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精神卫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14年底,我国约1.73亿成年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其中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高达430万人[1-2]。数目庞大的精神障碍患者人群严重增加了我国的社会经济负担,如何更好地管理并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现实疗法对首发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69名G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参加8周团体现实疗法治疗,两组在基线与8周后分别测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S)、应付方式问卷、自尊量表(SES)和幸福感指数;此外,治疗组在第2、4、6周复测HAMA。结果:8周后治疗组HAMA总分和分量表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内控性"、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SES及幸福感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势力的他人"、"退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基线评分相比,治疗组HAMA总分和精神性焦虑从第2周显著减低(P0.05),躯体性焦虑从第4周显著降低(P0.05)。结论:团体现实疗法对轻中度GAD患者的焦虑症状疗效显著,精神焦虑改善早于躯体焦虑症状,患者内控力、积极应对方式的应用、自尊和幸福感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教育、医疗和“其他”从业系统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的理论取向.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方便抽样,在中国内地6个行政区选取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从业者1232名,包括教育、医疗和“其他”从业系统,以及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城市.使用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问卷中的“疗法和疗效”部分,调查从业者的常用疗法和首选疗法.结果:3个系统从业者常用疗法的前3位依次为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3个系统从业者首选疗法的前3位依次为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其中,教育系统首选认知疗法的比例高于“其他”从业系统(47.8%vs.35.2%),医疗系统和“其他”从业系统首选精神分析的比例高于教育系统(16.6%,21.1%vs.10.0%),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首选CBT的比例高于“其他”从业系统(11.5%,14.4% vs.5.2%),均P <0.05.结论:本研究提示,3个从业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均更多地选择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经典”的疗法.  相似文献   
4.
心理治疗师的理论取向对治疗过程、结果、治疗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培训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影响理论取向选择及其改变的相关因素,包括"外部"因素(例如培训、督导等)和"内部"因素(例如人格特点、认识论等),并阐述了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海马注射脂多糖精神分裂症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出生后第7天Sprague-Dawley大鼠(64只)随机分为脂多糖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32只,分别于腹侧海马内立体定向注射脂多糖(10 g/L)或生理盐水(0.3 μl);出生后第42天,将上述2组大鼠各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脂多糖+生理盐水组、脂多糖+米诺环素组、脂多糖+利培酮组、脂多糖+米诺环素+利培酮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米诺环素组、生理盐水+利培酮组、生理盐水+米诺环素+利培酮组,每组8只,通过灌胃的方法分别给予米诺环素(40 mg/kg)、利培酮(0.5 mg/kg)、米诺环素联合利培酮(40 mg/kg+0.5 mg/kg)和生理盐水(10 ml/kg),持续2周;然后采用旷场箱检测大鼠社交行为,采用惊跳反射检测系统检测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社交接触次数:(16.50±1.61)次,社交接触时间:(45.28±4.67) s]比较,脂多糖+生理盐水组大鼠社交接触次数和社交接触时间(10.50±1.73)次,(18.67±1.96) s;均P〈0.01]降低,PPI降低(P〈0.01)、IL-1β/β-肌动蛋白和TNF-α/β-肌动蛋白增加(均P〈0.01);与脂多糖+生理盐水组比较,脂多糖+利培酮组、脂多糖+米诺环素组、脂多糖+利培酮+米诺环素组大鼠的社交行为增加、PPI升高,脂多糖+米诺环素组、脂多糖+米诺环素+利培酮组大鼠海马内IL-1β/β-肌动蛋白和TNF-α/β-肌动蛋白均降低(均P〈0.01),脂多糖+利培酮组大鼠海马内IL-1β/β-肌动蛋白和TNF-α/β-肌动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大鼠的行为异常,下调细胞因子,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及耐受性。方法将92例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且单一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米诺环素组(n=46)和安慰剂对照组(n=46),治疗周期为16周。于入组及出组时以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使用静坐不能量表(Barne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诺环素组在SANS分、PANSS阴性症状分、PANSS总分较安慰剂组相比,减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在副反应发生率及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及免疫学机制。方法将92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且单一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米诺环素组(n=46)或安慰剂对照组(n=46),治疗周期为16周。于入组及出组时以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结果 PANSS阴性症状评分和总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减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除NO外其余两个因子的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效,但作用机制仍不明,是否通过抑制NO浓度的变化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