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刘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41-2942
目的:探讨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固醇(CHO)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CHO的水平。结果:患者服用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治疗前、后CHO水平与基线值比较有显著性(F=15.95,P<0.01);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对胆固醇水平影响不明显。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分析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代谢倾向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对血清胆固醇有影响;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女性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28天、每天1个小时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只给予原有药物治疗。在研究结束后进行心理治疗,以符合伦理学原则。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周时进行HAMA量表评分,观察焦虑疗效。结果:研究组脱落15例,对照组脱落10例。研究组35例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别为(11.03±1.30)分、(4.30±1.84)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3,P=0.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4.30±1.84)分,对照组(5.02±2.33)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5,P=0.000)。12周随访研究组HAMA评分(3.58±1.47)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0,P=0.043)。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康复期偏执型精神分症女性患者的焦虑情绪,在12周随访时疗效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我院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7年-2009年我院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3年分别为206 544.89元,213 751.79元,309 346.98元。结论:药品生产厂家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管理还不规范,药品价格还不统一,有的偏高增加患者负担,政府应加强管理,使患者得到经济,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4.
刘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5):556-557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齐拉西酮组13例,奎硫平组24例,阿立哌唑组27例,利培酮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四组之间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利培酮组体重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月经紊乱方面高于其他组。结论:阿立哌唑、奎硫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5~10 mg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12周。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采用ADL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用副反应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MMSE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够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催产素水平差异以及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16 ~26岁社交恐怖障碍患者27人,正常对照31人分别接受血浆催产素水平测定,病例组评定社交焦虑量表(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并给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治疗第4周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非参数检验显示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02.93±145.06)pg/ml,(152.29±101.8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7,P=0.03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的因素(校正R2=0.158,F=5.888,P=0.02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催产素水平是影响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怖障碍疗效的因素(OR=3.132,P=0.029).结论 社交恐怖患者存在血浆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浆催产素水平可能是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全球性、易复发性、难治愈性精神疾病,发病原因迄今仍未完全阐明,我国1998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分裂症患病率为6.55%,国际研究显示近25年来患病率没有减少Ⅲ。目前多个国家的治疗指南均推荐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男性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差异。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 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 PQ )对所招募的20名男性康复期酒精依赖患者与20名男性酒精滥用患者以及20名男性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酒精依赖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现为猎奇性、躲避伤害性维度得分高,奖赏依赖纬度得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酒精滥用组相比,酒精依赖组猎奇性纬度上得分较高,躲避伤害性及奖赏依赖维度分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酒精滥用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猎奇性得分较高,躲避伤害性分值也较高,奖赏依赖纬度得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酒精滥用组相比,酒精依赖者猎奇性人格特征更突出、更倾向于寻求刺激。  相似文献   
89.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春和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97-1998,2006
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bgy)是研究药物作用与机体昼夜节律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以及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一般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具体给药方式,很少考虑人体与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特征。在临床用药时,利用时辰药理学将有助于确定合理治疗用药方案,选择最佳用药时机,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利培酮与奥氮平替换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原服用奋乃静治疗的2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126例,口服利培酮替换奋乃静治疗,B组131例,口服奥氮平替换奋乃静治疗,观察1a。于入组时及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各时段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减分值均呈持续性增高,治疗12个月末A组有效率为62.5%,B组为69.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锥体外系反应、胃肠道不适、便秘、头晕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均较显著,但利培酮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于奥氮平,而体重增加发生率低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