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54篇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讨论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定期检查并参加护理干预学习的孕妇600例为观察组,同一时期定期检查但未接受护理干预学习的产妇600例为对比组,通过对比讨论法对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产妇产后42天、6个月分别采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评测,所得总分表明,观察组分值显示为阳性的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科学运用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帮助孕妇健康愉快的渡过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碘摄取量对高碘区域小儿智商及其精神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依据本省高碘地区水碘含量的高低分成三组,水碘含量在100~300μg/L设为高碘A组,水碘含量在500μg/L的设为高碘B组,水碘含量100μg/L的设为对照组。对各调查点中6~14岁的学生进行智力测试、智商检测及精神运动功能测定,从各组中选取50名智力低下的学生及50名智力正常者作为对照,测试其精神运动功能。结果本研究对本省的20个调查点共计2500名5~13岁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学生智商与年龄大小有关(P0.05),与性别相关性不大。高碘组于对照组相比,智商明显较高,智力低下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学生进行精神运动功能测试发现,智力低下的学生精神运动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智商正常学生(P0.05);高碘地区学生精神运动功能显著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运动功能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碘对儿童智力发育未发现有损害现象,但不确定高碘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精神运动功能与智力水平相关,通过对儿童JPB精神运动功能测试更能全面的体现儿童神经系统损伤情况,运用精神运动功能和智力测验联合可以预测及筛查智利落后的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体质量、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瘦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叶酸(FA)、神经生长因子(NGF)、同型半胱氨酸(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瘦素、TG、TC、FA、NGF、Hcy、GF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体质量、瘦素、TC、Hcy、GFAP低于对照组,FA、NGF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体质量、瘦素、TC、Hcy、GFAP,升高患者FA、NGF,且未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理论的科学。其护理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精神方面的障碍,唤起人们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期提升社会、社区及个人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境界。随着精神科护理范围的扩展,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护理工作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易产生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精神科的专科护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常规治疗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复饮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复饮率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焦虑、偏执、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实验组复饮率(22.00%)和再住院率(18.0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46.00%)和(36.00%)(χ~2=11.21、8.43,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的消极情绪,有效减轻复饮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CCRT治疗,对照组接受工娱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威斯卡星分类测验(WCS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WCST完成卡片总数、正确分类卡片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0.05);且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CRT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且随着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一级亲属在社会认知功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0名精神分裂患者和该100名患者一级亲属,调查他们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持续操作测验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版的测评。通过 t 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患者组和亲属组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无论是亲属组还是患者组,均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缺陷,但两组存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缺陷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存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缺陷的比例高于亲属组(χ2=4.582,P =0.032);而两组人群的注意障碍(χ2=1.496,P =0.221)和记忆障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0,P =0.066)。结论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其一级亲属存在工作-执行功能缺陷的比例较低,但存在同样风险的注意障碍和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8.
彭明 《中国药师》2020,(7):1322-1326
摘要:目的:优化沙棘总黄酮提取工艺,获取沙棘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方法: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和总黄酮提取率的总权重评分值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试验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9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沙棘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间隔10年后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疾病种类、犯罪类型、法律能力评定等)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取自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10年前)及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10年后)在我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共539例。其中10年前167例,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对抑郁模型幼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旷场试验筛选总得分>30分且<120分的幼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生酮饮食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生酮饲料7d;强迫游泳试验制造幼鼠抑郁模型,同时记录幼鼠不动、攀抓及游泳次数;观察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变化及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并测定血β-羟丁酸水平及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较,生酮饮食组不动次数减少,游泳和攀抓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差异均无统计意义( P>0.05);生酮饮食组血β-羟丁酸水平较正常饮食组升高(P<0.01),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不动次数与血β-羟丁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无关(P>0.05)。结论生酮饮食可能对抑郁模型幼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幼鼠血酮体水平相关,与海马组织内Na+-K+-ATP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