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946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1701篇
预防医学   43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06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 (primaryperi tonitis)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 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 ,主要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的化脓性腹膜炎。由于其与许多继发性腹膜炎的表现相似 ,长期以来临床误诊误治的比例一直很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一组既有误诊又有经鉴别诊断为小儿原发性腹膜炎的病例 ,以希对此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6 .0岁。男 8例 ,女 14例。占同期住院细菌性腹膜炎 136例患儿中的 16 .2 %。所有患儿术前均为突然发病 ,体温 38℃以上 ,伴明显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病前未进不洁饮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可能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3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综合国内近10年报道20例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为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同时结合免疫组化Desmin( ),Vimentin( )诊断。结论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并且可能与分化程度及其微血管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合适的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配制硫酸镁溶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对传统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热溶解,持续煮沸5分钟,趁热分装”的新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8个月内,3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限期定为6个月。结论 本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经过改进的制备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背景与目的:克隆人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的cDNA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探讨该表达质粒在人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表达情况.材料与方法:分别从新鲜胎盘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人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基因全长cDNA,分别克隆入pMD 18-T载体上,经PCR、酶切鉴定均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再分别将两段基因定向克隆入pcDNA3.1( )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转染入U251细胞.结果:成功克隆了人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 cDNA并成功构建其表达载体,发现突变型PTEN蛋白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而野生型PTEN蛋白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PTEN可能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后进一步开展PTEN对肿瘤相关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直肠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微血管计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在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计数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62例直肠癌及其邻近正常直肠粘膜中ERK-1和ERK-2蛋白的表达情况;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计数.结果:直肠癌中ERK-1、ERK-2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粘膜;微血管计数较高的直肠癌其ERK-1、ERK-2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结论:ERK-1、ERK-2在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高,加速肿瘤微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胃癌MRI检查的价值。方法:对95例食管癌和胃癌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所见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以食管癌侵犯胸主动脉为最高。结论:MRI显示脏外生长型食管癌和胃癌具有较大价值;MRI显示病变波及范围、浸润破坏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有无转移等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87.
报告因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而行乳突根治术的1112例中并发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4例,发生率为0.36%,听力损失严重,经抗炎治疗,尽快施行乳突根治术,配合应用扩张血管,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获得良好效果,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后应尽快施行手术,这样不仅能解除骨疡型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危险性,而且还尽可能地挽救患耳的听力,尤其对两侧耳重度听力损失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8.
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治疗晚期肝肿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治疗晚期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毒副反应。方法:31例肝晚期肿瘤,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部分直接灌注化疗,首次治疗后初步评估早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31例中,4例肺癌肝转移,8例胰腺癌肝转移,7例结肠癌肝转移,12例巨块型肝癌。首次治疗后,腹痛症状及食欲情况明显好转,而且其毒副作用不明显。结论: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灌注治疗肝肿瘤,是安全的,而且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未见不可耐受副反应。  相似文献   
89.
刁敏锐  杜瑞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06-1507
目的 比较骨科手术后患者氯诺昔康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ASA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A(n=50)和PCEA组(n=50)。PIC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和恩丹西琼(恩丹西酮)4mg后连接镇痛泵(48mg氯诺昔康+生理盐水至100m1);PCE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和恩丹西酮4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镇痛泵(9mg吗啡+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1)。连续量为2ml/h,自控量为0.5ml/15min。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0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4h、8h、16h、20h、24h、32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PCEA组略低于氯诺昔康PICA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瘙痒发生率PCEA组明显多于PICA组(P〈0.05)。结论 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PICA与吗啡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氯诺昔康PICA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内镜下摘除结肠息肉的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OLYMPUSEVIS2 0 0CF - 2 0 0L电子结肠镜及PSD - 2高频电灼器 ,SD - 5U - 1 6U - 1圈套器进行结肠息肉摘除。结果 摘除了 12 6例共 198颗结肠息肉 ,成功率 10 0 %。结论 严格遵守结肠息肉摘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能提高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