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tenofovir, TDF)+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或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 F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litonavir, LPV/r)方案(简称LPV/r方案)与TDF/FTC+拉替拉韦(raltegravir, RAL)方案(简称RAL方案)在HIV职业暴露后预防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217例HIV职业暴露人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LPV/r方案和RAL方案在预防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217例HIV职业暴露人员中,采用LPV/r方案(LPV/r方案组)共37例(17.1%),采用RAL方案(RAL方案组)共180例(82.9%)。其中,LPV/r方案组与RAL方案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平均工作年限、暴露方式、暴露源危险度及服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PV/r方案组用药依从性>95%者有34例(91.9%),明显低于RAL方案组的178例(98.9%)(P<0.05)。LPV/r方案组...  相似文献   
2.
随着ART的广泛应用,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然而,现仍未研制出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检测也存在较长窗口期、现有技术并不能彻底清除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贮存库,感染者需要终生服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纳米粒子具有剂量低、不良反应小、一致性强、低成本、生物利用度高、靶向特异性强、诊断灵敏度高等优点,未来有望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以发热、皮疹、咳嗽咳痰、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为临床特征,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受损,ESR增快,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浆膜腔积液,且多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结论 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早获得马尔尼菲篮状菌阳性病原学结果,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玲  张新  陈雪  孙宇晴  梁英  张玉林 《北京医学》2023,(12):1083-1086
包括痘苗病毒和猴痘病毒在内的正痘病毒可引起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目前正痘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未明。现从痘苗病毒的结构特征、入胞机制及致病蛋白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助于了解痘苗病毒等正痘病毒入侵机体后可能的免疫相关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房媛  宋兵  郭彩萍  姜太一 《传染病信息》2021,34(5):426-428,43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以发热、皮疹、咳嗽咳痰、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为临床特征,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受损,ESR增快,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浆膜腔积液,且多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结论 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早获得马尔尼菲篮状菌阳性病原学结果,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HIV感染者/AIDS患者参与同伴支持的体验,为完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同伴支持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HIV感染者/AIDS患者参与同伴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2022年9月。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20版)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原始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按照提高定性研究合成报告透明度的指南撰写论文。结果共纳入7篇质性研究,提取出26个原始研究结果,归纳为12个类别,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分别是同伴支持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患者在同伴支持中获得心理和情感支持;患者在同伴支持中获得社会支持;开展同伴支持的客观要求及情景。结论 同伴支持对AIDS防治工作有积极作用,对解决HIV感染者/AIDS患者实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AIDS同伴支持的实践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及科学指导,构建AIDS同伴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征。方法 整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6例(男50例、女6例)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患者资料,总结受试者临床表征,统计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受试者临床表征多为发热、消瘦和淋巴结肿大。正常出院组44例,预后不良组12例。预后不良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出院组。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白蛋白<30g/L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血症的患者出现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下时,低蛋白血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 C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确诊并治疗的AIDS合并C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资料。结果?共纳入63例AIDS合并CM的病例。患者平均年龄(37.22±10.95)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2个/μl。总病死率为15.9%(10/63)。63例患者中,死亡(死亡组)10例,中位生存时间5 d,正常出院(正常出院组)53例。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的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合并隐球菌菌血症、颅内高压、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高于正常出院组(P均<0.05)。死亡组临床表现包括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受累、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出院组(P均<0.05)。结论?AIDS合并CM患者病死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加强宣教及隐球菌筛查,保持良好依从性,及时发现耐药,避免自行停药,便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