龄(y)分为5组[18≤y <30岁组; 30≤y <40岁组; 40≤y <50岁组; 50≤y <60岁组;y≥60岁组(在男性中为60≤y≤83岁组,在女性中为60≤y≤81岁组)];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体成分测量指标(体质指数、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浮肿指数)差异,同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上述各项体成分测量指标在不同年龄层的变化。结果①女性组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及浮肿指数均高于男性组,其余各项指标男性组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男性体质指数、体脂肪含量和腰臀比在30≤y <6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浮肿指数在y≥3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在y≥50岁各年龄组均低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女性体质指数、腰臀比及内脏脂肪面积在y≥3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及浮肿指数在y≥40岁各年龄组均高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量、骨矿物质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在y≥60岁组均低于18≤y <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安徽省成年人体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体脂肪含量高于男性,男性内脏脂肪面积及骨骼肌肉量高于女性;成年人体成分在不同年龄间亦存在差异,脂肪组织含量及浮肿指数在高年龄段增加,而其他非脂肪组织含量在高年龄段减低。  相似文献   
69.
李云  王凡 《安徽医学》2019,40(6):603-605
目的研究滑轨CT不同配准方式对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就诊的肺癌患者24例,每周行滑轨CT扫描所得图像与原计划图像行灰度、骨性、手动3种模式在线配准,得出X、Y、Z轴3个方向平移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灰度配准、骨性配准和手动配准方式测量的X、Y、Z轴摆位误差分别为(0. 21±0. 16)、(0. 29±0. 15)、(0. 37±0. 22) cm,(0. 27±0. 16)、(0. 35±0. 25)、(0. 29±0. 19) cm,(0. 18±0. 12)、(0. 28±0. 16)、(0. 23±0. 14) cm,结果显示Y轴平移误差最大,其次为X轴,Z轴最小,且3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灰度模式在X、Y、Z轴上平移误差较骨性模式均缩小,灰度模式在X、Z轴上平移误差较手动模式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癌患者行图像引导大分割调强放疗时,应用滑轨CT中的灰度模式可缩小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70.
夏先明 《安徽医学》2013,34(6):725-72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两种服药频次对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241例胃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给予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服药,乙组给予雷贝拉唑20 mg每日1次服药。4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烧心及反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甲组121例患者全部有烧心症状,82例有反流症状;乙组120例患者全部有烧心症状,84例有反流症状。治疗后甲组97例患者烧心症状缓解(缓解率80.2%);乙组79例患者烧心症状缓解(缓解率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3,P0.05)。甲组70例反流症状缓解(缓解率85.4%);乙组67例反流症状缓解(缓解率79.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4,P0.05)。结论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服药,对烧心症状的缓解优于雷贝拉唑20 mg每日1次服药;2种服药频次对反流症状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