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院自1964年以来,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Duhamel法,进行了几点改进,感到近期及远期疗效较Swenson法为优。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合并症等,而且扩大了手术范围,新生儿期也进行根治术。现将改良后的操作步骤,融合铗的改进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79例中,男性56例,女性23例。手术年龄最幼者为15天,两个月以内者12例,2月~6月者4例,6~12月者8例,1~3岁者25例,3~6岁24例,6岁以上者6例,除两例为学龄儿童外,余皆为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2.
<正> 修复先天性唇裂具有典型的手术方法。然而由于以下原因在术后常常遗留继发性畸形。1,唇裂畸形过于严重,第一次修复时鼻畸形未得到彻底矫正;2,轻微的Ⅱ°唇裂,鼻畸形在第一次修复时表现极不明显,因而未予矫正,随着小孩生长发育,畸形越来越明显,3,木后感染导致伤口裂开或鼻底部穿孔遗留畸形;4,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当,修复鼻畸形的方法不正确,也可造成各种鼻畸形。继发性畸形常不典型,特别是组织缺少者,二期修复更为困难。由于术后遗留的继发性鼻畸形表现多样,故以往的教课书和专著常按其畸形分别单独介绍手术治疗方法。笔者发现,多数患者常常是几种畸形同时存在,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用鼻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位肠瘘的治疗,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极少,它是腹部外科一个复杂而又处理困难的问题,国外报道高位肠瘘死亡率高达54%—70%,因为高位肠瘘在短时间内,可引起大量体液、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丧失,肠瘘周围皮肤的糜烂,局部病灶感染恶化,使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若不积极组织人力抢救,必导致衰竭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我院外科正骨组对眼失明用正骨治疗颈椎病而恢复视力的启示下,于1978年7月开始对颈部神经性皮炎与颈椎病的关系进行了观察,68例颈部神经性皮炎患者颈椎拍片后,66例患者颈椎有病理性变化(占98.4%),其中部分患者接受中医正骨治疗,未用任何药物,颈部和上肢的神经性皮炎即可消退,说明  相似文献   
5.
肾脏肿瘤约75%以上是恶性的。所以在没有肯定诊断之前,肾肿瘤都应认为是恶性的。部分病人症状很不典型,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报道74例肾肿瘤,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计有肾癌32例,肾盂肿瘤6例,肾胚胎瘤33例,肾脏血管肌肉脂肪瘤3例。分别叙述如下: 肾癌我国的资料平均占各种癌肿的0.47—0.7%,国外的资料为1.3%,在成人肾脏肿瘤中肾癌占绝大多数。本组32例中男女之比为1.1:1(17/15),左右之比为1.5:1(19/13),  相似文献   
6.
外科所见的中毒性脑病,可因长时间血压过低、无血压、心跳骤停或因中毒性休克所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如无合理的医疗措施及护理,多数死亡或致终身残废。本文结合我院所见2例重症患者,其昏迷时间皆超过1个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予以报道。例1.女,11岁(住院号175222,1977年)。以肠道感染住我院儿科,经过10天的对症处理,病情有所好转。因又发生腹胀腹痛、呕吐2次,经外科会诊按肠麻痹保守治疗。次日上午腹痛转为阵发性,当时呼吸24次/分,脉搏140次/分,血压80/60mmHg,伴有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即转外科按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行术前治疗。术中见回肠中段粘连坏死20余cm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经过直视下小血管吻合大网膜移植改善了局部血运及组织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大块异种(牛)软骨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症,对其手术指征、办法及注意事项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极为罕见,有关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报告我院一例,并将有关文献加以复习。胡××(住院号162572),男,39岁,干部。于1975年6月7日以“左上腹包块”诊断入院。患者在三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上腹包块,入院前自觉包块增大,有轻微疼痛。无黄疸史,无鼻衄及牙龈出血,无呕血及便血史,不发烧。大小便正常。二十年前患过“疟疾”。家乡山东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9.
头面部烧伤多发而常见,部位特殊,烧伤具有其特点:(1)头面部组织疏松,血运丰富,伤后肿胀显著,并发休克机会多。(2)深度创面焦痂无伸展性,水肿向内扩张,易引起呼吸道梗阻,阻碍颈静脉回流易诱发脑水肿。(3)深度创面愈合后易引起面部畸形,严重者容貌损毁。(4)创面焦痂分离早,愈合快。(5)眼耳鼻口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别给予裸眼检查及视频眼震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眼震检出率及临床疗效。结果:81例后半规管型患者中视频眼震电图检测出75例(92.59%),裸眼检测出63例(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16,P=0.017);25例前半规管型患者中视频眼震电图检测出23例(92.00%),裸眼检测出14例(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12);15例水平半规管型患者中视频眼震电图检测出14例(93.33%),裸眼检测出10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6,P=0.219)。经治疗,总有效率为119例(98.35%),其中后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临床有效率为98.77%、96.00%和100.00%,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眼震电图可准确观察BPPV患者眼震发生情况,显著提高其眼震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