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3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546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384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729篇
内科学   2159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1665篇
特种医学   600篇
外科学   1135篇
综合类   3540篇
预防医学   1020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1180篇
  96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241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971篇
  2011年   1149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119篇
  2008年   1007篇
  2007年   1028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899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电子扫描(PET)与腹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氟化-18-2-D脱氟葡萄糖的正电子扫描断层正在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肿瘤学领域。因为它可以提供为癌症治疗带来帮助的独一无二的功能性资料,特别是它可以有助于估计肿瘤的活性与增长,评估疗效,检测有无复发。  相似文献   
82.
65例肺癌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侯惠玲韩砚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对肺癌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共做纤支镜检查661例。经纤支镜活检及病理组织学证实,最后确诊肺癌6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与纤维...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历史、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解剖及治疗进行综述,并认为其很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独立疾病单元。  相似文献   
84.
高脂血症指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和(或)三酰甘油(TG)浓度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性,15岁,主因“发热腹痛20d,皮肤出血点5d”,于1999年4月22日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体温38.5℃,呼吸20次/min,脉搏98次/min,血压14.6/8.0kPa(110/60mmHg).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部、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黄豆及蚕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度可,无压痛,胸骨压痛明显.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cm,脾肋下4cm.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86.
CT及激光相机物理性能检测的意义和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机物理性能达到规定标准是保证图像质量合格的基础,在此方面发达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相关法律和法规,要求医院设立医学工程部,对服役CT设备的物理性能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我国卫生部在数年前开始重视此问题,曾发布第43号部长令,力图对CT等大型影像学设备的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7.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 ,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 采用 6 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 ,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 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 (5 3侧 ) ,其中板股前韧带为 2 6 .7% (16侧 )、板股后韧带为 86 .7% (5 2侧 )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 2 3.3% (14侧 )。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 ,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 ,5 2 .8% (2 8/5 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 ,被称为假撕裂 ,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 (2 1/2 8)或垂直方向 (7/2 8)。结论 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 ,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利用单纯后路复位,同时行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既不需要颅骨牵引,也不需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人20例,手术前后利用CT及MRI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价脱位及脊髓延髓受压程度.根据是否合并寰枕融合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技术3例及C2椎弓根~枕骨螺钉技术17例.手术中向前推压C2棘突或通过C2椎弓根及枕骨螺钉间撑开将齿状突向前、下牵拉以恢复齿状突与C1前弓的解剖关系.结果 20例病人随访6-48个月,1例术后1周因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死亡,其余19例均明显改善.手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脊髓延髓均获彻底减压,合并脊髓空洞的5例病人,空洞均明显缩小;各项影像学测量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1例于术后3个月时CT提示复位部分丢失,但螺钉位置良好,脊髓延髓减压良好,脊髓空洞继续缩小,6个月时骨性融合.结论 首先选择后路复位及固定,而不是前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减压,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简单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经单侧椎板开窗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经单侧椎板开窗入路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6例经脊髓MR和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经单侧椎板开窗夹闭瘘口的临床资料。结果  5 4例患者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 ,显示瘘口全部消失。 38例患者术后 6个月行脊髓MR复查 ,显示脊髓周围的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 ,T2 像髓内高信号影消失或明显减少。 5 4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36个月 ,2 4例症状完全消失 ,2 7例症状改善 ,3例无变化。结论 经单侧椎板开窗夹闭瘘口的手术方法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0诱导THP-1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THP-1细胞iNOS表达,以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中NO的浓度。结果Aβ模型组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可明显减少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P<0.05)。随着人参皂甙剂量的增大,人参皂甙可引致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明显减少(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人参皂甙可抑制THP-1细胞iNOS的表达,进一步影响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