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88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97篇
内科学   32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科学   531篇
综合类   96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88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403篇
  29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蒙药绿松石的质量标准。方法 收集不同产地绿松石,共10批。观察绿松石样品和粉末的性状并进行理化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绿松石样品中水分、浸出物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绿松石样品铜元素含量。结果 绿松石为不规则、周围带有黑石的块状物,表面蓝绿色,体重,质硬脆,难砸碎,断面呈贝壳状,蜡样光泽,粉末呈灰绿色,无臭,味淡;理化鉴别结果显示,呈铜盐反应;10批次样品中水分含量为0.41%-3.94%(SD=1.37%),浸出物含量为0.21%-0.81%(SD=0.21%),铜元素含量为3.03%-4.63%(SD=0.63%)。结论 初步拟定绿松石中水分含量不得超多5.0%、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0.10%,铜元素含量应为2.60%-4.84%,制定的标准可用于蒙药材绿松石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特重度烧伤(总TBSA50%以上或三度TBSA20%以上或伴有严重并发症者)患者围术期凝血指标(APTT、PT、FIB、DD和PLT),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近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148例,根据入院14 d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生存组男性129例,女性9例;年龄24~59岁,平均(43.30±12.90)岁。死亡组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6~63岁,平均(46.19±15.41)岁。收集入院时(T0),术前(早晨入手术室前,T1),术毕(送至PACU未拔除气管导管前,T2)及术后2 d(T3)4个时间点的凝血指标,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动态差异。 结果死亡组休克期输液量、累计血浆、红细胞输入量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T0时,生存组的FIB(1.78±0.32)显著高于死亡组(1.26±0.07)(P<0.05);T2时,两组APTT、PT均显著缩短(P<0.05),生存组的FIB(3.86±0.40)显著高于死亡组(2.45±1.02)(P<0.05);T3时,死亡组PLT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 结论特重度烧伤患者在围手术期易出现高凝状态,并且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静吸复合麻醉和围术期大量液体复苏会促进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对2014-2016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白内障综合防盲干预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设计 横断面调查。 研究对象 甘肃省和政县2014-2016年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407例患者及术后半年109例患者。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卫生经济学问卷调查。通过净效益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总成本。主要指标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成本效益比、成本效果比。结果 2014-2016年项目期间甘肃省和政县白内障所致总体疾病经济负担为2142.28万元。白内障手术产生的总效益为3398424.98元,总成本为2939125.20元,净效益为459299.78元,效益成本比为1.16:1。项目每投入1万元可降低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导致的0.027%的致盲率和0.164%致残率;项目每降低1%的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盲率,需投入36.47万元;每降低1%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残率,需投入6.11万元。结论 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老年性白内障防盲综合干预项目具有较好的产出回报比和较高的防盲技术效率。(眼科,2020,29: 298-303)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Injury》2021,52(4):705-712
Intramedullary nails are the common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However, aseptic loosening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primary forms of failure that can be caused by the stress shielding between the bone and implants. The matching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mplant and bone is a key issue to prevent this failure.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and Function-graded (FG)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intramedullary nails made of Ti-6Al-4V alloy, Stainless Steel (SS), PEEK and two FG materials,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femur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 were constructed with ABAQUS. The maximum von Mises stress on the femoral fracture surface fixed by PEEK intramedullary nail was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FG intramedullary nail, which help stimulate bone growth and subsequently reduce fracture healing tim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al intramedullary nails, PEEK and FG implants might increase von Mises stress along the same path in the proximal femu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EK and FG intramedullary nails obviously change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the bone and reduced stress shielding. This finding indicated that PEEK and FG intramedullary nai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lternatives to the conventional metal intramedullary na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