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101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水平的差异,分析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于2006-03选择北京市某职业高中学生265名,采用自尊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及孤独量表测评学生的自尊、惧怕他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其中①自尊量表:10个条目,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②惧怕否定评价量表:12个条目,反映是否为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分值越高,对他人的评价越担忧,越需要肯定评价。Cronbach系数0.90,重测信度为0.75。③UCLA孤独量表穴第三版雪:20个条目,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分值越高,孤独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73。结果:发放问卷265份,收回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94.6%。①高等职业学校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27.66±4.84,26.96±4.55),差异有显著意义穴P<0.05雪,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低于女生穴35.36±7.87熏38.65±8.88;41.27±9.35熏43.09±9.03雪,差异无显著意义穴P>0.05雪。②高一年级学生自尊水平最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最高。随着年级升高,自尊水平逐渐上升,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及孤独感水平下降。高一与高三年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穴26.49±4.69,28.20±4.75,P<0.05雪。③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之间为负相关穴r=-1.46熏P<0.05雪,自尊水平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负相关穴r=-0.39熏P<0.01雪,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正相关穴r=0.24熏P<0.01雪。结论: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提高自我评价,进而减轻社交焦虑,改善学生的社交状况,最后降低孤独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2.
阿立哌唑是多巴胺D2和5-羟色胺(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机制独特。本文系统阐述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对口腔崩解片剂型特征进行介绍。综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应用包括换药和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在特殊群体如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伴有躯体疾病患者中的使用也进行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49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住院次数、就诊方便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情况和家人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家庭环境量表各维度得分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病程、就诊方便程度和住院次数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其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应加强对患者家庭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4.
于欣 《医学科普》2014,(9):54-54
我国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而综合医院的识别能力还不足,因此,促进抑郁症识别能力和就诊率的提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继续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6个月。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末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应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时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和氯氮平四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n=20)、奥氮平组(n=20)、喹硫平组(n=20)和氯氮平组(n=20),接受单一药物治疗,随访1年。基线和治疗每月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和血清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末,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喹硫平组和氯氮平组QTc间期分别延长了21.5、15.5、27.5、13.5 ms,四组QTc间期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P=0.097)。治疗1年内,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未达到QTc间期延长的诊断标准(男性〉470 ms,女性〉480 ms),无任何患者QTc间期在原基础上增加超过60 ms。结论利培酮、奥氮平、奎刘平和氯氮平均具有延长QTc间期的作用,并且程度不同,但它们总体对QTc间期的影响有限,比较适合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结核科护士心身症状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1名结核科护士使用症状自评量(SCL-90)、社会支持问卷(SSR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性统计、频数分布、相关的统计方法。结果:结核科护士心身症状总均分为(164.2±57.0)分;得分较高的因子有强迫症状(2.2±0.7)分;人际关系敏感(1.9±0.7)分;抑郁(1.9±0.7)分。结核科护士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4.86±8.08)分;客观支持与心身症状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外的大部分指标都有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抑郁、敌对、心身症状总分、阳性项目数有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精神病性有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除恐怖外的所有指标都有负相关(P<0.05)。结论:结核科护士的心身症状水平不高,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社会支持和心身症状的负相关主要体现在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  相似文献   
88.
不同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及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抑郁症妇女进行抑郁症程度评价,然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抗抑郁药物,其中轻、中度(29例)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其他名称:黛力新)1~2片/d;重度患者(14例)应用盐酸氟西汀(其他名称:百忧解)20 mg/d;性激素治疗(HRT)组(轻、中度31例,重度12例)应用替勃龙1.25 mg/d.入选者每4周随访1次,共计12周.结果 (1)有效率:对照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HR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93%,HRT组为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RSD评分: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用药第4、8、12周时,对照组分别为(26.8±5.7)、(10.7±3.6)、(6.4±3.6)、(3.5±2.5)分;HRT组分别为(25.3±4.7)、(15.2±5.3)、(11.4±4.4)、(4.4±3.8)分.两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HRS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HRT组用药前及用药第12周时HR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用药第4、8、12周时,HRS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7.6±5.6)、(21.4±5.2)、(14.2±4.2)、(7.3±2.3)分;HRT组分别为(38.2±4.8)、(32.6±5.4)、(28.2±4.6)、(24.3±4.5)分.对照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用药前与用药第12周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SDS评分:对照组轻、中、重度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4、8、12周各时间点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轻、中度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4、8、12周各时间点SDS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HRT组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药前与用药第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对照组用药后HRSD、SDS评分与HRT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RT可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轻、中度抑郁症,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性激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比利培酮与氟哌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定组,采用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口服利培酮2-6mg.d^-1(51例)或氟哌啶醇6-18mg.d^-1(50例)治疗。疗程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四级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用Simpson-Angus量表(SAS)和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和氟哌啶醇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68.6%和60.0%(P>0.05)。两药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均有良好疗效。量两组间各种疗效指标无显著差异。利部酮的锥体外系症状(EPS)严重度显著低于氟哌啶醇,在肌紧张,震颤,静坐不能三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度,TESS总严重度,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痛苦程度诸方面,利培酮也显著低于氟哌啶醇(P<0.01)。结论: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总体疗效相当;临床治疗剂量的利培酮所致的EPS显著低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9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5例前驱症状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其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前驱症状问卷对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门诊已被确诊、病程限定在5年以内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5例进行调查。结果:235例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发生率高于50%的症状有:焦虑、易激惹(68.1%);抑郁情绪反应(60.0%);人际关系差、社会活动交往困难(54.9%);独自呆坐、寡言少语(53.6%);精力不足、主动性差(54.5%);猜疑或偏执观念(58.7%);睡眠障碍(54.9%);注意力不集中(56.6%)。分析其中196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前驱症状发生率与总体发生率基本类同。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以生活被动、主动性较差、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这些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