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支气管扩张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对支扩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支扩患者行多层螺旋 CT扫描 ,扫描结束后分别以 8mm~ 10 mm层厚及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 ,其中 15例有普通 CT检查资料。对不同 CT扫描及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 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 75个。其中 15例同时有普通 CT检查资料 ,共 4 8个支扩肺段 ,普通 CT仅检出 2 4个 (5 0 %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支扩肺段 75个 ,而 8m m~ 10 m 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 5 4个 (72 % ) ,且有 6例 (18% )常规厚层重建图像显示阴性。结论 :多层螺旋 CT较普通 CT在支扩诊断上很大的优越性 ,尤其是 1mm~ 2 mm的薄层图像价值更大。对临床疑支扩患者 ,应首选多层螺旋 CT检查 ,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2.
计算机辅助三维X线头影正畸诊断系统的研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华  黄晓冰  王泽雄 《广东医学》2005,26(12):1733-1734
在口腔颌面错颌畸形的研究及临床诊疗中,X线头影测量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牙颌畸形形成机制的探讨和临床诊断分析及治疗计划的制定。虽然测量方法已达到几十种,但一直局限于二维的复合影像上。正位X线头影虽能反映颅颌骨左右两侧及垂直方向上的情况,但难以显示其前后方向上存在的问题;侧位X线头影虽能反映颅颌骨前后两侧及垂直方向上的情况,但对比较严重的左右不对称颅颌面畸形的测量分析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用二维方法来测量三维物体存在局限性。颅颌骨结构属于三维体结构,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均发生在三维…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受检者在用低剂量16层螺旋CT扫描后再用常规剂量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方案对病灶的检出、病灶结构图像显示无明显差异。结论:胸部CT扫描可采用低剂量扫描,明显减少受检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前扩容与预防经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扩容治疗组(Ⅰ组)和非术前扩容治疗组(Ⅱ组),每组4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各个时点(T=1h、3h、6h、12h)肝功能(丙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在缺血再灌注期内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各个时点( T=1 h、3h、6h、12h)的肝功能血清ALT、AST水平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标记物MDA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各组血清ALT、AST及MDA水平在缺血再灌注期均呈增高趋势,且在再灌注6h时达高峰,但在12h时有显著回落趋势(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在缺血再灌注期内的ALT、AST及MDA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波动相对平稳,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扩容可有效保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期的肝功能,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肝功能损伤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46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 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A125, 评估其变化, 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化疗。结果 46 例患者中, 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升高者为60.8 %(28/46),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 为66.7 %(6/9),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为59.9 %(22/37);血清CEA、NSE、CA125表达水平增高的发生率:SCLC分别为33.3 %(3/9)、66.7 %(6/9)及11.1 %(1/9);NSCLC 分别为51.3 %(19/37)、21.8 %(8/37)及43.6 %(16/37)。SCLC局限期CEA、NSE、CA125 表达水平增高发生率分别为0、50.0 %(1/2)、0,广泛期为42.8 %(3/7)、71.4 %(5/7)及28.5 %(2/7);NSCLC ⅢB期分别为31.3 %(5/16)、0、18.6 %(3/16),Ⅳ期分别为90.4 %(19/21)、19.1 %(4/21)及80.9 %(17/21)。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降低,与近期疗效相关。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分期、疗效有关, 晚期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增高, 化疗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6.
肖红卫 《医学信息》2010,23(15):3046-3048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DVT)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血管内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DVT主要发生在下肢,且根据创伤和手术的不同,发生率也不相同,高危因素如年龄、肥胖、骨折、手术及人工材料的植入等。临床可表现为无明显症状或肢体肿胀、疼痛、肌肉牵拉痛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肢体肿胀,远期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DVT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导致生命危险。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日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因此,熟悉DVT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提高对其认识,有利于预防和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riori)感染与RUNX3表达在胃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2008年间癌前病变43例,十二指肠溃疡41例和功能性消化不良2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CEA、CA199和胃泌素水平,尿素酶检测胃组织中H.pylori.RT-PCR检测胃粘膜Runx3基因的表达.结果:癌前病变和十二指肠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3组的CEA、CA199无明显差异.H-pylori的阳性率三组之间也相似(P>0.05).而癌前病变者血清胃泌素低于其他2组.H.pylori阳性胃癌前病变者RUNX3基因表达明显低于H.pylori的阴性者(P=0.03),但在其他两组无此差异.RUNX3基因的表达与血清胃泌素水平存在正相关(R=0.81,P=0.012).结论:H.pylori通过下调RUNX3基因参与了胃癌前病变/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43岁.因右侧阴囊无痛性增大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睾丸上方可触及4 cm×3 cm大小的肿块,睾丸外侧面可触及多个小结节,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示右侧睾丸区囊状病灶,大小6 cm×7 cm,病灶内壁上可见多个结节状强化灶,上方见较大的强化结节,边缘不光整.临床考虑附睾癌,行右侧睾丸、附睾、输精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39.
庞戈红  郭宇峰 《广东医学》2005,26(8):1144-1145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规则激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高凝状态明显缓解,未发生血栓栓塞。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40.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鼻息肉手术预后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鼻息肉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的预后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确诊为鼻息肉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FESS+术后SIT组;Ⅱ组:FESS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症状及体征评分并进行对比,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法及CT(Lund-Mackay)评分法。结果:2组患者术后1年及2年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鼻内镜评分、CT评分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Ⅰ组疗效优与Ⅱ组。结论:SIT可减少鼻息肉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