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138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91篇
  12篇
中国医学   330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1198篇
  2018年   987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收集整理近5年内中医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文献,按照针灸、推拿、中药、小针刀、中医综合治疗分为五类,介绍各家治疗方法及疗效,得出中医疗法及中医综合疗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应强调的是医生应了解中医疗法治疗LSS的适应证及禁忌症,根据病人情况优化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不能盲目追求非手术治疗而延误或加重病情,在小针刀治疗是除了要求扎实的解剖功底之外对无菌操作也有严格要求,推拿手法的选用和力度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因为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和小关节紊乱,病情评估及疗效评定标准不够统一、详细、精确,影响了本病的诊疗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神经元性疾病,主要是由运动皮质上运动神经元(UMNs)和脊髓及脑干下运动神经元(LMNs)损伤造成的。该病导致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并萎缩,从而影响运动、交流、吞咽和呼吸功能,最终致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10%为家族性患者(familial ALS,f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8~63岁;其余90%为散发性患者(sporatic ALS,sALS),平均发病年龄为43~52岁[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异常、基因突变、蛋白质失稳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本文将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综合对症治疗等方面,针对近期ALS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元化瘀方对家兔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于2018年3—9月完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CSDH家兔21只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7只。模型组家兔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5 ml/次,2次/d;低剂量组家兔给予培元化瘀方3.1 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 ml后灌胃,2次/d;高剂量组家兔给予培元化瘀方6.2 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 ml后灌胃,2次/d。三组家兔均连续灌胃7 d。采用Purty评分评估三组家兔灌胃前及灌胃后第1、3、5、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三组家兔最后1次灌胃次日残余血肿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三组家兔血肿外膜及血肿同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IPP法检测三组家兔血肿外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量。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Purty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Purty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Purty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灌胃后第7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灌胃前(P0.05);灌胃后第7天高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家兔Purty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2)高剂量组有1只家兔血肿完全吸收而未成功吸取出硬膜下残余液体。高剂量组家兔残余血肿量少于低剂量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家兔残余血肿量少于模型组(P0.05)。(3)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外膜纤维组织趋于成熟、炎性反应较轻;模型组家兔血肿同侧脑组织内存活神经元数量少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同侧脑组织内存活神经元数量接近;模型组家兔血肿外膜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家兔血肿外膜VEGF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化瘀方可有效减轻CSDH家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血肿吸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肿及血肿外膜炎性反应、VEGF的表达、受压脑组织神经元坏死及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先天畸形,掌握本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动态和规律,为早期干预、减少先天畸形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6全年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肉眼可见先天畸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全年共分娩新生儿6 725人/9 547人,先天畸形儿55例/36例,发生率分别为81. 78和37. 71,农村明显高于城镇。2011年多指(趾)、并指(趾);唇(腭)裂;小耳、外耳畸形;脊柱裂、脊膜膨出;足内(外)翻占前5位; 2016年多指(趾)、并指(趾);唇(腭)裂;肛门闭锁;小耳、外耳畸形;尿道下裂占前五位。2011年缺陷儿剖宫产率40%,2016年缺陷儿剖宫产率27. 78%。结论加强先天畸形监测工作,特别是产前诊断,降低缺陷儿的剖宫产率,做好先天畸形三级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为常见中药,作为药物安全性高。马齿苋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马齿苋,加快马齿苋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综述马齿苋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其"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进行关联分析,为马齿苋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就《金匮要略》调脾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阐释了古今医家对《金匮要略》调脾理论的各种不同观点;在临床研究与应用部分,一是列举了《金匮》一书中的调脾理论的运用体现;二是通过导师杨景锋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验证该理论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