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67例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并发症;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9例(14.2%)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13例,占68.4%。临床治愈:52例(38.8%),有效54例(40.3%),无效28例(20.9%)。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抗生素及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是改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一丹  许煊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197-219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线索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分析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血沉、CRP、心脏彩超测量冠状动脉内径。结果KD发病以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居多,发热、唇及口腔粘膜改变、皮疹、球结膜充血(非化脓性)的发生率高达100.00%、87.50%、83.33%、79.17%,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分别占87.50%、83.33%、79.17%、75.00%,83.33%。结论发热患儿早期出现唇充血皲裂及口腔粘膜充血、皮疹、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要高度疑及KD的诊断,及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扩张,以确立KD的诊断。3岁以下的男孩、ESR、CRP、PLT明显升高是CA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病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同期临床中老年组和青年组DU病人不同年份的构成比、性别的构成比例、临床症状、镜下溃疡大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组DU病人不同年份的构成比逐年上升而青年组的则呈下降趋势,性别的构成比老年组女性所占比例较青年组显著升高,临床症状方面老年组病程较长,不规律腹痛和无痛者较青年组明显增多。另外,老年组溃疡较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也较青年组高。结论 老年组DU病人不同年份的构成比逐年上升而青年组则呈下降趋势;性别的构成比例老年组女性所占比例较青年组为高;老年DU是一种较青年人DU更为严重的疾病,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曦  吴锡信 《海峡药学》2004,16(5):33-34
目的拟定“益肾药贴”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层析色谱鉴别法对“益肾药贴”的主要药材大黄、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以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君药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用室温留样定期检查法对药贴的稳定性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薄层层析色谱斑点清晰,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44%,室温留样法观察3个月,大黄素含量RSD为1.53%,各项指标基本稳定。结论本实验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益肾药贴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陆海欧 《海南医学》2011,(19):97-99
随着血管造影和冠脉介入的发展,对比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各种不良反应也随之而来,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对比剂肾损伤,目前已经成为医源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是近几年心血管介入领域研究的焦点,其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对对比剂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它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改善内皮功能等非降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种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猪角膜基质治疗兔角膜损伤的可能性。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人MSCs并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及诱导成脂、成骨分化鉴定。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取第3代MSCs接种于去上皮的猪角膜基质上,培养4 d后移植到广泛损伤的兔角膜上,对照组单纯移植去上皮猪角膜基质。术后2、4、8周,取各实验眼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移植的MSCs及猪角膜基质的存活、转归及移植局部的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后角膜上皮细胞角蛋白12的表达。结果培养获得的MSCs中CD29阳性者占95.97%,CD44阳性者占96.49%,CD90阳性者占92.79%,CD105阳性者占94.66%,CD34阳性者占0.59%,CD45阳性者占0.36%,符合MCSs的免疫表型,并可以诱导成脂及成骨分化。实验组MSCs接种到去上皮猪角膜基质后贴附、生长迅速,术后植片在植床上存活良好,无排斥反应,角膜较对照组透明,新生血管少,而对照组在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实验组角膜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均检测出CK12阳性细胞。结论种植MSCs的猪角膜基质移植到损伤兔角膜后可以存活,MSCs可以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具有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Neuro DSA去骨软件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与常规Subtraction软件比较,探讨Neuro DSA软件在16层螺旋cr颈动脉减影去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疑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小剂量测试后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行相同范围低剂量平扫与颈动脉CTA,分别进行Subtraction减影去骨及Neuro DSA减影去骨成像,比较两种去骨方法的成像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前后的图像质量.结果 21例颈动脉平均强化值为(396.58±97.71)HU;颈动脉与颈静脉平均强化差值为(231.33±94.85)HU;颈静脉干扰轻微,1例静脉返流严重,1例位置移动过大不能进行减影去骨血管成像.其余19例均可进行减影去骨处理,Subtraction软件直接减影的平均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平均时间分别是(4.05±1.28)min、(20.95±6.73)min,Neuro DSA减影的平均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平均时间分别是(2.35±1.05)min、(8.39±4.03)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ubtraction软件直接去骨及手工辅助去骨后图像评分分别为1.08±0.28、2.15±0.69.Neuro DSA软件直接去骨及手工辅助去骨后图像评分分别为2.46±0.78,2.85±0.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共发现动脉瘤3例,动脉狭窄12例.两者均能清晰显示所有病变.结论 Neuro DSA软件较常规Subtraction软件能更快速、自动去除颈动脉CTA中的骨结构,更清晰、全面显示颈动脉血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不同部位Test-Bolus测试对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随机分配到脑动脉环窦汇(A)组、颈内动静脉(B)组、颈总动静脉(C)组(每组25例),以相同参数行Test-Bolus测试及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测试成功病例CTA、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A,B,C3组Test-Bolus测试成功显示动静脉强化峰值率分别为76%,92%,96%;3组测试动静脉峰值时间差有差别(P〈0.005);3组测试动脉峰值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4)。3组CTA图像脑动脉各级分支清晰显示,静脉干扰轻微,两者评分及脑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192;P=0.347;P=0.327)。3组CTV图像深浅静脉、静脉窦显示清晰,其评分没有差别(p=0.839);脑动脉仍强化明显,动脉干扰评分及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没有差别(p=0.347;P=0.327)。结论颅内、颈内、颈总动静脉行Test—Bolus测试成功后,确定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延时扫描时间对CTA及CTV图像质量影响无显著差异,颈内动静脉可作为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推荐测试部位。  相似文献   
19.
111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2003~2004年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痰培养结果 ,用ATB生物--梅里埃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做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细菌111株,革兰阴性(G^-)杆菌占64.9%,非发酵菌群占多数;革兰阳性(G^+)球菌占35.1%.结论 菌谱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以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杨兵 《中医研究》2007,20(5):46-4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灼12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病症缓急按舌痛急证、缓证辨治,自拟中药方水煎内服治疗灼12综合征36例,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灼12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