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9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37篇
妇产科学   507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34篇
内科学   1857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538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科学   1914篇
综合类   1176篇
预防医学   511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610篇
  20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34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009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在手术中应用含有庆大霉素的冲洗液以预防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3年7月-2006年6月116例具有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高危因素患者被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GP)和对照组(CP),GP组在术中使用含有庆大霉素的冲洗液。术后随访2周,期间出现临床感染征象者考虑为术后感染。结果116例患者最终有109例完成手术,其中GP组58例,CP组51例。在所有完成手术患者中,13例临床诊断为术后感染(占11.9%),其中GP组3例(3/58,5.2%),CP组10例(10/51,19.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2,P=0.0209)。13例诊断为术后感染的患者中有8例分离到病原菌,1例为血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2例(占15.4%),革兰阴性菌5例(占38.5%),1例为白念珠菌(占7.7%),另5例细菌培养阴性(占38.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后发生血流感染概率较低。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后,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对52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摄胸片,其中32例做胸部CT扫描。5例胸片报告为可疑气胸,经胸部CT确诊。9例患者胸片报告气胸范围20%~30%,而CT显示为50%~70%。根据气胸范围和气胸箱测压结果,分别实行休息观察、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对18例顽固性患者给予胞必佳胸膜粘连。结果:49例患者内科治疗有效.3例患者转胸外科手术。结论:对COPD患者,胸部CT平扫有助于明确有无气胸及气胸的范围,对顽固性气胸者以胞必佳胸膜粘连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大脑半球的语言功能区在活动时可以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上表现出来,故而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揭示人类语言及其他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活动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01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phasia,linguistic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关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文章,检索词包括“功能磁共振、失语、语言学”,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与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功能磁共振和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其中涉及失语的分类4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3篇、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38篇。排除21篇重复性研究,纳入24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失语的历史回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进行简明介绍,详述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临床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汉语的研究、国外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语言学研究。并讨论功能磁共振成像运用中的问题。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语言学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必将在人类语言学研究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虞伟琴  陈利群  陈娟  陆文惠 《护理研究》2007,21(17):1534-1535
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约70%的病人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由于各种康复治疗的介入,使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1].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庭作为一个自然支持系统[2],发挥支持作用,可有效促使病人身心康复,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对脑卒中病人家庭支持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最显著的趋化因子及其对于肝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使用公共数据库筛选出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差异最明显的趋化因子—CCL23,使用qPCR以及免疫组化验证其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CL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公共数据库发现多种趋化因子在肝癌中发生显著改变,而CCL23在公共数据库及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中均显著降低(TCGA、GSE14520、GSE25097:P0.01,GE64041:P=0.0003,GSE57957:P=0.0001,本院:P0.01),肝癌组织中CCL23高表达者术后总体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均显著延长(总体生存期:TCGA:P=0.0026,GSE14520:P=0.0014,本院:P0.01;无复发生存期:TCGA:P=0.0306,GSE14520:P=0.0189,本院: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的CCL23表达显著降低,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并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996.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诱导下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和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特征。AIH的临床表现多样,在临床诊治上表现出很高的异质性,因此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精准医学成为继循证医学之后的一种新的医疗模式,以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为目的。该文从遗传易感基因、药物基因组学与精准用药、精准诊断与精准监控预后这3个方面综述了AIH精准医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徐锡涛  童锦禄  冉志华 《胃肠病学》2008,13(10):626-628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一系列癌基因蛋白和抑癌基因蛋白的开放读码框突变所致。microRNA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形成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microRNA相继被报道。microRNA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使消化道肿瘤在发病机制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近年microRNA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潇潇  陆伦根 《肝脏》2008,13(4):338-340
一、肝纤维化自然史 目前对肝纤维化自然史了解最多的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HCV感染者从病毒血症到肝纤维化最后发展到肝硬化约需30年,但个体差异性大。现已清楚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纤维化进展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男性、感染时年龄大于40岁、感染年限、并发乙型肝炎病毒(HBV)或HIV感染、饮酒(〉50g/d)、体重指数增加、肝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无应答和铁负荷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与炎症活动及病毒因素有关。研究显示,HBV基因型B比基因型C发生纤维化程度轻,而且很少发生肝硬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血清可溶性CD4O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对照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比SA组和对照组高(P<0.01);②AMI组与UA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③S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④SA发展为UA时sCD40L显著升高。结论sCD40L升高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sCD40L升高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班块的一个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培养大鼠心肌细胞α烯醇化酶的表达,探讨α烯醇化酶对心肌细胞能量产生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α烯醇化酶基因,化学合成3对小片段干扰RNA(siRNA)(分别为针对α烯醇化酶mRNA406-425位点的序列1,针对α烯醇化酶mRNA656~675位点的序列2及针对α烯醇化酶mRNA754~773位点的序列3)并转染原代培养的WKY大鼠心肌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α烯醇化酶的表达情况,筛选其中沉默效应最好的序列(序列1)转染心肌细胞,即RNA干扰实验组,以未转染siRNA的心肌细胞为对照组,荧光素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ATP水平,视频跟踪计算机测定系统测定细胞收缩反应,参数包括最大收缩幅度(dL),最大收缩速度(dL/dtmax)。结果针对α烯醇化酶mRNA 406-425位点的siRNA显著下调α烯醇化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200nmol/L可达到最大沉默效应,其下调α烯醇化酶mRNA和蛋白表达的最大效应分别出现在转染后24h和48h。α烯醇化酶沉默后细胞ATP产生减少(3.55&#215;10^-7nmol/mg蛋白),dL[(0.82&#177;0.02)μm]和dL/dtmax[(2.7&#177;0.3)μm/s]下降。结论应用siRNA技术靶向α烯醇化酶mRNA406~425位点可有效下调心肌细胞a烯醇化酶的表达,使细胞产能减少,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